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1)
2023(11133)
2022(9360)
2021(8593)
2020(7135)
2019(15370)
2018(14971)
2017(28267)
2016(15361)
2015(16955)
2014(16444)
2013(15669)
2012(14265)
2011(12895)
2010(13021)
2009(12618)
2008(12097)
2007(10969)
2006(9940)
2005(8942)
作者
(42314)
(35421)
(35233)
(33616)
(22422)
(16814)
(16155)
(13491)
(13428)
(12392)
(11999)
(11812)
(11423)
(11173)
(11128)
(10892)
(10525)
(10392)
(10386)
(10048)
(8866)
(8787)
(8310)
(8142)
(7960)
(7929)
(7802)
(7725)
(7164)
(6939)
学科
(58193)
经济(58023)
管理(49078)
(44369)
(40245)
企业(40245)
方法(20765)
(18803)
(16583)
中国(16484)
(16088)
数学(15740)
业经(15575)
(15571)
数学方法(15472)
地方(13804)
(11886)
财务(11859)
财务管理(11834)
(11606)
理论(11548)
企业财务(11291)
(11193)
环境(10290)
(9759)
银行(9738)
农业(9646)
体制(9556)
(9435)
金融(9431)
机构
学院(213363)
大学(213057)
(83347)
经济(81509)
管理(78145)
研究(72136)
理学(66977)
理学院(66124)
管理学(64942)
管理学院(64517)
中国(54176)
科学(44199)
(43807)
(43216)
(35810)
财经(33408)
(33390)
中心(33054)
(32302)
研究所(32129)
(30245)
(30022)
师范(29936)
业大(28783)
北京(26874)
经济学(26393)
(26307)
(26185)
农业(25069)
财经大学(24627)
基金
项目(142600)
科学(114001)
研究(106652)
基金(104016)
(90050)
国家(89300)
科学基金(77155)
社会(70632)
社会科(65899)
社会科学(65879)
(56560)
基金项目(54397)
教育(49704)
自然(47896)
(47505)
自然科(46743)
自然科学(46734)
自然科学基金(45871)
编号(43499)
资助(40112)
成果(36925)
重点(32977)
(31480)
(31336)
(30956)
课题(30868)
(30311)
国家社会(29074)
创新(28422)
(27446)
期刊
(99267)
经济(99267)
研究(64304)
中国(45449)
(36017)
学报(34297)
科学(31569)
(30922)
管理(29984)
教育(27526)
大学(26046)
学学(24438)
农业(20565)
(19617)
金融(19617)
财经(17308)
技术(16636)
业经(16490)
经济研究(15910)
(14904)
问题(12091)
(11359)
图书(9909)
科技(9795)
(9596)
财会(9407)
(9232)
现代(9154)
商业(9025)
理论(8896)
共检索到324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聂永成  
近年来,中小学"阴阳课表"现象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其严重程度与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段高低直接相关;"主科"和"副科"在其中地位悬殊,成为一种多方默许的行为。中小学为了应对不同利益主体间相互矛盾的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压力,将"阳课表"作为不起实际作用的仪式性存在,将"阴课表"作为非正式的行为规范,这种矛盾做法形成了"阴阳课表"现象。只有完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制度、考核评价制度,补齐薄弱学校的发展短板,优化配套的课程管理及其奖惩机制,平衡评价主体与实施主体的利益结构,重建课程改革文化以型塑课程实施主体对"阳课表"的体认和契约,方能实现"阴阳课表"现象的有效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师慧丽  任臻  周春燕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制度供给。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域下,"双元制"校企合作制度具有顶层出发一体化设计的特征;规制性制度要素遵循合理性合法性原则,具有系统性特征;规范性制度要素符合民众价值观和性格特点,具有逐层细化可操作的特征;文化-认知要素源于德意志民族文化传统中独特的"重技、重术"的价值观,具有职业教育认同的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军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同全  
对于组织现象的研究,传统管理学一般只从组织内部的结构、领导、激励和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组织与其生存的环境、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以及为什么许多不同的组织却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这类问题,很少研究。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组织的趋同现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解释,为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组织现象,解决组织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周雪光的《社会学十讲》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本文对该书有关内容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夏雪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布局调整中学校数量的锐减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出现。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这一政策实施中的政府机会主义行为,具体表现在逆向选择、应声虫现象和道德风险三个方面。最后,作者从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完善奖惩并重的人大监督方式、加大对贫困家庭资助几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燕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教育“产业化”制度变迁的起源(国家、教育组织,以及资本的参与和推动)及其主要的构建形式,并对其所面临的制度危机进行了剖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芝洲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在实践探索中前行,但也伴随着被社会“鄙视”“质疑”甚至“抵制”的困境。根据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观点,作为“新进入者”的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的困境实质上是“合法性不足”困境,即其“合法性”在多个维度上尚缺乏充分且稳固的基础,这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合法性”既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更是一种结构化的信念机制和观念力量,其是职业本科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因此,推进“合法性”整体性形塑,并转化为结构性制度力量,是从根本上保证职业本科教育行稳致远的基本立场和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昆  李道先  
