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8)
- 2023(16972)
- 2022(14188)
- 2021(12980)
- 2020(10557)
- 2019(23504)
- 2018(23299)
- 2017(43389)
- 2016(23583)
- 2015(26434)
- 2014(26413)
- 2013(25586)
- 2012(23554)
- 2011(21701)
- 2010(22151)
- 2009(20977)
- 2008(20170)
- 2007(18609)
- 2006(16789)
- 2005(15392)
- 学科
- 济(106636)
- 经济(106505)
- 业(67003)
- 管理(66901)
- 农(50661)
- 企(46185)
- 企业(46185)
- 农业(33805)
- 方法(31641)
- 中国(28726)
- 业经(28280)
- 地方(26710)
- 数学(26288)
- 数学方法(25981)
- 财(24979)
- 制(24131)
- 学(23098)
- 体(18023)
- 银(17267)
- 银行(17233)
- 理论(16786)
- 行(16564)
- 融(16341)
- 金融(16333)
- 发(15913)
- 贸(15653)
- 贸易(15639)
- 环境(15545)
- 易(15118)
- 策(14541)
- 机构
- 学院(335624)
- 大学(328923)
- 济(140072)
- 经济(136967)
- 管理(121418)
- 研究(116614)
- 理学(102365)
- 理学院(101234)
- 管理学(99470)
- 管理学院(98858)
- 中国(91261)
- 京(69251)
- 农(68808)
- 科学(68713)
- 财(66755)
- 所(58720)
- 江(55185)
- 中心(54904)
- 农业(52618)
- 研究所(52273)
- 业大(51327)
- 财经(50874)
- 经(45759)
- 范(45486)
- 师范(45022)
- 州(43207)
- 北京(43011)
- 经济学(42678)
- 院(41666)
- 省(39333)
- 基金
- 项目(213902)
- 科学(167255)
- 研究(164341)
- 基金(151148)
- 家(130859)
- 国家(129605)
- 科学基金(110176)
- 社会(104440)
- 社会科(98385)
- 社会科学(98367)
- 省(86666)
- 基金项目(78862)
- 教育(75575)
- 划(70423)
- 编号(69735)
- 自然(66622)
- 自然科(64959)
- 自然科学(64942)
- 自然科学基金(63775)
- 资助(60043)
- 成果(58078)
- 课题(49336)
- 重点(48681)
- 发(48317)
- 部(46906)
- 创(44457)
- 制(44274)
- 国家社会(43101)
- 性(42503)
- 创新(41512)
- 期刊
- 济(175614)
- 经济(175614)
- 研究(104432)
- 中国(79376)
- 农(70871)
- 财(53356)
- 学报(51897)
- 农业(47381)
- 科学(46872)
- 管理(45038)
- 教育(44271)
- 大学(40475)
- 学学(37855)
- 融(36179)
- 金融(36179)
- 业经(32252)
- 技术(31470)
- 经济研究(26195)
- 财经(25870)
- 业(22846)
- 问题(22782)
- 经(22468)
- 版(18423)
- 世界(17341)
- 图书(17244)
- 技术经济(16489)
- 农村(16346)
- 村(16346)
- 农业经济(15614)
- 经济问题(15576)
共检索到534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倪添杰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缺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以制度约束各类行为主体为根本,以科学定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框架为指引,通过构建农村诚信教育等四大体系,逐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扎实的社会信用基础。
关键词:
农村信用体系 目标 制度约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翔 徐爱军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经历了建立、衰落与重建的过程,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推动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主体是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重要原因,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导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变迁的滞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增强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积极应对制度环境的变化,加强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制度变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慧卿 郭春松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多次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仍然没有一种农村信用社模式得到普遍的适用。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入手,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演进,并对目前试点的三种改革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最后,笔者结合实际,建议我国转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采取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走出一条符合广大农村实际的农村信用社改革道路。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信用社 制度变迁 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怀 张强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是金融支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焦点话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农村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理是金融生态研究中的盲点。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远来
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宅基地农民私有,且能够自由转让,但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农民的房屋及宅基地权利开始受到限制,而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直接推动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转变,公社把农民的宅基地、房屋转为人民公社所有,恶化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面对当时国家极度困难的形势,以及农民群体的要求,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和1963年中共中央文件初步建立了"宅基地所有权属于生产队所有、宅基地归社员长期使用"的宅基地制度,满足了当时的制度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得前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制度变迁可以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国家在追求产出最大化和租金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制度变迁。而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杰
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村级组织及农村居民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中的不同行为和作用,认为中央政府需要进行包括财政体制、政绩评价制度、村民自治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问题。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供给 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生旭 曹瑞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目标。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监管制度、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新华 马璐璐 张金明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从绩效优化的角度探讨集体建设用地的最适产权安排。研究发现:"共同共有"无法解决产权主体"虚化"、"委托代理"以及产权的非排他性等问题,因此绩效低下;另一方面,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土地配置低效以及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也制约着"共有私用"绩效的优化。而"按份共有"的产权模式具有产权明晰、治理结构合理、风险规避以及交易费用低等优势,是集体建设用地的最适产权安排模式。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产权安排 制度经济学 共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玲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主要为解决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来自农村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由银行开办并由国家财政贴息的一系列助学贷款制度安排的集合。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探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缺失,指出从四方协调、制度创新和法律法规三方面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优化体系。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优化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敏
土地流转能否有序、规范的进行,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明晰农地产权、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等对策,以期能促进农村土地良性流转,进而推动农村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土地流转 产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信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祁敬之
"三农"问题是中国当前发展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好农村经济,资金十分关键。目前除了国家投资,还需要农民自己投资,农民通过向各类金融机构借款实现间接融资,是农业投资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农民贷款由于缺乏优质的担保物,农业中长期信贷投入不足问题一直十分突出,"融资难"成为制约农业发展、阻碍农民致富的重大问题。试以农村金融改革为背景,以多地积极探索、实践为基础,从新制度经济的角度探究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破除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中各种障碍的有效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婷 安德宁 颜华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制度变迁 制度绩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保营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作用严重弱化,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长期存在。必须从整体着眼,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功能进行定位和战略性调整,推行全面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凤
一、引言盈余管理作为近年来会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多。但大部分学者认为盈余管理以遵循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为前提,利益最大化或组织目标实现程度最大化是盈余管理最主要的动机,这种动机产生的盈余管理行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