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5)
2023(15036)
2022(12919)
2021(12503)
2020(10167)
2019(23898)
2018(23695)
2017(43693)
2016(24736)
2015(28105)
2014(28154)
2013(27489)
2012(25565)
2011(23363)
2010(23168)
2009(20916)
2008(20184)
2007(17580)
2006(15568)
2005(13921)
作者
(70988)
(58962)
(58617)
(55820)
(37810)
(28342)
(26746)
(23191)
(22640)
(21154)
(20197)
(20097)
(18824)
(18822)
(18420)
(18403)
(17722)
(17665)
(16928)
(16903)
(14719)
(14692)
(14136)
(13490)
(13179)
(13082)
(13044)
(13016)
(11841)
(11818)
学科
(97852)
经济(97747)
管理(61034)
(56093)
(44747)
企业(44747)
方法(43072)
数学(37811)
数学方法(37394)
中国(31994)
(24924)
(23877)
地方(23280)
教育(22983)
(21061)
业经(19443)
(18952)
贸易(18943)
(18368)
理论(17252)
农业(16793)
(15932)
环境(15155)
(15152)
技术(14516)
(13910)
金融(13907)
(13554)
(13514)
银行(13497)
机构
大学(351073)
学院(343166)
(135357)
经济(132467)
研究(128366)
管理(127678)
理学(110781)
理学院(109326)
管理学(107327)
管理学院(106698)
中国(90094)
科学(80774)
(78003)
(66031)
研究所(60922)
(58301)
(57145)
中心(55443)
(54414)
师范(53918)
业大(51676)
北京(50509)
(49337)
财经(47316)
(46640)
农业(45172)
师范大学(44450)
(43285)
经济学(41348)
教育(40626)
基金
项目(238498)
科学(187757)
研究(176015)
基金(171466)
(151608)
国家(150335)
科学基金(126313)
社会(108841)
社会科(102843)
社会科学(102815)
(91214)
基金项目(90225)
教育(85308)
自然(82058)
(80427)
自然科(80093)
自然科学(80068)
自然科学基金(78616)
编号(71642)
资助(71185)
成果(60552)
重点(55438)
(54475)
(52740)
课题(52362)
(49127)
教育部(46461)
创新(45757)
科研(45603)
大学(44678)
期刊
(144261)
经济(144261)
研究(109814)
中国(71709)
教育(62435)
学报(58288)
科学(53338)
(51213)
管理(45706)
大学(43878)
(40720)
学学(40087)
农业(36432)
技术(30713)
(26137)
金融(26137)
经济研究(23759)
财经(22745)
业经(21037)
(19892)
(19555)
问题(18740)
图书(18482)
科技(16276)
(16112)
资源(15767)
世界(15423)
(15418)
技术经济(15314)
理论(15307)
共检索到51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廖青  
高等教育国际化时代,世界各地争相打造教育枢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比较研究显示,共同的国际背景和不同的目标定位使得两地在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都把打造区域教育枢纽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但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有不同的侧重。新加坡引进世界顶级大学,致力于打造知识/创新枢纽,而中国香港则通过多方合作吸引非本地学生,并且不断调整学生枢纽的结构。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打造区域教育枢纽是两地应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重要举措,但具体的实践过程则依不同的战略定位和体制而呈现不同的形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晖   张艳芳  
2004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建设区域教育枢纽的设想,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特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建设区域教育枢纽,建立与“一国两制”相耦合的特区高等教育,对于香港和内地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也彰显“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价值。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政策既是对国际高等教育竞争的回应,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呼应,更是对“一国两制”的响应。根据“一国两制”理论,基于“全球—国家—地方”分析框架,探讨“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发现香港特区区域教育枢纽建设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多元化三大发展战略和建设路径,在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深化区域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区域教育枢纽建设初具形制,未来可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莫家豪  
为了将香港打造成亚洲教育的枢纽,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香港高等教育发展取得卓越的成绩,香港的大学在全球大学中排名领先,并成为国际标杆。本文旨在探讨香港建构亚洲教育枢纽的经验,重点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祖贻  董江华  
1970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香港大学年会上以"双城记"为题做了一场发人深省的演讲,除了讲述新加坡和香港地区所取得的相似成就与优势以外,还进一步做出预测,表示两地在未来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从一个更为广泛和更具批判性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梳理出二者基本差异,进而再讨论是哪些特定的政治、文化和教育因素最终导致了二者的不同发展路径和成果。国际研究学者围绕同一主题共同创作了一篇具有独到见解的文章,这使得1970年发表的这篇文章在35年后又被重新提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克·贝磊  马丽明  游蠡  
本文评述杜祖贻教授1970年在首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论文集发表的论文。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的这次大会标志着目前拥有42个成员协会的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WCCES)的诞生。第16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将于2016年8月在北京主办,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CCES)承办。因此,这篇原载于香港比较教育学会(CESHK)2005年《比较教育简报》的论文得以重刊,可谓适逢其时。本文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对新加坡与香港地区的比较教育及教师教育进行比较,力图解释对这两个地方不同时期教师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带来的悖论。这些分析也许会激发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讨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文静  黄嘉伟  