制度分析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经济学和社会学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探究了新制度主义,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分析框架,但两者均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有必要将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进行整合,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进行新的梳理与架构,旨在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制度分析框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雪园  闫广芬  
探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化,对改革的健康发展及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现实层面改革试点的实践,都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发现改革面临规制性层面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模糊、规范性层面配套标准的滞后与不足、文化—认知性层面价值追求的离散与冲突等制度化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单一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与"混合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的冲突与博弈。因此,推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制度化,首先要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重构来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然后建构新兴制度逻辑的"合法性",实现制度逻辑的转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跃  
国家政策积极倡导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但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野下,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在现实中因受现行学科制度及其利益壁垒以及知识边界模糊所诱发的规范性趋同等因素的制约而任重道远,为此,需积极建构由强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大要素共同形塑的制度环境,从国家宏观管理、师范院校自身以及教师教育利益相关群体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磊  刘瑞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指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将其视为身高体型上缩小版的小学生,一味向小学靠拢,甚至把适合小学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直接用在幼儿身上的学前教育误区。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研判和治理民办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具有适切性。根据成本—收益的行动法则,民办园举办者确立旨在竞争生源的供给决策;鉴于一些地区政府资源分配短缺,部分民办园优先选择向家长寻求“内部合法性”;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强制性要素式微,一些民办园生成不同的文化—认知逻辑。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有效调和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制度中“外部合法性”与“内部合法性”之间的紧张与冲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钰孜  张欣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向普通高等院校漂移与趋同的现象,因此强调高职院校多元发展是必然趋势。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消亡过程中的政策漂移、行业漂移和学术漂移等因素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漂移与趋同现象受到主体观念认识、利益驱动和制度同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为确保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需要在政府层面加强政策牵引以坚定未来方向,在院校层面突出专业特色以保障多元发展,在师生层面构建共同体以树立师生信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启光  韦瑛  魏玲玲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跨域、跨界协同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适切性。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对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而言,规制性要素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为规制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守约是其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制度固化及价值间距是致其弱化乃至消退的两大主因。在建立和发展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外部政策支持系统和配套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在共识基础上进行共治,方可优化其结构,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合法性,以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宇飞   关晶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瑞士职业教育以“三元制”特征闻名于世,对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诸多启示。借助新制度主义理论分析框架,瑞士职业教育体系先后历经了基于内生发展需要的雏形衍生阶段、基于政策工具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和基于产业联盟牵引的体系构建阶段,并带有普职融通、跨界融合、多轨并行、多元共治和成本共担等鲜明特征。在规制性要素层面,政策驱动与职业教育内生发展相适应;在规范性要素层面,行业规范有效规避参与主体自利风险;在文化—认知性要素层面,职业文化与认知理念实现协调统一是瑞士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成因。借鉴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经验,我国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应从优化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打造产教融合实体组织和提升职业教育治理效能层面寻求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