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1)
- 2023(11794)
- 2022(9879)
- 2021(8916)
- 2020(7468)
- 2019(16501)
- 2018(16303)
- 2017(31642)
- 2016(17021)
- 2015(19057)
- 2014(19040)
- 2013(19015)
- 2012(17841)
- 2011(16570)
- 2010(16884)
- 2009(16110)
- 2008(15729)
- 2007(14632)
- 2006(13364)
- 2005(12203)
- 学科
- 济(97064)
- 经济(96955)
- 业(53216)
- 管理(48598)
- 农(46716)
- 企(32264)
- 企业(32264)
- 农业(30966)
- 方法(30209)
- 数学(26827)
- 数学方法(26649)
- 地方(24049)
- 中国(22765)
- 业经(22430)
- 制(19362)
- 学(18576)
- 财(18167)
- 体(14822)
- 地方经济(14215)
- 发(13454)
- 环境(13311)
- 融(12839)
- 金融(12836)
- 贸(12653)
- 贸易(12646)
- 银(12475)
- 银行(12448)
- 易(12204)
- 行(12044)
- 策(11779)
- 机构
- 学院(257307)
- 大学(254499)
- 济(121775)
- 经济(119565)
- 管理(96516)
- 研究(92272)
- 理学(82968)
- 理学院(82032)
- 管理学(80821)
- 管理学院(80342)
- 中国(71372)
- 农(56934)
- 财(53401)
- 科学(53159)
- 京(52127)
- 所(46777)
- 农业(43289)
- 中心(42036)
- 研究所(41886)
- 财经(41743)
- 业大(40371)
- 江(40257)
- 经济学(38250)
- 经(37721)
- 经济学院(34076)
- 范(33237)
- 师范(32977)
- 北京(32319)
- 院(31866)
- 州(30661)
- 基金
- 项目(166315)
- 科学(132782)
- 研究(124697)
- 基金(122502)
- 家(105671)
- 国家(104713)
- 科学基金(89947)
- 社会(84298)
- 社会科(79606)
- 社会科学(79588)
- 省(65257)
- 基金项目(64550)
- 教育(55192)
- 自然(54213)
- 划(53137)
- 自然科(52885)
- 自然科学(52873)
- 自然科学基金(51941)
- 编号(50135)
- 资助(48653)
- 成果(40894)
- 发(38110)
- 部(37978)
- 重点(37605)
- 制(36210)
- 国家社会(35744)
- 课题(34233)
- 创(34110)
- 教育部(32562)
- 人文(32289)
- 期刊
- 济(149317)
- 经济(149317)
- 研究(80102)
- 农(60026)
- 中国(55731)
- 农业(40257)
- 财(39789)
- 学报(37978)
- 科学(36820)
- 管理(34145)
- 大学(30114)
- 学学(28907)
- 融(27687)
- 金融(27687)
- 业经(26926)
- 经济研究(22369)
- 财经(21904)
- 教育(21668)
- 技术(21503)
- 问题(20186)
- 经(18962)
- 业(18668)
- 世界(16003)
- 农村(14850)
- 村(14850)
- 技术经济(14374)
- 农业经济(14354)
- 经济问题(14016)
- 版(13335)
- 资源(12412)
共检索到40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英隆 刘凤珍 武志伟
劳动合约是农民工形态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思想,从农民工劳动合约的关系网络特点出发,构建适于我国农民工劳动合约关系的框架结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制约农民工劳动合约制度实施的各种关系结构,提出三方机制中政府主导作用的要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新万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政策决策层的主流意识决定了政策的演变、反复与震荡,或者说,政策决策层持有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理论模式的变化引起了政策目标组合偏好序列乃至政策具体安排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一是粮改的道路曲折、震荡;二是粮改对农业的波动和农民收入的变动产生着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粮改应该体现以下思想:一是政策设计要体现政策决策层的效率与公正、安全等价值目标兼顾的信念,赋予政策运作以坚实的经济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政府要继续完善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的补偿机制,以增加改革的社会可接受程度与政治可行...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主流意识 农民收入 粮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宝强
《劳动合同法》是一种共享品,弥补了《劳动法》的制度漏洞,它以优化配置资源和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符合李特尔"三重标准",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分配合作收益的统一。该法促使就业情况反映真实的经济绩效,为守法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环境,为劳务派遣提供了制度规范。一部分人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规避和抵制,不少都是利益作怪。实施中要注意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建立信誉档案,发挥工会作用。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产业升级 既得利益 制度变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香伶 张炳申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向其他经济学科的渗透,为劳动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理论的研究因此而焕然一新。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要比大多数其他市场更多地受到制度过程的支配。可以预见,劳动力市场理论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与新制度经济学进行融合,从而使其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更为合理、更为丰富。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劳动力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谌利民 王皓田 郝思思
新时期农民工就业的总量与结构发生改变,同时伴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劳动关系产生新特点,旧问题与新现象交织在一起。本文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指出构建农民工和谐劳动关系的最终途径是农民工市民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从构建以平等为核心的战略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劳资协商机制,建立农民工长效工资支付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待遇城市化,完善法律法规对新经济下劳动关系的规制等方面入手,打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组合拳"。
关键词:
