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0)
- 2023(11093)
- 2022(8970)
- 2021(7951)
- 2020(6813)
- 2019(15129)
- 2018(14849)
- 2017(29256)
- 2016(15188)
- 2015(16866)
- 2014(16675)
- 2013(16600)
- 2012(14949)
- 2011(13216)
- 2010(13814)
- 2009(13803)
- 2008(13073)
- 2007(12014)
- 2006(10809)
- 2005(10284)
- 学科
- 业(80076)
- 企(73658)
- 企业(73658)
- 管理(66359)
- 济(64411)
- 经济(64291)
- 财(28044)
- 业经(27672)
- 融(26518)
- 金融(26516)
- 方法(25102)
- 银(24385)
- 银行(24380)
- 农(23929)
- 行(23643)
- 制(23309)
- 中国(22233)
- 务(21035)
- 财务(21008)
- 财务管理(20984)
- 企业财务(19925)
- 农业(17785)
- 数学(17466)
- 数学方法(17366)
- 体(16058)
- 技术(15995)
- 体制(14355)
- 策(13704)
- 理论(13397)
- 划(13315)
- 机构
- 学院(219009)
- 大学(213386)
- 济(97319)
- 经济(95306)
- 管理(91274)
- 理学(77220)
- 理学院(76601)
- 管理学(75916)
- 管理学院(75491)
- 研究(64563)
- 中国(60651)
- 财(51760)
- 京(43327)
- 财经(39650)
- 经(35814)
- 江(35044)
- 科学(33284)
- 农(32917)
- 中心(32501)
- 所(30662)
- 经济学(29783)
- 财经大学(29170)
- 州(28014)
- 北京(27098)
- 业大(27062)
- 商学(26946)
- 经济学院(26916)
- 商学院(26712)
- 研究所(26630)
- 农业(25268)
- 基金
- 项目(135075)
- 科学(108996)
- 研究(105166)
- 基金(99963)
- 家(83409)
- 国家(82568)
- 科学基金(74237)
- 社会(70457)
- 社会科(66901)
- 社会科学(66886)
- 省(53676)
- 基金项目(52740)
- 教育(46054)
- 自然(44879)
- 自然科(43882)
- 自然科学(43873)
- 自然科学基金(43194)
- 编号(42892)
- 划(42317)
- 资助(39585)
- 成果(35014)
- 制(33266)
- 业(32675)
- 创(32380)
- 部(30224)
- 重点(29411)
- 国家社会(29408)
- 创新(29262)
- 发(29101)
- 课题(28317)
- 期刊
- 济(115944)
- 经济(115944)
- 研究(67707)
- 中国(45978)
- 财(45121)
- 管理(39693)
- 融(37646)
- 金融(37646)
- 农(32824)
- 科学(25096)
- 学报(23949)
- 农业(21481)
- 业经(20874)
- 财经(20753)
- 大学(20323)
- 技术(19836)
- 学学(19231)
- 经(17824)
- 经济研究(17354)
- 教育(15925)
- 问题(14407)
- 财会(13291)
- 业(12914)
- 技术经济(12616)
- 现代(12052)
- 贸(11531)
- 会计(11453)
- 世界(11076)
- 理论(10966)
- 商业(10939)
共检索到349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康 李伟
提升金融服务新制造业水平,重点是从法制、规则、标准和机制入手,借助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营造公平透明、开放创新、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新制造业概况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础。以18世纪中后期蒸汽机发明为开端,制造业的关键驱动力先后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等数次迭代变革。直至近一时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并与3D打印、先进材料、先进机器人、自动化等先进制造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引领制造业发展跨入新的智能化时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的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其中装备方队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武器装备的研发水平,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国制造再一次震惊世界。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军先 吴晓明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交通银行积极探索,多举并措,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为深入推进党中央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积极落实两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交通银行高度重视、主动布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制造业发展力度,增强信贷投放能力,优化行业投向结构,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截至2019年6月末,交通银行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长4.5%,占全部公司贷款19.1%,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长4.9%,信用贷款较年初增长1.5%。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大鹏 肖建军
在制造业转型离不开创新体系的构建,本文将创新体系分解成三个层面,即产品价值链层面、知识价值链层面和金融服务体系层面,其中金融服务体系创建是制造业转型过程中最为高级的层面。文章以制造业转型为背景,以创新体系建设为线索,在论述产品价值链构建、知识价值链的基础上,引入了制造业转型中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问题,分析了间接金融在制造业转型中存在的不足,倡议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胜 陈秀英
运用2003~2013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分布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分布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性质、融资约束等企业特征及企业所处的地理区位等城市特征而存在明显异质性;"成本节约"和"创新外溢"是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分布驱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机制。因此,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要进一步优化城市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协同布局,强化其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应;加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业中的应用,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小城市等金融服务高端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疏通金融服务业空间协同布局对企业价值链跃升的溢出效应通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飞 李剑 毛海涛
