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3)
2023(16781)
2022(14488)
2021(13411)
2020(11329)
2019(26012)
2018(25856)
2017(49782)
2016(27054)
2015(30247)
2014(30148)
2013(29815)
2012(27232)
2011(24202)
2010(24292)
2009(22804)
2008(22695)
2007(20113)
2006(17848)
2005(16097)
作者
(76669)
(63825)
(63501)
(60340)
(40741)
(30473)
(28778)
(24821)
(24224)
(23040)
(21797)
(21569)
(20339)
(20328)
(19571)
(19332)
(19012)
(18819)
(18258)
(18204)
(15753)
(15744)
(15385)
(14646)
(14287)
(14278)
(14174)
(14118)
(12682)
(12573)
学科
(109844)
经济(109679)
(102401)
管理(96176)
(92557)
企业(92557)
方法(47599)
数学(37539)
数学方法(37131)
(35595)
业经(34310)
(33768)
中国(27410)
(25674)
(25132)
财务(25059)
财务管理(25026)
企业财务(23721)
农业(23467)
技术(23215)
理论(21555)
地方(21394)
(20285)
(20117)
(19084)
(18728)
(18137)
贸易(18122)
(17658)
(17518)
机构
学院(385129)
大学(382550)
管理(157022)
(152842)
经济(149465)
理学(135097)
理学院(133617)
管理学(131608)
管理学院(130895)
研究(122196)
中国(94431)
(81859)
(74502)
科学(74417)
(61111)
(60309)
财经(58659)
(58318)
业大(55856)
中心(55635)
研究所(54235)
(53139)
北京(51380)
(48732)
师范(48330)
农业(47670)
(46907)
经济学(44787)
(44627)
财经大学(43216)
基金
项目(256474)
科学(203394)
研究(191485)
基金(186024)
(160076)
国家(158637)
科学基金(138483)
社会(120793)
社会科(114332)
社会科学(114304)
(101263)
基金项目(99396)
自然(89595)
自然科(87506)
自然科学(87487)
教育(87240)
自然科学基金(85969)
(83619)
编号(78860)
资助(75127)
成果(63646)
(56945)
重点(56400)
(56201)
(54087)
课题(53736)
创新(52418)
(50509)
国家社会(48914)
项目编号(48830)
期刊
(175609)
经济(175609)
研究(114650)
中国(76351)
管理(62797)
(61100)
(56739)
学报(55438)
科学(53443)
教育(43380)
大学(43179)
学学(40549)
农业(39008)
技术(35434)
(33602)
金融(33602)
业经(30635)
财经(29151)
经济研究(26205)
(24960)
问题(22856)
(22349)
技术经济(20341)
科技(19375)
现代(19099)
图书(18220)
理论(18155)
财会(18050)
(17418)
商业(17410)
共检索到573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鸿佳  张弼弘  唐思思  
近年来,企业能力理论已经成为创业研究焦点之一,同时学者们也逐渐开始探索新创企业中惯例的形成及其与能力的关系问题,然而多数学者仅在单一的层级上对惯例及其与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关于新创企业惯例形成的过程及其与能力的关系机制尚未得到有效揭示。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最新文献后,对企业惯例与能力进行概念界定,构建了企业惯例层级模型,将企业惯例划分成单个惯例、惯例集群、组织惯例三个层级,刻画了新创企业的惯例形成过程。然后基于企业能力层级理论,对企业惯例中各层级与企业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最后提出新创企业惯例与能力之间作用机理模型。该模型指出新创企业先形成单个惯例再通过绑聚形成惯例集群进而形成运营能力,当环境变化时,企业通过将运营能力与资源整合形成应对变化的动态能力进而修改单个惯例使得惯例更新。本研究深入剖析企业惯例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更为新创企业的存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少坚  
文章认为企业组织惯例形成之前都受到"前惯例"的影响,企业惯例的形成是一个在"前惯例"基础上自我扬弃的过程,这种惯例的综合与创造性运用能力是形成企业之间竞争力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梦  井润田  邵云飞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获取互补性资源,提升创新能力,运用战略联盟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战略联盟中涵盖多样性的伙伴,其管理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现实中战略联盟的高失败率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联盟惯例是维持并协调战略联盟运行的关键因素,但已有研究对于联盟惯例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何种联系的认识是模糊的。基于组织学习、资源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从联盟惯例的内涵出发,研究联盟惯例的行动逻辑、内隐规范和交互共识3个维度分别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突破性创新能力和渐进性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剖析联盟惯例通过组织间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在以吸收能力作为情景变量时,研究联盟惯例通过组织间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构建联盟惯例、组织间学习、吸收能力与双元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64家联盟企业进行问卷调研获得研究样本,运用分层回归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揭示联盟惯例提升企业双元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联盟惯例的行动逻辑、内隐规范、交互共识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联盟惯例对渐进性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大。组织间学习在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有中介作用;吸收能力在行动逻辑和内隐规范对双元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起调节作用,但对交互共识影响双元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通过构建联盟惯例对双元创新能力的作用框架,呼吁增加对战略联盟研究中非契约手段的关注,促进组织间学习和吸收能力这两种不同层面创新行为的双向理论融合,并为企业协调战略联盟内部要素间关系、提高和重塑企业创新竞争优势提供关键的实践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鸿佳  吴娟  郎春婷  
