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5)
- 2023(12323)
- 2022(10249)
- 2021(9482)
- 2020(7845)
- 2019(16982)
- 2018(17130)
- 2017(32880)
- 2016(17582)
- 2015(19615)
- 2014(19487)
- 2013(18881)
- 2012(17351)
- 2011(15806)
- 2010(16093)
- 2009(15532)
- 2008(14933)
- 2007(13588)
- 2006(12346)
- 2005(11323)
- 学科
- 济(70673)
- 经济(70568)
- 管理(56331)
- 业(51939)
- 企(42394)
- 企业(42394)
- 方法(25807)
- 中国(23049)
- 数学(22422)
- 数学方法(22186)
- 农(20053)
- 财(19614)
- 制(19521)
- 技术(17964)
- 业经(16790)
- 地方(15284)
- 银(14272)
- 银行(14250)
- 行(13734)
- 贸(13582)
- 贸易(13575)
- 易(13268)
- 农业(13214)
- 融(13010)
- 金融(13007)
- 体(12885)
- 学(12570)
- 环境(11866)
- 务(11034)
- 财务(11002)
- 机构
- 学院(252917)
- 大学(250684)
- 济(106107)
- 经济(103820)
- 管理(94250)
- 研究(85781)
- 理学(80020)
- 理学院(79111)
- 管理学(77910)
- 管理学院(77413)
- 中国(66983)
- 京(53069)
- 财(52749)
- 科学(49722)
- 所(42831)
- 财经(40666)
- 中心(38875)
- 江(38733)
- 研究所(38149)
- 经(36596)
- 农(35724)
- 范(34079)
- 北京(33837)
- 师范(33800)
- 经济学(33261)
- 业大(32418)
- 院(31346)
- 州(31096)
- 财经大学(29895)
- 经济学院(29870)
- 基金
- 项目(160623)
- 科学(127473)
- 研究(123799)
- 基金(114812)
- 家(98693)
- 国家(97899)
- 科学基金(83625)
- 社会(79461)
- 社会科(75283)
- 社会科学(75266)
- 省(63393)
- 基金项目(60021)
- 教育(56832)
- 划(53196)
- 编号(51383)
- 自然(50098)
- 自然科(48867)
- 自然科学(48856)
- 自然科学基金(47956)
- 资助(45409)
- 成果(42986)
- 重点(36775)
- 发(36389)
- 部(36071)
- 课题(36017)
- 制(35306)
- 创(35289)
- 创新(33170)
- 国家社会(32955)
- 性(31628)
- 期刊
- 济(123507)
- 经济(123507)
- 研究(80083)
- 中国(53850)
- 财(40396)
- 管理(37690)
- 农(33580)
- 学报(33260)
- 科学(33257)
- 教育(31886)
- 融(26461)
- 金融(26461)
- 大学(26092)
- 技术(24351)
- 学学(24286)
- 农业(23080)
- 业经(20713)
- 财经(20374)
- 经济研究(20309)
- 经(17560)
- 问题(16031)
- 科技(14540)
- 贸(14029)
- 技术经济(13420)
- 坛(13024)
- 论坛(13024)
- 理论(12297)
- 商业(11967)
- 现代(11884)
- 业(11863)
共检索到391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钰孜 张欣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向普通高等院校漂移与趋同的现象,因此强调高职院校多元发展是必然趋势。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消亡过程中的政策漂移、行业漂移和学术漂移等因素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漂移与趋同现象受到主体观念认识、利益驱动和制度同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为确保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强政策牵引以坚定未来方向,在院校层面突出专业特色以保障多元发展,在师生层面构建共同体以树立师生信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加惠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曾是世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典范,追随者众多。在办学过程中,由于政府大包大揽,学校被动作为;社会评价误导,学校被迫作为;外界管理主体不全,学生难以作为等诸多因素,导致其仅仅存在27年就发生学术漂移,趋于没落。这留给我们诸多启示,值得反思。
关键词: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 趋于没落 原因 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磊
芬兰的高等教育体系由两个并列的系统而成——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类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形式的多科技术学院的发展日趋完善,已成为芬兰经济、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为芬兰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探究芬兰多科技术学院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对于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芬兰 多科技术学院 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忠 卢瑶
多科技术学院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的特有产物,经历了萌生与创立、发展与变迁、消亡与转型三个阶段。多科技术学院采用分流施教的方式,对英国适龄青年学子的高等教育机会、形式、任务、资源、层次进行合理分流,为工业社会培养了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促进了社会良性分层流动。借鉴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做法,我国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高等教育机会分流的公正化、学生分流施教的特色化、高等教育层次分流的开放化,进而满足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促进我国社会的合理分层流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敏骞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规模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教育质量不断受到置疑,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应用新制度主义相关理论解读高职院校的政策变迁,有利于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按照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解,教育部系列政策文件常常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历史节点,还受到非正式制度、惯例和风俗等的影响;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关注效用最大化,高职院校和企业基于个体理性选择执行利益最大化的策略,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推进;按照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分析,高职院校提供的是缺乏吸引力的"象征系统、认知模式和道德模板",需提升高职文化资本和组织场域的合法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越 张珉
新制度经济学和政治学新制度主义在发展中都因为缺乏现实性、历史性和社会性而受到批评。面对相似的问题,经济学领域兴起了以青木和格雷夫为代表的比较制度分析,政治学领域兴起了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本文从制度观、制度对行为的影响、制度的变迁、过去的制度对现在制度的影响、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在制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比较制度分析和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进行了比较,就未来制度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强
