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5)
2023(5141)
2022(4305)
2021(3945)
2020(3329)
2019(7371)
2018(7355)
2017(13824)
2016(7527)
2015(8394)
2014(8389)
2013(8078)
2012(7297)
2011(6655)
2010(6716)
2009(6660)
2008(6603)
2007(6020)
2006(5438)
2005(5059)
作者
(20640)
(17461)
(17284)
(16535)
(11046)
(8195)
(7798)
(6623)
(6593)
(6196)
(6052)
(5791)
(5701)
(5601)
(5563)
(5282)
(5143)
(5065)
(4999)
(4984)
(4482)
(4202)
(4074)
(3989)
(3960)
(3913)
(3886)
(3821)
(3462)
(3361)
学科
管理(28450)
(27218)
经济(27148)
(23893)
(21379)
企业(21379)
(11577)
(11105)
方法(9770)
数学(8107)
(7992)
中国(7991)
数学方法(7987)
业经(7324)
(6949)
体制(6928)
(6678)
财务(6659)
财务管理(6640)
企业财务(6326)
(5924)
银行(5917)
(5643)
(5635)
(5486)
金融(5483)
(5340)
环境(4971)
(4942)
(4935)
机构
大学(109134)
学院(107582)
(45685)
经济(44718)
管理(40544)
研究(35595)
理学(34551)
理学院(34142)
管理学(33695)
管理学院(33465)
中国(27827)
(25469)
(22476)
科学(19485)
财经(19242)
(17330)
(17284)
(16993)
中心(16012)
研究所(15167)
经济学(14938)
(14272)
财经大学(14268)
北京(14074)
业大(13419)
(13373)
师范(13247)
经济学院(13190)
(13066)
(12896)
基金
项目(69627)
科学(55858)
研究(52512)
基金(51847)
(44378)
国家(44026)
科学基金(38293)
社会(35577)
社会科(33556)
社会科学(33549)
基金项目(27053)
(26307)
教育(24462)
自然(23412)
自然科(22870)
自然科学(22864)
自然科学基金(22476)
(22220)
编号(20502)
资助(20476)
(19538)
成果(17977)
(16239)
重点(15802)
国家社会(14985)
课题(14765)
(14694)
教育部(14481)
(14190)
(14132)
期刊
(53887)
经济(53887)
研究(34932)
中国(24426)
(21869)
管理(17099)
学报(15324)
科学(14650)
(13741)
大学(12603)
教育(12146)
学学(11888)
(11319)
金融(11319)
财经(10557)
(9044)
技术(8644)
农业(8605)
经济研究(8355)
业经(7937)
问题(6900)
(5570)
(5324)
财会(5295)
会计(5226)
改革(5201)
(5201)
理论(4878)
(4859)
现代(4814)
共检索到169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侯伊莎  
在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继承旧制度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制度因素重新纳入政治学的核心范畴,重视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并探讨了政治主体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海因兹-迪特·迈尔  布莱恩·罗万  郑砚秋  
制度理论一直将教育领域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近十几年来,在教育领域出现了三个显著的变化,它们分别是教育服务提供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系统结构从松散变为紧密以及教育制度重要性的增加。这些教育制度变化的新对于以往制度理论的基本命题提出了挑战,要求重新审视一些制度关系,如同形性与多样性、合法性与效率、松散性与紧密性、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政府与市场等。这预示着对于教育领域进行制度研究的广阔前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在中国体制改革大时代背景下,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文章基于已有的文献,对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分析的具体观点、方法论范式和理论目的等三个层次进行了全面比较,发现两种制度理论体系在理论目的上存在根本对立,导致两者采取截然相反的方法论范式,进而得出迥然不同的观点。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主义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制度理论,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越  张珉  
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新制度主义在发展中都因为缺乏现实性、历史性和社会性而受到批评。面对相似的问题,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以青木和格雷夫为代表的比较制度分析,政治学领域兴起了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本文从制度观、制度对行为的影响、制度的变迁、过去的制度对现在制度的影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制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比较制度分析和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进行了比较,就未来制度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鲍立刚  
手机形影不离,上班问题频出对于企业来讲,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对80、90后员工管理造成了如下问题:1.员工更加孤僻导致团队协作不佳随着信息技术和手机的结合,特别是智能手机设备和社交网络的结合,在满足短暂的空虚后让80、90后员工越来越孤僻。孤僻的80、90后员工以自我为中心,在现实生活中会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这些人际交往障碍包括孤独、自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振坤  陈洪波  