在中国情境下,"即兴"作为创业过程中频发的一种普遍行为,已成为创业研究中的热点议题。即兴行为能够有效帮助新创企业应对意料之外事件的发生,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下,对新创企业的存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即兴行为往往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惯例既可以使组织在适应变化时保持稳定性,通过对惯例的重组还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但是,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惯例的积累需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渐丰、不断更新的过程。而新创企业由于缺乏惯例,往往依靠即兴行为来应对突发事件。尽管许多学者已开始关注企业的惯性研究,但新创企业的惯例形成机理尚不清晰,作为即兴行为频发的新创企业,其即兴行为对惯例的形成机理尚未得到有效揭示。因而基于创业学习的视角,引入交互记忆系统,揭示新创企业即兴行为到惯例的形成机理,在理论上不仅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即兴行为的有效性,使新创企业在无法预知的不确定下提升存活概率,还有助于新创企业惯例的形成,为新创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在实践中指导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伟  马洁  
企业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的选择,因为正确的技术创新选择可以确定企业在未来行业竞争中的地位。本文依据演化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及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的研究成果,结合案例研究对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在企业技术创新选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惯例,组织惯例又与行业惯例相互影响和选择,只有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相匹配时,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才会成为行业技术创新选择。因此,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的匹配性就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成败。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邓修权  白冰  高德华  
以演化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基于惯例的企业能力演化模型,应用多主体仿真工具Swarm平台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企业能力演化的过程是企业不断进行惯例学习与变异的过程。企业进行惯例适应性学习是企业能力渐进式演化的过程。而进行惯例变异,则是企业能力突变式演化的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成磊  赵陈芳  司慧迎  
基于众创团队簇多阶段信任关联中存在的主体地位差异性、信任情景不确定等问题,以网络信任惯例为切入点,系统提出了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机制分析框架。以网络信任惯例研究的复杂节点信任行为、循环交互信任模式和拓展演化信任路径为分析维度,从多团队协作互信存在的多主体、多阶段、动态性信任情景出发,总结了协作能力互信机制的概念,并梳理出机制研究关注的多元信任对象、动态信任基础以及信任机制的长效稳定性导向。借助和谐主题辨析的EOL模型,归纳出多团队协作创新在初创期、发展期和转型期面临的知识位势、角色互惠以及能力跃迁要求下的协作能力互信主题,构建了包括面向初创期认知信任、发展期结构信任以及转型期情感信任在内的互信机制,拓展了网络惯例内涵的应用范围,解构了团队簇协作能力互信的概念特征和问题导向,基于和谐主题辨析方法,丰富了协作信任效应的研究思路,对建立完善复杂动态竞争环境中的多团队间创新信任协作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买忆媛  叶竹馨  陈淑华  
转型经济背景下,市场环境和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新企业成立初期发展经验和组织惯例贫乏,无法为应接不暇的突发状况进行事前规划,只能结合实际即兴发挥。此时,单一、传统的竞争战略已无法全面地为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种特殊的竞争战略——"即兴战略"应运而生。如何定义和识别新企业的即兴战略?哪些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战略如何持续指引新企业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还是未解的难题。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新企业即兴竞争战略的形成过程,以及不同类型即兴战略的促成因素,并提出了即兴战略演化为企业组织惯例的重要条件。本研究深化了转型经济背景下新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贯君  徐建中  林艳  
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双元能力与网络惯例的有效结合是维持和协调技术创新网络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本文从组织双元性视角出发,探讨跨界搜寻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网络惯例与双元能力在宽度搜寻与深度搜寻战略影响创新绩效时具有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1家中国本土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搜寻宽度对根本式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与渐进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搜寻深度显著线性影响渐进式创新绩效,不存在明显的过度搜寻问题;探索能力正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根本式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开发能力和网络惯例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此外,三项交互分析结果表明,搜寻宽度、探索能力和网络惯例的交互项与根本式创新绩效负相关,搜寻深度、开发能力和网络惯例的交互项与渐进式创新绩效正相关。研究结论对促进创新网络高效运行、指导企业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彦亮  高闯  
