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3)
2023(10751)
2022(9195)
2021(8522)
2020(6959)
2019(15296)
2018(15232)
2017(29158)
2016(15797)
2015(17429)
2014(17098)
2013(16195)
2012(14796)
2011(13381)
2010(13943)
2009(13374)
2008(12997)
2007(12023)
2006(10898)
2005(10068)
作者
(42338)
(35200)
(35132)
(33496)
(22527)
(16667)
(15979)
(13301)
(13273)
(12742)
(12012)
(11633)
(11286)
(11270)
(11212)
(10900)
(10550)
(10307)
(10235)
(10046)
(8854)
(8657)
(8421)
(8048)
(7955)
(7936)
(7867)
(7815)
(6954)
(6815)
学科
(54430)
经济(54341)
管理(51953)
(47105)
(40744)
企业(40744)
(19586)
(18188)
(18031)
方法(17245)
中国(17066)
业经(15078)
数学(13813)
数学方法(13545)
(13406)
(12024)
(12018)
贸易(12009)
(11736)
(11498)
银行(11488)
(11427)
财务(11390)
财务管理(11358)
地方(11345)
农业(11201)
(11025)
企业财务(10715)
(10478)
理论(10314)
机构
学院(217727)
大学(213722)
(89166)
经济(87068)
管理(80838)
研究(73162)
理学(68094)
理学院(67358)
管理学(66280)
管理学院(65835)
中国(56890)
(47608)
(44480)
科学(40322)
(35459)
(35452)
财经(35321)
中心(33431)
(31755)
研究所(31226)
(30332)
(28705)
师范(28432)
北京(27998)
(27478)
业大(27058)
(26963)
经济学(26822)
财经大学(25793)
经济学院(23756)
基金
项目(135022)
科学(107158)
研究(105814)
基金(96379)
(81771)
国家(81031)
科学基金(70184)
社会(67142)
社会科(63478)
社会科学(63467)
(53448)
教育(49657)
基金项目(49349)
编号(44857)
(44285)
自然(42641)
自然科(41632)
自然科学(41623)
自然科学基金(40849)
资助(38807)
成果(38523)
课题(32204)
(31247)
重点(30666)
(30177)
(29690)
(28782)
(28398)
项目编号(27620)
(27232)
期刊
(110904)
经济(110904)
研究(70195)
中国(48769)
(38723)
管理(34774)
(29975)
教育(29614)
学报(27164)
科学(26907)
(24464)
金融(24464)
大学(22164)
学学(20696)
农业(20013)
技术(19839)
业经(18986)
财经(17974)
经济研究(17630)
(15446)
问题(13491)
(12341)
国际(10970)
现代(10969)
(10767)
论坛(10767)
改革(9869)
(9869)
理论(9838)
(9740)
共检索到346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蔡彤娟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治理机制重塑是当今世界经济的趋势和主流。在东亚地区目前错综复杂的合作机制网络中,我国应该将中日韩FTA放在最优先位置。而对于三国目前面临的历史、政治、领土纷争、经济竞争以及美国干扰等一系列问题,可以借鉴欧洲一体化中的新功能主义思想,首先坚持"经济先行":先经济、后政治,逐步推动中日韩FTA建设;充分发挥和利用经济领域内贸易、投资、金融各个领域的良性溢出以及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的外溢效应;引进超国家机制观念,建立"中日韩经济联盟"并保持其职能的一贯性;充分发挥经济和政治精英的才能,推动一体化建设取得成功。本文还在机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推进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凤斌  
中日韩FTA谈判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在敏感领域三国依然分歧较大,谈判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使与美贸易关系密切的中日韩三国深受影响。中日韩三国在抵御出口风险、缓解美国压力以及维护区域一体化整体利益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动力,由此使得中日韩FTA出现了新的机遇。但是历史问题、政治分歧、经济外溢等影响依然存在,FTA谈判标准及自由化程度等也使得中日韩FTA面临着现实挑战。推进中日韩FTA需要各方努力,中国在这一进程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与日韩的政治互信、扩大开放力度、提升日韩对FTA的收益预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重力  盛玮  
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作为东亚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主要成员国中、日、韩三国,也纷纷开始了各自的RTA/FTA体系的尝试,以避免被排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但由于目标的不同,中、日、韩三国FTA战略也大相径庭。各国优先考虑的谈判对象和建立FTA的进度也各不相同,建立FTA所涵盖的内容也存在很大差异。建立三国稳定的政治互信关系和固定的磋商机制、确立时间表、与日本协调FTA战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将加速中、日、韩FTA合作进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静  朱雪忠  
中日韩FTA谈判正在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其中备受关注的敏感、复杂议题。既有FTA知识产权规则和政策倾向是中日韩自贸区知识产权规则约束形成的现实基点,影响着制度设计的重心与预期;知识产权贸易利益也是区域合作规约、秩序形成的重要驱动力。鉴于中、日、韩既有的制度规则体系存在现实差异,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差距悬殊,以及利益偏好、关注点各不相同,各国对于FTA知识产权规范设置将有不同的诉求与侧重。本文基于中日韩FTA知识产权议题之规范、政策及利益基点之考察,展望谈判难点,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亚云  曹杨  韩剑  
在西方民族主义兴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有利于实现东亚区域一体化,但三国在多个敏感领域和规则标准上的分歧使得谈判进展缓慢。文章对比分析了中日韩三国FTA战略的异同,针对分歧较大的议题展开分析,并构建了多个衡量FTA协定深度的指标,实证检验并模拟了全面、高水平FTA的达成对三国及区域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日韩各自的FTA战略在伙伴选择、规则标准和内容覆盖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三国在关税减让、农业、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竞争政策、劳工和环境等具体议题上亦分歧较大。高水平FTA对贸易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区域整体及各国都将从中获益,且具有法律可执行性的条款更能发挥贸易促进效应。不同巨型区域贸易协定的模拟结果显示,RCEP是否包含印度、美国是否重返CPTPP都影响不大,而高水平中日韩FTA能给区域整体和三国带来更大的贸易效应。中国应将中日韩FTA视为构建高水平FTA网络的可行路径,努力推动中日韩FTA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重点分析和比较中日韩三国各自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发展异同,进一步探讨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区域合作前景。认为三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和发展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中日韩三国有较强的经济合作基础,但各方存在经济、政治等多重博弈以致三国区域经济合作短期进程缓慢,应在一定原则基础上求同存异,加快区域经贸合作谈判和政策落实,共推东亚经济一体化迈向新台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晓涛  
