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3)
- 2023(13188)
- 2022(10769)
- 2021(9581)
- 2020(8122)
- 2019(18011)
- 2018(17823)
- 2017(33923)
- 2016(18313)
- 2015(20578)
- 2014(20697)
- 2013(20525)
- 2012(19162)
- 2011(17338)
- 2010(17887)
- 2009(17435)
- 2008(17545)
- 2007(16097)
- 2006(14710)
- 2005(13919)
- 学科
- 济(103412)
- 经济(103271)
- 业(83677)
- 企(78210)
- 企业(78210)
- 管理(75110)
- 方法(35714)
- 业经(31730)
- 财(30480)
- 数学(26364)
- 数学方法(26147)
- 农(25797)
- 制(21955)
- 务(21618)
- 财务(21595)
- 财务管理(21574)
- 中国(21240)
- 地方(20684)
- 企业财务(20463)
- 学(19057)
- 农业(18840)
- 体(17639)
- 技术(17587)
- 理论(17504)
- 和(16879)
- 策(16605)
- 划(16184)
- 体制(14436)
- 融(13803)
- 金融(13800)
- 机构
- 学院(284914)
- 大学(281981)
- 济(130505)
- 经济(128174)
- 管理(111033)
- 研究(94474)
- 理学(94067)
- 理学院(93125)
- 管理学(92040)
- 管理学院(91493)
- 中国(74650)
- 财(64225)
- 京(58221)
- 科学(52913)
- 财经(49760)
- 所(47588)
- 江(45321)
- 经(44807)
- 农(43753)
- 研究所(42141)
- 中心(41606)
- 经济学(40994)
- 北京(36748)
- 业大(36584)
- 经济学院(36460)
- 财经大学(36329)
- 州(35060)
- 农业(34069)
- 范(33472)
- 院(33364)
- 基金
- 项目(173424)
- 科学(138718)
- 研究(130157)
- 基金(127886)
- 家(109026)
- 国家(108026)
- 科学基金(94559)
- 社会(86806)
- 社会科(82236)
- 社会科学(82217)
- 省(67858)
- 基金项目(66656)
- 教育(58856)
- 自然(58226)
- 自然科(56860)
- 自然科学(56848)
- 自然科学基金(55924)
- 划(54837)
- 资助(51693)
- 编号(50847)
- 成果(42218)
- 部(39063)
- 重点(38979)
- 创(38882)
- 发(37868)
- 制(37602)
- 业(37525)
- 国家社会(36419)
- 课题(35563)
- 创新(35561)
- 期刊
- 济(161576)
- 经济(161576)
- 研究(91979)
- 中国(56103)
- 财(54893)
- 管理(49027)
- 农(41796)
- 学报(37935)
- 科学(37437)
- 大学(29969)
- 学学(28556)
- 融(28094)
- 金融(28094)
- 农业(27938)
- 财经(27076)
- 技术(26235)
- 经济研究(25765)
- 业经(25201)
- 教育(25079)
- 经(23510)
- 问题(20476)
- 技术经济(17704)
- 业(16493)
- 世界(15814)
- 贸(15621)
- 现代(14585)
- 财会(14397)
- 商业(13889)
- 经济管理(13655)
- 国际(13554)
共检索到44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山林
一、导言科斯(Coase,1937)的《企业的性质》,目的在于“发现企业在一个专业化交换经济中出现的根本原因”。在那篇文章当中,科斯一反新古典经济学易于处理但不切实际的假设,深刻地认识到:通过市场来协调生产是有成本的(利用“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广汉 蓝宝江
本文通过国内三种专利的申请量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并分析我国各省区1998—2005年技术创新的情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各省区专利申请量大多有良好增长态势,但专利申请与授权量中“外观设计”仍占绝大多数比重,“发明”占的数量比重最小,这一比重也在迅速提高。文章还聚焦于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前茅的省区如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在发明的申请量上的变化情况,发现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稳步上升,并逐步超越其他省市。通过对1998—2004年各省市综列数据(paneldata)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作为竞争程度的衡量)对发明申请数都有正面影响,而规模以...
关键词:
专利 发明 研发支出 竞争程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芳 白暴力
本文从企业的产生、企业的边界、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分配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将企业看作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揭示了企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并精辟地分析了隐藏在物的背后的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新制度经济学采用逻辑实证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分析,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企业产生及规模变化的重要因素,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分配关系是由效率来决定的——这种将所有生产要素都看作是客观资源的分析方法,掩盖了利益分配的实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因素。
关键词:
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边界 控制和分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宏志 顾月娟
马克思企业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在企业的起源和性质、企业的规模和变迁以及企业内部委托权安排和剩余分配等基本观点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是由于两者的分析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以及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存在着差异,但在契约、交易和企业类别演化上,两者的观点又有共同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钧 胡琴
本文针对当前国际和国内出现的企业联合与兼并现象 ,分别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该现象的理论分析 ,比较了二者的企业理论 ,提出了技术的进步与协作的发展是企业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企业联合与兼并的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泽一
企业组织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组织形态正朝着多元化、柔性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根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适时推进企业组织创新,正成为"中国制造"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和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企业组织 分工 协作 网络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钧 刘凤义
马克思经济学是以“人”为出发点、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对社会制度运动规律展开研究的;新制度经济学也从新古典经济学单纯对资源配置的技术研究转向对社会制度及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表面看来二者在研究对象上趋向一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皓明
本文讨论了造成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企业观差异的两个根源 :(1)分析方法及出发点不同 ,前者是历史逻辑方法 ,而后者是假设———演绎———实证方法 ;(2 )历史背景不同。并进而对两者进行了简单综合 ,指出完整的企业定义必须包括两层含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蓝定香
马克思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都从企业起源和企业演进的角度研究了产权安排的重要作用。他们对企业产权研究的时代、对象、方法、特点、重点、目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有一些共同之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了企业产权理论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产权 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新波 金雪军
与大多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分析重在二者的区别甚至对立之处不同,本文重在分析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通或相近之处。此处所谓相通除了指在某些方法或结论上基本相同以外,更多的是指相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可以继承的甚至可以相互融合的一面。通过本文的比较,笔者想指出,二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完全可以相通。因而,如果能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也许意味着制度经济学的更高境界,预示着人们对制度及制度演进的认识更为全面、更为科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桂华 杨燕青
在我国目前的转型经济研究中,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主流参照体系。在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着某些已久违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元素,细细一想,这并不奇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许多内容研究的正是制度、制度结构及其作用机制。因此,在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本文从制度结构、制度的经济学考察和方法论几个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含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渠海雷 李正友 邓琪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玉虹 马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密不可分、互相促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尽管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谁占主导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 ,但是它们的理论分析都表明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在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理论的基础上 ,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过程 ,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 ,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圣民
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可以坚持经济人基本假设,将经济理性看作是个人学习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考察,将文化、伦理、社会性等作为结构和环境等制约因素,引入到对经济人的分析中;诺斯和马克思理论中的制度变迁动力说,都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存量的重视;两种制度变迁动力说,各有其适应的层次和范围;自然禀赋等非制度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不可忽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小映
本文从研究目的、基本方法论、制度变迁主体理论、国家理论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等几个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 ,马克 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 ,以生产力理论和阶级理论为基础 ,在社会分析上坚 持“集体主义”原则 ,把阶级作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担当者 ,坚持生产力是决定经济增长的第 一位因素的观点 ,并以研究基本制度的革命性演递规律为主要目的 ;新制度经济学则以功 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 ,以其市场产权理论和新古典国家理论为基石 , 以解释经济绩效为理论目的 ,并在此问题上从市场产权制度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层面上坚 持了其“...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