惯例复制机制是组织价值创造的一种重要战略,但在复制过程中惯例与新环境会因为难以匹配适应而产生"复制困境",这成为困扰复制问题的核心议题,而组织双元能力则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本文通过对惯例复制宏观层面知识转移的梳理,指出跨越宏观鸿沟,探究惯例复制的微观机制是解开复制过程黑箱的基本前提。首先以知识为载体对惯例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知识模板作为组织惯例复制的表征。以惯例异质性和层次性为基础将惯例分为常规惯例和柔性惯例,结合组织惯例的情境依赖性,对不同类型惯例与新环境的匹配适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组织双元能力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分析视角。结合不同类型惯例的内涵建立了稳定环境下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景东  程鹏  
连锁经营可以打破资源限制瓶颈,实现不同区域的快速扩张,是知识转移的有效方式,有着极强的竞争能力。但在其拓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竞争对手在多个市场遭遇,在这一过程中连锁企业依靠的是全方位的复制还是持续创新,仍然是理论上研究的空白。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根据39个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中共312家经济型连锁酒店数据,着重探讨连锁企业在多市场接触问题背景下的不同拓展时期惯例复制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后发现连锁企业的拓展模式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惯例复制和企业创新均能提高企业绩效,在拓展初期惯例复制的影响更强,而在拓展稳定期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强;考虑多市场接触后,在拓展初期惯例复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受到抑制,而在拓展稳定期这种积极影响会被增强;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多市场接触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企业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都会被强化。文章深化了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为连锁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景东  程鹏  
连锁经营可以打破资源限制瓶颈,实现不同区域的快速扩张,是知识转移的有效方式,有着极强的竞争能力。但在其拓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其竞争对手在多个市场遭遇,在这一过程中连锁企业依靠的是全方位的复制还是持续创新,仍然是理论上研究的空白。本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根据39个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中共312家经济型连锁酒店数据,着重探讨连锁企业在多市场接触问题背景下的不同拓展时期惯例复制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后发现连锁企业的拓展模式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惯例复制和企业创新均能提高企业绩效,在拓展初期惯例复制的影响更强,而在拓展稳定期企业创新的影响更强;考虑多市场接触后,在拓展初期惯例复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受到抑制,而在拓展稳定期这种积极影响会被增强;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多市场接触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企业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都会被强化。文章深化了知识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为连锁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勋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织惯例构成,组织惯例是吸收能力、发挥作用的支持和保障,吸收能力是企业执行组织惯例的结果体现。本文根据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结果不同对与之关联的组织惯例进行划分,构建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内容框架,分析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惯例作用机理及惯例间作用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霞   张蓝汀   吕丹  
本文对跨界搜索、柔性惯例复制、企业责任式创新、知识场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以知识场活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跨界搜索-柔性惯例复制-责任式创新”的影响关系模型,并以248个新兴技术企业为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跨界搜索与企业责任式创新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柔性惯例复制在跨界搜索与企业责任式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知识场活跃度在跨界搜索与企业责任式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知识场开放度在跨界搜索与企业责任式创新之间起到“倒U型”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责任式创新的定量研究,并为企业责任式创新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社会审计在西方一般叫做民间审计。十五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的产生导致了民间审计的萌芽。产业革命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伴随着资本的集中过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断分离,特别是以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为特征的股份公司大量涌现,使企业产权趋于多元化,形成了现代企业的雏形。股份公司的出现,最终导致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客观上就存在着股东对受托经营者实行监督的要需;持有股票而不直接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股东和未来的投资者,为了维护其本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