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2)
- 2023(16969)
- 2022(14832)
- 2021(14173)
- 2020(11966)
- 2019(28147)
- 2018(28185)
- 2017(53079)
- 2016(29709)
- 2015(34160)
- 2014(34672)
- 2013(33543)
- 2012(31216)
- 2011(27964)
- 2010(28123)
- 2009(25677)
- 2008(25501)
- 2007(22790)
- 2006(19696)
- 2005(17170)
- 学科
- 济(113274)
- 经济(113136)
- 管理(81509)
- 业(77753)
- 企(64748)
- 企业(64748)
- 方法(56643)
- 数学(49583)
- 数学方法(48827)
- 中国(32883)
- 农(30828)
- 财(29429)
- 学(27525)
- 教育(24027)
- 业经(23862)
- 理论(22166)
- 地方(21954)
- 贸(20858)
- 贸易(20850)
- 易(20224)
- 农业(20218)
- 制(19532)
- 务(18894)
- 财务(18807)
- 财务管理(18758)
- 技术(18188)
- 和(18024)
- 企业财务(17705)
- 环境(16796)
- 银(16028)
- 机构
- 大学(424695)
- 学院(419374)
- 管理(161774)
- 济(157659)
- 经济(153896)
- 理学(140593)
- 研究(139234)
- 理学院(138936)
- 管理学(136028)
- 管理学院(135275)
- 中国(98387)
- 京(91361)
- 科学(89143)
- 财(71595)
- 所(70749)
- 农(69014)
- 研究所(64835)
- 业大(64387)
- 中心(63686)
- 范(63405)
- 师范(62843)
- 江(62112)
- 北京(58042)
- 财经(57973)
- 农业(54427)
- 经(52583)
- 师范大学(51058)
- 州(50219)
- 院(50140)
- 技术(48175)
- 基金
- 项目(285254)
- 科学(223254)
- 研究(209403)
- 基金(203472)
- 家(177498)
- 国家(175775)
- 科学基金(149729)
- 社会(127644)
- 社会科(120589)
- 社会科学(120554)
- 省(112883)
- 基金项目(107854)
- 教育(102411)
- 自然(98699)
- 自然科(96361)
- 自然科学(96333)
- 划(96282)
- 自然科学基金(94557)
- 编号(87796)
- 资助(84817)
- 成果(72973)
- 重点(64512)
- 部(63644)
- 课题(62017)
- 发(60376)
- 创(58500)
- 科研(54827)
- 教育部(54636)
- 创新(54400)
- 大学(53993)
- 期刊
- 济(168135)
- 经济(168135)
- 研究(124262)
- 中国(82091)
- 教育(70529)
- 学报(69564)
- 农(61920)
- 科学(61886)
- 管理(56622)
- 财(55576)
- 大学(52996)
- 学学(48670)
- 农业(43047)
- 技术(40683)
- 融(30090)
- 金融(30090)
- 财经(27774)
- 业经(27661)
- 经济研究(26114)
- 经(23676)
- 图书(23370)
- 业(22603)
- 问题(21919)
- 版(20675)
- 技术经济(20015)
- 科技(19442)
- 理论(19363)
- 统计(18985)
- 资源(17906)
- 商业(17851)
共检索到608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卓
品格与公民教育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核心,家庭教育在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加坡教育体制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家庭教育在品格与公民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彰显。本文以新加坡2015年推出的小学1~6年级使用的《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为对象,从教科书的总体编排、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几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现行"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家庭教育环节的特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卓
"尊重"作为六大核心价值观之一,在新加坡的品格与公民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参照《新课程标准》,基于对小学《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的分析,可以发现"尊重"价值观教育具有如下特点:在编排体例上,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六个层面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在教学内容上,"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与公民道德相关的技能"两大技能与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在教学过程上,"身份""人际关系""抉择"三大概念逐级深入、依次递进。
关键词:
新加坡 “尊重”价值观教育 小学 教科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应碧徽 施雨丹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精神传统、地理风光与领土主权等产生的归属感。在中国和新加坡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教科书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中新两国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在政治实体与效能、行为文化、历史人物、自然地理层面存在共性之处;亦在政治认同的视域丰富性、文化认同的方向、民族认同的趋向以及地理认同的偏重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比较的结果,本研究认为,两版教科书均需注重地理认同,加强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同时,部编版要加大民族认同比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创版则需要平衡国家认同各层面比重,健全学生国家认同的知与情。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翟楠
公民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传统德育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公民教育思想在当前的课程实践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公民教育"的完整概念和明确表述还没有真正进入德育政策设计的范围中。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尝试都给德育政策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德育政策必须面对公民教育思想的冲击,在政策设计中积极建构公民教育内容。
