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2)
- 2023(2404)
- 2022(2064)
- 2021(1904)
- 2020(1470)
- 2019(3155)
- 2018(3069)
- 2017(5541)
- 2016(3133)
- 2015(3496)
- 2014(3664)
- 2013(3597)
- 2012(3350)
- 2011(3150)
- 2010(3227)
- 2009(3029)
- 2008(2900)
- 2007(2693)
- 2006(2426)
- 2005(2362)
- 学科
- 济(11172)
- 经济(11160)
- 业(9249)
- 管理(8800)
- 企(6692)
- 企业(6692)
- 中国(5775)
- 劳(4890)
- 劳动(4873)
- 方法(4482)
- 学(4239)
- 农(4210)
- 理论(3800)
- 农业(3586)
- 数学(3158)
- 数学方法(3091)
- 业经(2700)
- 动(2618)
- 财(2543)
- 动力(2487)
- 人口(2408)
- 劳动力(2351)
- 农业劳动(2176)
- 融(2167)
- 金融(2167)
- 银(2152)
- 银行(2149)
- 农业人口(2124)
- 和(2110)
- 行(2067)
- 机构
- 大学(48956)
- 学院(47347)
- 济(18120)
- 经济(17684)
- 管理(17402)
- 研究(16864)
- 理学(14952)
- 理学院(14762)
- 管理学(14410)
- 管理学院(14332)
- 中国(12745)
- 京(11274)
- 科学(10569)
- 所(8776)
- 财(8082)
- 研究所(7965)
- 北京(7506)
- 范(7477)
- 师范(7384)
- 中心(7339)
- 江(7114)
- 业大(6659)
- 农(6594)
- 财经(6593)
- 师范大学(6133)
- 院(6111)
- 经(6063)
- 经济学(5656)
- 州(5524)
- 技术(5418)
共检索到74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杰 戚文革
为应对知识经济对人的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全面提升个体劳动者在不断变化的职业生涯中快速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能力,新加坡政府于2004年启动实施了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体系,这是一个以提高劳动者基本就业能力以及产业技能为重点的培训、认证体系。
关键词:
新加坡 劳动力 技能 培训认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祥
构建或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是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融通性发展的一大要务。作为亚洲的先进国家之一,新加坡也构建出了自己的"国家资格框架"——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这一框架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框架"更具有职业教育与培训取向,在新加坡整体人力资源开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新加坡的"国家资格框架"也处于转型当中,逐渐向各国的普通"框架"靠拢:将该"框架"中的各种资质与中等教育及之后的高等(职业)教育所颁授的正规学历、文凭等同和衔接起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抗私
劳动力市场对生产率相同的两性劳动者不公正或有差别地对待,或对生产率不同的两性劳动者以相同的对待,均被称为性别歧视。这种行为本身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但一般归为社会学范畴,经济分析的主流很少关注这个问题。但是,非直接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娟
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论述颇多,其理论体系也较为完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众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进行整理综合,着重将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并对其作一些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研究述评 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洲鸿 刘冠军
近十余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劳动力资本化问题的研究探讨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研究视角主要着眼于经济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或局部问题。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着诸多理论分歧,另一方面,对"劳动力资本(化)"的理论阐释存在着诸多缺陷和概念上的混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所掌握和占有的以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生产资料,既是其"就业资本",又是其"创业资本"。劳动力资本化过程与劳动者劳动致富过程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因此,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资本化理论尚待系统构建,这也是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要求和时代要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以丹麦、荷兰为代表的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模式的出现,"灵活安全性"理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已成为欧洲就业战略的一个核心目标。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在灵活性方面包括就业、工作、功能、工资和外部化等五个维度;在安全性方面包括工作、就业、收入和组合等四个维度。灵活安全性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政策战略,强调以周全的方式同时增进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作为一种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状态,它以实现降低失业率、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绩效为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晶晶 肖明智 褚湜婧
文章从人口学的视角把"人口"作为经济主体,主要建立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之上,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深入研究论证人口转变对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人口经济定量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劳动力 理论述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祖浩
改进劳动力市场中介,对于强化就业服务管理、提升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劳动力市场中介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从理论取向、实践取向、研究方法等角度,对国外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以期为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中介 就业促进 工作搜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永丽 黄祖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产生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劳动力流动 述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李春梅 谢娟娟
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同时各国劳动力市场保持着一种动态变化,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不断加深。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对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国际贸易对各国工资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各国就业的效应以及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工资 就业 劳动需求弹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青霞
面对人力资源的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新加坡政府通过一系列劳动法律与政策,提高老年工人、妇女等边缘劳动力的就业率,充分合理地使用外籍劳动力,从而使边缘劳动力不被边缘化,使之从经济发展中受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实现共同富裕。新加坡的法律与政策可为我国完善相关劳动法律与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加坡 人力资源 法律与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峥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理论观点进行梳理与归纳,划分四个阶段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得出基本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对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十分明显。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基本上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市场化的机制和基本框架,劳动力流动和择业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各种体制性的壁垒不断消除,基础条件日益完善。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中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还比较滞后,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仍然面临诸多制度障碍,需要理论界不断推动改革理论新突破,不断推动改革实践新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劳动力 市场化 理论回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冬岩 刘家访
"投入型学习"框架是新加坡教育部为实施"少教多学"教育改革推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原则,为新加坡中小学广泛运用。"投入型学习"框架以学生投入学习为核心目标,分别从教学法、学习体验、学习环境的氛围、评价、学习内容五个维度阐述了如何使学生投入学习的具体策略。"投入型学习"框架的实施,还需要有"支持的学校领导层"以及创建富有"支持、拥护、能力创造、演示"特色的学校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忻怡
针对中国"农民工"现象,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其原因是与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步转变为城市市民不同,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分两步走。本文在对国内学者有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理论述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的思路:深刻认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长期性;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权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压力;积极引导农民"兼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志刚 李娜
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文献,重点评述了解释"为何城乡收入差距没有随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缩小"的各种理论观点,以及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假说进行的经验检验。在对各种理论观点和经验检验方法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