制造业企业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服务化转型成败,关乎其在金融部门与主业部门之间的资本配置。本文从经营利润视角阐释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对金融化的影响,并采用2007—2014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显著抑制了金融化;服务化主要通过利润率上升来推动生产性资本由金融部门向主业部门回流,进而降低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持有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主要降低了知识密集型行业和国有企业对高风险的长期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因此,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致力于制造业服务化来提升企业经营利润,并辅之以必要的金融监管来规范制造业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从而保证企业资金"蓄水池"的安全性。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 经营利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家智 姚领 叶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和基础,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战略。以制造业"融资难"和"融资贵"为突出矛盾的金融服务严重滞后现象,以及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增大现象的背后有深层次的理论缺失和机制建设滞后的矛盾。为此,我国需要解决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机制问题,构建金融市场化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型耦合机制和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包容性金融结构的供求机制。构建对创新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的运行与调控机制,完善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诱导型科技金融发展机制。
关键词:
金融化 转型升级 金融服务机制 制造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严晓玲 涂心语 王珊珊
在系统分析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2000年至2014年跨国行业层面样本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对一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一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但这种推动作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与市场主导型相比,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更有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金融发展对制造业服务化的推动作用在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中更为明显,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中不显著;金融发展仅对一国基于国内服务投入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推动作用,对基于国外服务投入的制造业服务化有"挤出作用"。政策含义是:为了实现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中小银行发展的步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洪群联 王晓红
闵行区是上海市近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徐汇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近年来,两区都出现了工业增速下滑、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二业融合")加快的情况。一、融合发展的情况与成效(一)二业融合发展,有力地支撑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晓红 王传荣
基于现阶段存在的对二业融合发展认识不够、二业融合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进程设计出我国二业融合的路线,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二业融合发展应从扩大需求与供给层面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组织模式创新,把发展高端服务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加大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定为高端服务业提供智力资源的人才战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制等七方面着手。
关键词: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德淼
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由分工走向互补和创新融合,形成以供需循环、创新循环和协同发展为特征的内在联动关系,本质上可以促进我国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要构建功能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提高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链的高端部分;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兴服务业的成长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不断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力,进一步拓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转型 制造业 服务业 融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捷 陈田
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利用WIOD数据库中我国1995-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从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融合的角度分别计算出我国服务业整体以及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运输业、邮政通讯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度与反向融合度。然后以14个分行业制造业为截面构造面板数据,从服务业整体与分行业两个方面,探究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反向融合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和反向融合均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制造业 服务业 产业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余栋
这一次受邀跟大家汇报关于金融将来定位的问题。"十三五"规划和十八届五中全会说要做"中国制造2025",我本人有幸也是"中国制造2025"专家咨询会的委员,我觉得制造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主要的优势就是中国制造,但是我想说,要把"中国制造2025"搞好,同时也要开始努力做中国的金融2025,就是说中国不能只是一个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国茂 陈国文
本文从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业利润上升而制造业利润下降这一现实问题出发,探究了金融业对制造业利润的影响。我们建立了金融业净利润、制造业净利润与经济景气指数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探寻了金融业影响制造业净利润的机理,以识别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选择。研究发现:整体金融业和细分金融业都侵占了制造业的利润。整体金融业应当打破国家对利率的垄断以降低制造业的融资成本,加大对制造业的补贴以缩小行业工资差距,并且增加对制造业的技术补贴以提高其获利能力。对于细分金融业,根据制造业的不同特点,货币金融服务业应当完善不同规模银行对不同类型制造业的贷款支持;资本市场服务业应当完善多层次的制造业...
关键词:
金融业 制造业 净利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明 张盼盼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3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技术升级,其作用渠道包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相对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对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中等生产率水平企业的生产技术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在数字金融发挥外溢效应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融资约束 技术升级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