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9)
2023(2189)
2022(1844)
2021(1985)
2020(1570)
2019(3568)
2018(3434)
2017(6073)
2016(3644)
2015(4253)
2014(4441)
2013(3952)
2012(3707)
2011(3368)
2010(3593)
2009(3298)
2008(3193)
2007(2860)
2006(2524)
2005(2374)
作者
(9845)
(7988)
(7893)
(7699)
(5156)
(3831)
(3825)
(3089)
(3039)
(2825)
(2722)
(2690)
(2528)
(2505)
(2496)
(2398)
(2354)
(2353)
(2301)
(2296)
(2173)
(1996)
(1973)
(1942)
(1894)
(1818)
(1781)
(1759)
(1714)
(1672)
学科
(8780)
经济(8763)
教学(8520)
(7054)
理论(6011)
学法(5317)
教学法(5317)
管理(4953)
教育(4454)
(3973)
学理(3575)
学理论(3575)
(3158)
企业(3158)
中国(2986)
经济学(2752)
组织(2148)
(2141)
(2066)
方法(2032)
(1952)
金融(1951)
计算(1860)
研究(1842)
算机(1817)
计算机(1817)
业经(1804)
机化(1789)
计算机化(1789)
(1692)
机构
大学(49956)
学院(48571)
研究(17148)
(14059)
经济(13574)
管理(13051)
中国(11896)
科学(11354)
(11066)
(10846)
师范(10713)
理学(10571)
理学院(10333)
管理学(9936)
管理学院(9831)
教育(9429)
(8973)
师范大学(8723)
研究所(8168)
(8003)
中心(7754)
技术(7707)
北京(7452)
(7221)
(6917)
职业(6663)
(6488)
业大(5912)
(5907)
财经(5547)
基金
项目(27573)
研究(23065)
科学(19921)
基金(16673)
(14484)
国家(14324)
教育(13644)
(11326)
社会(11319)
科学基金(11270)
编号(11033)
成果(10892)
社会科(10448)
社会科学(10447)
(9747)
课题(8636)
基金项目(8239)
(7947)
资助(6936)
重点(6790)
自然(6689)
项目编号(6655)
自然科(6512)
自然科学(6510)
大学(6456)
自然科学基金(6387)
(6204)
(6139)
(5880)
规划(5878)
期刊
教育(19984)
(16884)
经济(16884)
研究(16336)
中国(14557)
学报(8121)
(6467)
技术(6257)
大学(6158)
科学(6080)
管理(5823)
(5787)
职业(5372)
图书(5200)
学学(5007)
农业(4802)
书馆(3893)
图书馆(3893)
(3440)
金融(3440)
技术教育(3434)
职业技术(3434)
职业技术教育(3434)
(3287)
论坛(3287)
(3149)
财经(2883)
高等(2594)
(2578)
世界(2444)
共检索到79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小菊  
新加坡教育部推行的"少教多学"教育政策,为教师提供创意教学飞翔的"白色空间",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对比我国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值得借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冬岩  魏为燚  
"少教多学"是新加坡整体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强调从教学内容的数量转向教学质量的提高。"少教多学"重新定义了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并提出"自下而上的创新,从上到下的支持"实施策略,在政策上给教师和学校领导更多空间和支持,促进教师和学校领导专业发展;给学习者更多灵活性和选择空间,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课程。"少教多学"教改理念对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小琴  姜东  
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经验分享和积累""双轨制课程体系""无货架寿命"理念与经验,构建我国中职学校独具特色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其着力点是:建立专业群的"校内工厂""微型公司"等,在此基础上建立递进式的"工厂车间""职能车间"和"综合车间";将项目任务相关的知识、教学成果、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经验进行系统化的收集、整理和记录,建立专业群的"实训项目经验宝库";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双轨制"课程体系、轮循式教育管理系统,使课程连续或重复安排成为可能;提高入职教师的门槛,强化教师的"货架寿命"有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梁梦茵  汤怀志  范金梅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规模扩张,使我国规划管理难度加大。尤其是目前规划类型多、关系复杂,加之各层级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未能有效衔接,导致规划重叠、脱节甚至冲突等突出问题,并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规划效果。因此,借鉴新加坡较为成熟的规划管理经验,推进"多规融合",或许是解决现今规划管理难题的有效途径。新加坡土地利用基本情况新加坡采用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型土地制度,90%土地属于国家所有,10%土地属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斌  
高职教育在新加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加坡高职教育具有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使命、还原、优质、责任"四大理念,服务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发展培养、终生学习培训及合作培训、应用研究和项目开发联盟、社区建设、创新与创业课题、发展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在于: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明确办学坐标轴;牢固确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责任感;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延伸服务覆盖面;勇于彰显服务特色,注重服务贡献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成  邹放鸣  
"5C"理念成为南洋理工大学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实践指引。实施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是南洋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以领先的科技创造和杰出的人才培养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现代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作为一所年轻的高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较短的办学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办学成就。伴随着综合办学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南洋理工大学的"5C"人才培养核心理念也逐渐清晰起来,并在系统化的措施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永安  
总结了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实行国际合作办学的特色与经验,提出了当前高职院校探索国际合作办学之路,培养国际化高职人才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世华  
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学科建设及教育经费和资源等。其中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具有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求实崇真、使命导引、学术自由及服务社会等共同特点。这些理念特点对我国创办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旭东  
英国古典大学信奉"自由教育"的理念,主张大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训练心智,培养品质优良的社会成员。随着时代发展,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呼声及政策导向日渐凸显,许多大学和学者依然坚守"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英国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嬗变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茂兴  冯铭  杜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都将自己的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电子政务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期,其中新加坡已成为全球电子政务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学习和借鉴其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晶  
新加坡独立建国仅四十余年就利用外资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其成功某种程度上与长期以来注重以法律规范执业、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执业监管、强调绩效审计密不可分。研究借鉴新加坡注册会计师(CertifiedPublic Accountant,简称CPA)审计的经验,有助于我国规范会计服务业市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凌志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各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赖于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和高端人才的不断增加。怎样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认真考虑和积极实践的重要一环。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我国毋庸置疑地应当建立自己的人才战略。在此,新加坡人才立国的实践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贾辰  李朝阳  陈启宁  
在城镇化和机动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稀有的土地资源已无法满足公众对于改善生活环境品质和拓展公共活动空间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新加坡把建设"花园城市"作为基本国策,40年来成就瞩目。通过介绍新加坡"空中花园"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各类空中花园的设计特点,从政策、法律、技术、管理、细节等层面探讨了对我国城市空中花园,尤其是屋顶花园规划设计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傅安智  
一、新加坡政府对金融业的监控现状新加坡的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27%,仅次于制造业而高居第二位,是新加坡的5大经济支柱之一。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对金融业特别是对银行业的监管,为了保证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特设了两个监管机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银行公会。新加坡未设立中央银行,而是在财政部名下于1971年成立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除了不发行货币外,全面行使一般中央银行的职权,包括督导金融业、监督银行的各项经营行为。而新加坡银行公会(The Asso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