分析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的概念内涵,在对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和服务形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内地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的不足,并提出统筹协调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培育健全的多元化公共商务信息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官方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多层次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等完善我国内地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的相关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德智  丁佳义  徐萍  
通过从评价内容、评分方式和评价体系应用三个方面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新加披三个地区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中国内地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的薄弱之处。结合内地建筑业实际情况,从建立全寿命周期连续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增加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评价等方面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倩  薛波  
本文以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义为基准,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以金融系统功能分析为思路,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上海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得出结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香港和新加坡在金融系统功能的诸多方面都超越上海,上海只是在商品期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和伦敦、纽约、东京一样有着强大的国家经济体作为后盾,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开放型、多功能是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趋势和方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向  常榕生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两地生产技术水平大体相当,各拥有训练有素的熟练劳力,生活水准也十分接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超过1万美元。两地都属外向型经济,出口结构相似,出口市场也互相交错。并且,两地政府都非常重视利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制定低税政策来刺激经济,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从比较角度看,两地税收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即T/GNP的比值)都很低,香港T/GNP比值低于10%,新加坡为17%左右。而经济发达国家税负比值大多数超过30%(如美国31%、日本27%、德国37%、英国40%、法国49%、澳大利亚32%),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在20—30%之间。这些许多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高旭  刘丽伟  
数字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近些年来,中国数字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保稳转增的重要支点。为促进中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并填补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间的数字贸易鸿沟,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首要任务是打造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基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背景,在阐述数字贸易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剖析了上海打造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的现实基础、优势条件及严峻挑战,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统计问题、法律法规问题、安全与开放问题、巨额逆差问题提出了路径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江鸣  林宝清  
新加坡和香港的保险监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对两地保险监管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保险监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对新加坡和香港保险监管异同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俞平  
香港与新加坡高校人才培养共同点的比较研究俞平香港和新加坡都属“亚洲四小龙”之列。自六十年代以来,他们的经济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香港和新加坡没有任何自然资源,唯一的资源是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是香港和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焕芝  
新加坡高等教育枢纽包括学生枢纽、高技能人才枢纽和知识创新枢纽三个层次。新加坡通过制定外来人才与创新创业政策、全球校园计划、生物医学科学计划、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校园计划以及与著名大学合作组建大学联盟等举措推动高等教育枢纽建设。与此同时,新加坡在建设亚洲高等教育枢纽进程中,面临着国际学生招生数量不断萎缩、国内民众的反移民情绪不断高涨以及如何处理国家高度干预与学术自由、基础研究与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关系等诸多挑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査贵勇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于2009年9月破题,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成为继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后上海又一个重要发展规划。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必然组成部分,上海服务贸易发展还较滞后,国际竞争力还较薄弱。本文通过比较上海、香港、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为上海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速服务贸易发展和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政策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