关键词:
德育政策 公民教育 政策建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富兵
受历史因素影响,澳门中小学公民教育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回归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澳门特区政府日益认识到提高公民素质、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缺乏本地合用的教科书,导致公民教育的成效并不理想。为此,澳门教育暨青年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了《品德与公民》教科书。针对青少年国家观念与公民意识的缺失的现状,"公民与政府"分册的编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提升公民参与能力,促进澳门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关键词:
澳门 公民教育 《品德与公民》教科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石勰平 张倩苇
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发展及其特色石勰平,张倩苇新加坡自1965年8月独立以来,经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工业化城市岛国。由于它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新加坡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在如何正确吸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琦 单文经
以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规定的教育总目标为评价标准,通过学校问卷调查、学生评定和课堂观察,本研究发现,澳门中小学品德与公民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表现出如下的特点:品德教育的成效优于公民教育,又"私德"教育成效优于"公德"教育。本文从澳门的历史背景出发,配合有关研究文献,针对上述特点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澳门 品德与公民教育 评价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倪咏梅
目前,我国对于教育私人成本、家庭的教育负担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中国——儿基会合作的项目“中国农村地区初等教育成本与财政研究”是迄今为止对于贫困地区初等教育成本、学生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以及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该论文即是在此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昌
<正>作为认识对象的家庭教育实际上一点也不复杂,它无非是由家长主导的指向子女的积极性干预。但对于作为实践主体的家长来说,家庭教育却是一个能令他们头疼甚而焦虑的事情。审视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可以发现,其中固然有不得其法的困扰,但处于首位的并不在方法和技术方面,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心理纠结。且不说抱着认识的目的,仅仅为了纾解家长的心理纠结,我们也应该走进现实的家庭教育,指出其中的症结,言明其中的原理,如此或可启发家庭教育主体的理性运用。由于一切非技术之难必然关涉具体事情中的核心关系,因而我们可以从作为教育主体的父与母的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理解我们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之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长德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无一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倾注大量的心血,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与此同时,部分家庭教育现状与结果却让人忧虑。例如:一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和孩子的兴趣需要,违背孩子的意愿,一味偏重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宗秋荣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观——终身学习。这种学习观认为,终身学习是未来人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并倡导人类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迈进。适应这个潮流,我国不少有识之士也在对我国传统学习遗产的挖掘和对现代学习思想吸纳的基础上,努力探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勉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和日本福岛大学合作科研项目《中日两国地域文化·家庭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比较研究》计划,中日课题组成员先后在北京地区和日本福岛地区部分中小学及社会教育机关进行了教育考察。为了了解家庭结构变迁给子女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家长对子女的希望及家庭教育的内容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的调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智障儿童家庭德育探微:基于德育日记的文本分析
中、新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比较研究——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和新加坡EPB版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
中国省级家庭农场登记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
家庭农场发展的省域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
农户生计恢复力与家庭教育期望——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分析——基于辽宁省阜新市的调查
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资能力比较分析
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分析
中国大陆小学品德教科书中榜样的嬗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和2005年版小学品德教科书内容分析
收入、期望与教育支出:对当前中国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