新时期 农民工 和谐劳动关系 平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勃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其权益屡被侵犯,又因维权成本高,使其无力维护自身权益。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对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制度视角提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建议要积极发展农民工非政府组织,改革城市政策偏向,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劳动市场监察,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建立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关键词:
交易成本 非政府组织 农民工 权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吕景春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筑和谐社会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核心内容。文章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劳动关系和谐的帕累托最优标准,认为雇主效率需求与雇员公平需求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并提出了创新利益制衡机制以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课题组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与合约理论出发,以交易费用为核心工具,对市场化条件下的债转股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市场是检验债转股能否提高经济效率的"试金石",然而债转股是一种复杂的产权交易,产权不清、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因素都将导致高昂的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市场功效的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市场效率的相关建议:利用规模经济原理,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外部公允评估系统,降低边际交易费用;立法界定公权力的使用范围,界定转股企业和投资者的主体规范,提升市场效率;正视合约条款中节约交易费用的设计,放宽合约条款刚性限制,鼓励自由交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课题组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与合约理论出发,以交易费用为核心工具,对市场化条件下的债转股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市场是检验债转股能否提高经济效率的"试金石",然而债转股是一种复杂的产权交易,产权不清、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因素都将导致高昂的交易费用,从而影响市场功效的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市场效率的相关建议:利用规模经济原理,构建信息共享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外部公允评估系统,降低边际交易费用;立法界定公权力的使用范围,界定转股企业和投资者的主体规范,提升市场效率;正视合约条款中节约交易费用的设计,放宽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玲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主要为解决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来自农村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由银行开办并由国家财政贴息的一系列助学贷款制度安排的集合。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探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缺失,指出从四方协调、制度创新和法律法规三方面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优化体系。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优化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丽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政府主导的、具有强制性的职业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就业。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双证书"制度的效率困境,如"双证书"制度运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双证书"制度变迁的主体、成本与路径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走出效率困境的对策,如全面分析"双证书"制度对象的效用;重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双证书"制度实施的约束力。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双证书”制度 效率困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英隆
农民工作为当今中国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主体,其就业走向已成为分析、判断、预测中国产业与技术经济结构转型或变化的向标。从行为动因考察,农民工首先是一个追求比较利益的经济人,比较利益具有递阶性和选择性。农民工追求最大化收益只能追求他们所能发现、所能认知的比较收益,追求比较利益的过程同时是一个不断的比较利益信息发现过程,是一个对比较利益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知识进步的过程。为此,农民工比较收益上一个档次,也意味着其劳动信息与知识(技能)上一个档次,劳动者、企业、政府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否则劳动技术档次难上,低端恶性竞争难免,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难以提升。这也是理解和分析农民工劳动比较收益差异的一个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予倩
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是包括城镇的经济、民主政治、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等多个环节,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提出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经济法律制度创新就是产生在法律领域的新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阐述中,城镇建设首先要实行经济法的制度创新,在这个思路上,要实现从关系经济向契约经济转变,从强制性制度的变迁转变到诱致性制度的变迁,从经济政策转变到经济法律等三个方面转变。
关键词:
经济法 城镇化建设 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欧阳少玲
目前国有卫生事业正处于"编制职工、编外合同职工"双轨制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期,编外合同制职工成为医院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部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在政策许可范围制定相关用工制度,建立起充满活力的选人留人机制,打造医院文化,让更多的员工都能以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而骄傲,从而促进医院有序地和谐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
合同制 制度 管理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