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1)
- 2023(10764)
- 2022(9467)
- 2021(9013)
- 2020(7564)
- 2019(17503)
- 2018(17707)
- 2017(34159)
- 2016(18838)
- 2015(21411)
- 2014(21762)
- 2013(21286)
- 2012(19430)
- 2011(17470)
- 2010(17259)
- 2009(15600)
- 2008(14985)
- 2007(12998)
- 2006(11254)
- 2005(9580)
- 学科
- 济(72945)
- 经济(72852)
- 管理(54765)
- 业(46822)
- 企(39299)
- 企业(39299)
- 方法(32612)
- 数学(28089)
- 数学方法(27763)
- 财(19240)
- 农(18494)
- 中国(18409)
- 学(17694)
- 业经(14980)
- 地方(14423)
- 制(13694)
- 理论(13322)
- 农业(12012)
- 和(11891)
- 贸(11046)
- 贸易(11042)
- 教育(10952)
- 技术(10825)
- 环境(10689)
- 易(10687)
- 务(10680)
- 财务(10608)
- 财务管理(10585)
- 体(10336)
- 银(10335)
- 机构
- 大学(261751)
- 学院(259719)
- 管理(105158)
- 济(96439)
- 经济(94083)
- 理学(91174)
- 理学院(90140)
- 管理学(88574)
- 管理学院(88097)
- 研究(86703)
- 中国(62558)
- 京(56431)
- 科学(56117)
- 财(45203)
- 所(43768)
- 农(43354)
- 业大(41058)
- 研究所(40199)
- 中心(38762)
- 江(37451)
- 财经(36065)
- 北京(35604)
- 范(34987)
- 师范(34612)
- 农业(34104)
- 经(32797)
- 院(32014)
- 州(30588)
- 技术(28983)
- 师范大学(27950)
- 基金
- 项目(183717)
- 科学(142744)
- 研究(134420)
- 基金(131393)
- 家(115044)
- 国家(114069)
- 科学基金(96998)
- 社会(81642)
- 社会科(77141)
- 社会科学(77120)
- 省(72248)
- 基金项目(70388)
- 自然(63995)
- 自然科(62469)
- 自然科学(62451)
- 教育(61419)
- 自然科学基金(61294)
- 划(61082)
- 编号(56033)
- 资助(54064)
- 成果(46119)
- 重点(40526)
- 部(39731)
- 课题(38497)
- 发(38265)
- 创(37793)
- 创新(35166)
- 科研(35101)
- 项目编号(34844)
- 大学(33901)
共检索到373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祚 刘艳中 陈彪 朱清
伴随着新加坡经济40余年的持续增长,其公共住房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基于新加坡住房体系和公共住房发展概况,回顾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演变历程,对比分析当前新加坡实施的各种公共住房分配制度并对其进行分类,试图从整体上把握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的特点。文章得出结论:新加坡公共住房分配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体系。该体系中各种不同的分配制度都有各自的适用性,并且相互间互为补充,为不同时期公共住房的发展目标服务。
关键词:
新加坡 公共住房 分配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蔡旺清 蔡旺
在解决国民住房问题上,新加坡奉行“居者有其屋”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首先介绍新加坡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背景和税制概况,然后分析该国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税收制度和供给制度等方面的优势,最后提出:明确功能定位,引领房地产税改革;打破户籍壁垒,精准识别保障对象;盘活现有存量,扩大租赁住房供给;推行租购同权,坚定维护租户权益。希望以期为我国的住房保障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文章基于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公有住房私有化改革产生的分配效应。文章着重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以优惠价购买了公有住房的人群的基本特征,二是以优惠价购买公有住房所形成的补贴规模及其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年限对购房行为有显著影响,党员身份、教育程度、工作单位和职位性质等都会影响以优惠价购买公有住房的行为,而住房价格对购房行为却只有非常有限的影响;此外,以优惠价购买公有住房所形成的补贴具有加剧人际福利分布不均等的效应。
关键词:
住房改革 补贴 不均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中辉
从分配制度着手,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确定其功能系数,总额包干,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杭州东华链条厂(简称东华厂)在高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场拉动式的分配体系:以绩效为中心,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多种工资制度并存的分配体系。
关键词:
劳动分配 市场化 杭州东华链条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训华 周洪宇
新加坡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为其成为高度国际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教育治理的内容和理念值得关注。新加坡教育治理总体特征是政府强势主导、社会积极配合、民众有效参与。精英教育是其总体内核,效率优先是制度运行的重要特色,逐层竞争制是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英式现代教育与中国考试传统的有机融合。新加坡主张因材施教,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新加坡通过各种类型政府奖学金等方式构建涵盖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国民教育资助体系,并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倾斜于精英教育,包括对国际学生的培养。由于教育类型与层次的交互性差,该治理体系易导致阶层固化、缺乏活力。
关键词:
新加坡 教育治理 精英教育 政府投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海丽
[目的]近来,文化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探究世界各国的相关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过程]系统梳理新加坡民众联络所几十年来在设施、经费、管理、人员、服务等方面的种种做法。[结论]我国文化馆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借鉴新加坡民众联络所的经验,但要注意因地制宜。
关键词:
民众联络所 民众俱乐部 人民协会 文化馆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汪健 林国龙
介绍了新加坡的港航体系,包括新加坡自由港、新加坡自由贸易区以及其他的物流园区、工业区和保税仓库的相关发展情况,并以新加坡港的信息系统为重点,介绍了新加坡港航体系的协作方案包括其核心网络系统、核心贸易网络系统及其它网络系统,这对于我国港航体系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加坡 港航体系 信息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姝菡 张奎 谭永生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有助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供给需求的有效匹配,有助于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看,现行我国分配格局不能充分促进社会再生产循环畅通,收入分配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供需有效匹配,中等收入群体结构不利于扩大内需,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加快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政策体系,推动我国收入分配体系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凯
自2003年开始,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经长达十年,但是调控效果并不理想,保障房建设不到位可能是主因之一。本文分析新加坡保障性住房体系——组屋制度的发展理念及相关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建立政府为主导的、与商品房市场隔离的住房保障性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准入和退出制度管理;要设立保障性住房专营机构,便于保障房项目的预算安排及相关事项统筹协调,对保障房运用体系实施全流程管理;要提升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配套、支持作用,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无力购房的难题;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拟定住房计划,建设完善的配套措施,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卫萍
新中国建立之后,收入分配在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革。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受其调节范围的限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仍在不断扩大。我们需要在借鉴工业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节范围更为广阔、意义更为深刻的现代国民财富分配体系和制度。
关键词:
国民财富 收入分配 改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尹丽棠
分析新加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与深圳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对比,对深圳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加坡 深圳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桂敏 白新睿
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子系统,能够有效促进社区和谐、市民素质提升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选取新加坡为案例国家,着重分析新加坡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区融合发展的建设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手段,以期为我国提供相关实践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清彬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可以分 2020年、2035 年和本世纪中叶,规划收入分配体系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完备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建议修正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功能定位的表述;完善初次分配制度,保障要素参与分配的机会公平性和市场评价的有效性;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有效修正初次分配结果;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收入分配相关领域立法、成立国务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委员会、完善统计、做好评估等,同时,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巍 张奎
利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测度评价体系对我国收入分配的监测评价表明:1995—2016年,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成熟度指数由0.5715增长到0.7154。尽管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成熟度在稳步提升,但也存在劳动所得份额依然偏低、所得税和财产税占比偏低、基尼系数在高位震荡徘徊、城乡区域收入差距仍较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占比低等短板问题。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需要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优化税制结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聚焦重点群体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补上收入分配体系建设的短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