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8)
- 2023(14587)
- 2022(12170)
- 2021(11012)
- 2020(9250)
- 2019(20126)
- 2018(19883)
- 2017(37052)
- 2016(19995)
- 2015(22321)
- 2014(22196)
- 2013(21168)
- 2012(19427)
- 2011(17867)
- 2010(18225)
- 2009(17546)
- 2008(16618)
- 2007(15201)
- 2006(13625)
- 2005(12501)
- 学科
- 济(92154)
- 经济(92039)
- 管理(58596)
- 业(49220)
- 企(41154)
- 企业(41154)
- 方法(29079)
- 数学(24866)
- 数学方法(24527)
- 中国(23794)
- 地方(23081)
- 学(21584)
- 农(21108)
- 财(20830)
- 制(19825)
- 业经(19359)
- 融(15182)
- 金融(15174)
- 体(15083)
- 地方经济(14870)
- 银(14759)
- 银行(14724)
- 环境(14223)
- 行(14130)
- 农业(13666)
- 理论(13639)
- 贸(13307)
- 贸易(13298)
- 易(12825)
- 和(12524)
- 机构
- 学院(283808)
- 大学(282574)
- 济(120123)
- 经济(117552)
- 管理(102254)
- 研究(101525)
- 理学(86328)
- 理学院(85278)
- 管理学(83745)
- 管理学院(83209)
- 中国(78650)
- 科学(60569)
- 京(59382)
- 财(57879)
- 所(51449)
- 中心(46594)
- 研究所(46265)
- 农(45749)
- 江(45096)
- 财经(44718)
- 经(40227)
- 业大(39036)
- 范(38293)
- 经济学(38184)
- 师范(37868)
- 北京(37131)
- 院(37009)
- 州(35642)
- 农业(35570)
- 经济学院(33897)
- 基金
- 项目(186399)
- 科学(146530)
- 研究(138456)
- 基金(133985)
- 家(117730)
- 国家(116425)
- 科学基金(98725)
- 社会(89494)
- 社会科(84773)
- 社会科学(84750)
- 省(74078)
- 基金项目(69139)
- 教育(63756)
- 划(61534)
- 自然(60833)
- 自然科(59366)
- 自然科学(59346)
- 自然科学基金(58241)
- 编号(56068)
- 资助(54133)
- 成果(47036)
- 重点(42967)
- 发(41506)
- 部(40475)
- 课题(40230)
- 创(38757)
- 制(37901)
- 国家社会(37731)
- 创新(36390)
- 性(35052)
- 期刊
- 济(145600)
- 经济(145600)
- 研究(89689)
- 中国(61866)
- 财(46003)
- 学报(45030)
- 农(42760)
- 管理(40779)
- 科学(40421)
- 大学(34135)
- 教育(33406)
- 学学(32233)
- 融(31952)
- 金融(31952)
- 农业(27996)
- 技术(25630)
- 经济研究(24176)
- 财经(23204)
- 业经(22389)
- 经(20126)
- 问题(17758)
- 业(14204)
- 贸(13973)
- 版(13759)
- 技术经济(13748)
- 统计(13243)
- 图书(13086)
- 世界(12992)
- 科技(12530)
- 理论(12510)
共检索到447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玲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主要为解决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来自农村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由银行开办并由国家财政贴息的一系列助学贷款制度安排的集合。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探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缺失,指出从四方协调、制度创新和法律法规三方面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优化体系。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优化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现祥 邱海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巧玲 卢现祥
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缺乏公认的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的缺陷。构建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既让国家在制度变迁中发挥积极作用又要限制国家的“掠夺之手”是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国家的定义入手,提出以“掠夺之手”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基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从个体权力与国家的关系,集体行动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三个层次提出建立国家分析的制度框架。
关键词:
国家理论 构建 核心 模型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荟 张晋平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亟须政府的扶持和保障。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循环经济 制度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丽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政府主导的、具有强制性的职业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就业。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双证书"制度的效率困境,如"双证书"制度运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双证书"制度变迁的主体、成本与路径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走出效率困境的对策,如全面分析"双证书"制度对象的效用;重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双证书"制度实施的约束力。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双证书”制度 效率困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倪添杰
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缺失。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以制度约束各类行为主体为根本,以科学定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标框架为指引,通过构建农村诚信教育等四大体系,逐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扎实的社会信用基础。
关键词:
农村信用体系 目标 制度约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翔 徐爱军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经历了建立、衰落与重建的过程,借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推动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主体是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变迁的重要原因,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不足导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变迁的滞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增强制度变迁主体的力量,积极应对制度环境的变化,加强体系内部的协调机制,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制度变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予倩
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镇建设。城镇建设是包括城镇的经济、民主政治、环境保护和文化建设等多个环节,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提出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经济法律制度创新就是产生在法律领域的新问题。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阐述中,城镇建设首先要实行经济法的制度创新,在这个思路上,要实现从关系经济向契约经济转变,从强制性制度的变迁转变到诱致性制度的变迁,从经济政策转变到经济法律等三个方面转变。
关键词:
经济法 城镇化建设 经济政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守兴 林美顺
如何理顺利益机制是我国高职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别从交易成本、产权界定、制度变迁三个方面对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构建进行了理论阐述。高职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构建应有效降低校企双方的交易成本,明晰双方产权关系,且利益机制应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变革创新。当前,应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保护机制,以提升高职校企合作的效率与效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早期的产权理论侧重于微观层次的分析,较少考虑中观(利益集团) 及宏观层次(国家) 对产权结构形成的影响及不同层次产权的交互作用的机制。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国家的定义入手,通过对个体权力与国家、集体行动与国家以及法治化社会与国家的三个层次的分析,提出建立产权制度分析的国家模型,从而论证国家与产权制度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
产权 国家 集体行动 国家行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新万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政策决策层的主流意识决定了政策的演变、反复与震荡,或者说,政策决策层持有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理论模式的变化引起了政策目标组合偏好序列乃至政策具体安排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一是粮改的道路曲折、震荡;二是粮改对农业的波动和农民收入的变动产生着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粮改应该体现以下思想:一是政策设计要体现政策决策层的效率与公正、安全等价值目标兼顾的信念,赋予政策运作以坚实的经济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政府要继续完善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的补偿机制,以增加改革的社会可接受程度与政治可行...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主流意识 农民收入 粮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施生旭 曹瑞阳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和重要目标。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从环境产权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监管制度、公众生态意识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有效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毓壮
作为中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是近30年来中国最宏大的税收改革和近年来世界税制改革的"样本",其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完成了增值税制度变迁。通过营改增,增值税制度从原来的制度"非均衡"状态实现了新的制度"均衡"。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全新视角,将中国的营改增视为一种制度变迁,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理论,分析研究营改增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因素,揭示其内在的制度变迁规律。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营改增 制度变迁 制度供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凯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教师管理制度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教师"道德人"假设而轻教师"经济人"假设;重视教师管理的正式制度而忽视非正式制度;重视教师管理制度的约束功能而忽视激励功能;重视政府、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而忽视家长的参与等。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指出教师管理变革的方向应包括:承认教师自利行为的正当性;充分利用教师管理的非正式制度;强化教师管理制度的激励功能;扩大家长参与教师管理的权力等。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教师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