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本质上可看作是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人类政治、经济、社会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互动过程,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是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新制度主义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三方面均能给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最后在新制度主义方法论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内在机制研究的初步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丽君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成为近年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作为职业教育创新的典型代表,英国学位学徒制的成功开展与其精准的制度供给有密切关系。由于关涉秉持不同价值取向的多元主体,英国学位学徒制作为一个新的复杂制度场域出现、存在及运作。场域各主体既相互博弈,又互惠合作。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通过"规制—规范—文化认知"三维制度供给,能最大程度消解主体之间的博弈、冲突,构建互惠性生态共同体,达成普职融通、储备技术人才等多重成效。该框架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宁
文章基于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治理的理论逻辑,对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全球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发达国家在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发展的经验体现为政策的多维激励(积极制定系统高效的科技政策)、市场制度的多层驱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社会力量的多环参与(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法律法规的多重保障(全力为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从政策体系、产学研合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着手推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新宁
文章基于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治理的理论逻辑,对绿色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结构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全球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发达国家在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发展的经验体现为政策的多维激励(积极制定系统高效的科技政策)、市场制度的多层驱动(促进技术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社会力量的多环参与(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程度)、法律法规的多重保障(全力为绿色技术创新保驾护航)。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体系的建设,在借鉴发达国家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应从政策体系、产学研合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着手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师慧丽 任臻 周春燕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制度供给。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域下,"双元制"校企合作制度具有顶层出发一体化设计的特征;规制性制度要素遵循合理性合法性原则,具有系统性特征;规范性制度要素符合民众价值观和性格特点,具有逐层细化可操作的特征;文化-认知要素源于德意志民族文化传统中独特的"重技、重术"的价值观,具有职业教育认同的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纯
高等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确立是德国高等教育职普融合探索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至今已有40余年的时间,从最初只在职业学院开展的"斯图加特模式"到遍及整个高等教育开设的课程模式,从最初的课程模式发展为独立的大学模式。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通过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梳理和分析得出顺应公众的集体期待和获得足够的社会合法性是教育组织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的结论。在我国着力发展应用型高校的背景下,从新制度主义理论出发,通过借鉴德国高等教育职普融合的新探索,思考政府、企业、学校及个人应如何承担好自身的角色和责任。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庞碧霞 曹越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制度、产权和交易费用等角度对会计和会计理论发展史进行分析,认为制度是推动会计和会计理论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会计发展水平;产权、交易费用与会计之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诞生了产权会计学派,公允价值计量是产权会计学派的历史选择。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会计发展史 动因 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力
本文基于对全球历次重大的公司治理危机事件的回顾,应用新制度经济学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辩证关系原理,剖析了公司治理制度失效的根源。研究结论表明,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公司治理忽视非正式制度的建设,造成了公司治理制度结构的失衡和控制机制的失效,从而引发道德风险的泛滥和公司治理的根本失败。因此,从内外部治理的双重角度强化伦理治理机制,弥补公司治理制度体系中非正式制度的缺失,是保持公司治理结构稳定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内在要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聂永成
近年来,中小学"阴阳课表"现象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严重程度与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段高低直接相关;"主科"和"副科"在其中地位悬殊,成为一种多方默许的行为。中小学为了应对不同利益主体间相互矛盾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压力,将"阳课表"作为不起实际作用的仪式性存在,将"阴课表"作为非正式的行为规范,这种矛盾做法形成了"阴阳课表"现象。只有完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制度、考核评价制度,补齐薄弱学校的发展短板,优化配套的课程管理及其奖惩机制,平衡评价主体与实施主体的利益结构,重建课程改革文化以型塑课程实施主体对"阳课表"的体认和契约,方能实现"阴阳课表"现象的有效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