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生产网络,是当今全球高技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美国对日韩与我国开展高技术合作保持高度警惕,通过战略结盟与“长臂管辖”对日韩进行拉拢和施压,阻碍日韩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决策。中日韩都是全球高技术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维护中日韩高技术产业链稳定符合日韩利益。面对当前复杂的外部局势,稳住中日韩高技术产业链对我国意义重大。要加强中日韩政府层面沟通协调,发挥好企业层面的积极作用,重点在信息通信、绿色环保、医疗健康、汽车工业等高技术领域加强合作,并妥善处理好中日韩合作中的美国因素,在信息通信等关键领域要敢于博弈、善于博弈,巩固中日韩现有合作成果,拉紧中日韩利益纽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庄芮  郑学党  
中日韩FTA首轮谈判已于2013年3月完成,在后续进程中,货物贸易将是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明晰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状况。文章运用出口相似度(ESI)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CA)指数等,测度评价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关系、贸易竞争强度和贸易竞争力。结果显示,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两国可贸易产品重叠度高,尤其机电产品是日韩在中国市场竞争程度最强的产品,也是日韩同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基于这些分析,文章从中日韩FTA货物贸易谈判角度,对中国恰当把握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皓  许佳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实质上是对各国自贸区战略进行整合的过程,使中日韩自贸区战略目标能被纳入到三方自贸区战略框架中。尽管三国经贸合作密切,但是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地缘政治的压力致使三方的谈判进展缓慢。当前,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安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应进行东北亚FTA的整合,签署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释放东北亚经济活力,符合各方利益诉求。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川  
面对美国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日韩3国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3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放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也使得中日韩FTA在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时更具吸引力,这是中日韩FTA建设的契机。过去10多年,中日韩FTA经历了13轮谈判,至今没有实质进展,在区域合作主导权、政治互信、农产品及敏感产业、谈判标准和议题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分歧,导致中日韩FTA建设前景不明。基于此,在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中国作为区域大国,必须从中日韩FTA建设难点、区域合作模式以及多边贸易体系等方面做好应对,积极推动中日韩FTA谈判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艳红  
近年来,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战略来应对一体化带来的挑战。目前,东盟已分别同中国、日本和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文章指出,面对日韩对东盟的FTA战略,我国应该从扩大彼此间贸易、鼓励企业走出去、做好贸易平衡、加强双边的资金和技术合作等方面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浩  郭晓立  
中日韩三国能源资源的禀赋条件决定了三国有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章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探讨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和演化轨迹,对中日韩三国能源合作阶段进行判断,找出合作的影响因素及切入点,为合作机制的设计奠定基础。通过分析,目前三国应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为切入点,以企业间的民间合作为主,进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上全方位的合作,并设计出合作的运行机制、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刚  邢继俊  
在借鉴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多边科技合作的基础上,根据中日韩三国的独特区域特点和比较优势提出了关于中日韩科技合作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乌画  
中日韩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也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有助于三国在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下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中国实施总体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更高层次考虑其重要意义,准确定位该自由贸易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战略及布局中的地位及作用,并与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相协调,保障和优化国家经济利益,进一步助推东亚和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香丹  刘雅君  
中日韩FTA谈判中,三方在"获取收益"目标下更加关注合作利益分配问题,致使协定难以取得突破。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中日韩遭受利益损失的情况下,合作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缓解来自美国的谈判压力、巩固区域经济一体化利益成为三国共同诉求",避免损失"的新合作动力逐渐形成。然而,历史分歧、政治矛盾、外部干扰等障碍性因素对中日韩FTA建设构成现实挑战,中国应从战略视角出发发挥积极作用,推动谈判取得突破,日韩也应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