新古典主义就经济论经济和忽视制度作用的缺陷使人们开始关注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肯定了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创立了产权理论和寻租理论;其主要缺陷是将产权的重要性绝对化了。新制度主义制度观和马克思主义制度观的区别在于分析层次和理论基石都大不相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雅文  
谈到新制度主义的国家理论时 ,理论界往往会一概而论 ,但新制度主义内部的分化还是相当明显的 ,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中的国家理论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独树一帜的理论家奥尔森的国家理论与理性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诺思的国家理论都有各自的贡献和不足。经济利益、社会风俗习惯、文化意识等因素对国家起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辉  
新制度主义理论是在组织与制度研究者们不断对话和反思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从不同思想流派着手简要梳理了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发展的脉络,呈现了其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期为相关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顾拓宇  
运用新制度理论解释地方院校转型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多从单一学科视角展开,无法全方位揭示地方院校转型存在的复杂问题。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历史学视角出发分析地方院校转型的制度主义逻辑:基于外在环境需要,往往会选择与制度环境同形的合法性策略;基于现实因素,又不得不选择以降低转型费用为原则的效率机制;考虑到历史脉络的束缚,往往又选择渐近性转型的适当性策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磊  刘瑞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其视为身高体型上缩小版的小学生,一味向小学靠拢,甚至把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直接用在幼儿身上的学前教育误区。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研判和治理民办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具有适切性。根据成本—收益的行动法则,民办园举办者确立旨在竞争生源的供给决策;鉴于一些地区政府资源分配短缺,部分民办园优先选择向家长寻求“内部合法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强制性要素式微,一些民办园生成不同的文化—认知逻辑。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效调和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制度中“外部合法性”与“内部合法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殷玉新  
本文以上海市4所学校的12位教师为深入访谈的对象,采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从管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文化制度三个维度,探讨了学习机会公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国家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学习资源的提供和公平的规范,社会价值观念和学校文化氛围因素的影响体现在公平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师的影响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和互动过程中各种机会的实际公平。据此,建议发挥国家政策制度因素的规范价值,重视社会价值观念和学校文化氛围因素的现实导引价值,强调教师个人内在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实现学习机会公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琴  
制度要素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工具,新制度主义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关于制度分析的更为统一的语言。尤其是在关于"制度建构"与"制度变迁"等问题的描述和研究路径上,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予以了比较教育研究重要的启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柯政  
学校在巨大的变革压力面前表现出了很强的稳定性。新制度主义认为,学校作为组织是生活在组织域中的,因此就受制于制度逻辑的约束。而学校变革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就必然试图突破制度逻辑对它的限制,但制度逻辑是高度稳定的。首先,制度逻辑的形成是“集体行为”,单方面的改变很难成功。其次,制度逻辑可以自我“神化”,从而免于理性的质疑和冲击。最后,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制度逻辑对自己的影响,因此制度逻辑很难被有意识地纠正。这是造成学校变革困难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焦德宇  郑东辉  
观察发现,学生提问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不知问""不想问""不敢问"和"不会问"。新制度主义的行为分析框架可以对此做出解释,规制性制度要素建立的"不准问"束缚、规范性制度要素塑造的"乖学生"期待、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影响下的关于"顺从"的共同理解是造成学生课堂提问困境的原因。为此,建议消解关涉学生课堂表现的规制、重塑对学生角色的期待、厘正对于学生质疑的共同理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向飞  高春婷  
中国制度转型时期,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长期并存,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详细阐释了转型经济下政府干预的合法性来源与效率基础,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数理模型,以着重考察政府干预的效率变动趋势。模型结论表明:政府干预的效率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变动趋势;此外,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加强政府干预与推进市场化进程并不矛盾,甚至会相互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