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6)
2023(13731)
2022(11257)
2021(10339)
2020(8710)
2019(19340)
2018(18850)
2017(36442)
2016(19205)
2015(21281)
2014(20561)
2013(20017)
2012(17901)
2011(15816)
2010(16046)
2009(15438)
2008(15550)
2007(14152)
2006(12550)
2005(11569)
作者
(51291)
(43250)
(43172)
(40530)
(27492)
(20275)
(19290)
(16498)
(16229)
(15248)
(14599)
(14415)
(13828)
(13604)
(13254)
(12814)
(12774)
(12452)
(12402)
(12253)
(10574)
(10367)
(10276)
(9956)
(9557)
(9555)
(9519)
(9456)
(8484)
(8381)
学科
(91127)
(85007)
企业(85007)
管理(82998)
(78273)
经济(78143)
方法(31099)
(31059)
业经(30465)
(26730)
(22836)
财务(22813)
财务管理(22785)
(22422)
数学(22266)
数学方法(22055)
企业财务(21625)
技术(20755)
中国(19756)
农业(19012)
(17893)
(16846)
(16052)
理论(16023)
(15416)
环境(15044)
体制(14587)
技术管理(13987)
(13529)
银行(13517)
机构
学院(273042)
大学(267266)
(116586)
管理(115682)
经济(114409)
理学(99372)
理学院(98489)
管理学(97427)
管理学院(96905)
研究(81329)
中国(67243)
(59627)
(54509)
财经(46037)
科学(44863)
(42577)
(41674)
(39564)
中心(38428)
(38173)
业大(35187)
经济学(34711)
财经大学(33807)
研究所(33641)
北京(33572)
(33251)
商学(33104)
商学院(32810)
经济学院(31173)
(30780)
基金
项目(176796)
科学(143907)
研究(135537)
基金(131354)
(111399)
国家(110362)
科学基金(98835)
社会(90510)
社会科(85858)
社会科学(85841)
(69901)
基金项目(69744)
自然(61446)
教育(60959)
自然科(60076)
自然科学(60063)
自然科学基金(59108)
(56426)
编号(54047)
资助(50629)
(43463)
成果(43047)
(40842)
(39646)
创新(39522)
(38948)
重点(38855)
国家社会(37821)
(37682)
课题(36382)
期刊
(136862)
经济(136862)
研究(81031)
中国(56756)
(51887)
管理(50369)
(37971)
科学(34880)
学报(32035)
(27176)
金融(27176)
大学(26670)
教育(25928)
农业(25616)
学学(25378)
技术(25357)
业经(25096)
财经(23591)
经济研究(20901)
(20413)
问题(17226)
(16001)
技术经济(15801)
财会(15658)
现代(14385)
会计(13849)
商业(13753)
科技(13591)
(12841)
世界(12414)
共检索到415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宏贵  李悦  
建构了新创企业创新逻辑与创新绩效以创新环境为调节机制的理论框架,该模型从创新行为入手阐释创新逻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制度逻辑体现新创企业提高合法性的诉求,技术逻辑体现新创企业提高技术竞争力的诉求,社会关系行为和技术创新行为能帮助企业增强合法性与技术竞争力。此外,当创新环境呈现出不同特征时,创新逻辑与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别。该模型可以解释并预测新创企业面对不同环境时的不同回应及效果,也说明新创企业需要基于一定的逻辑调整自身行为以匹配动态环境,并进一步开展创新活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宏贵  张月琪  陈忠卫  
技术逻辑为新创企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制度逻辑使新创企业获得合法性,二者都有助于提高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技术逻辑、制度逻辑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新创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的作用不同。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创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技术逻辑、制度逻辑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理论命题,建构了以新创企业发展阶段为调节机制的理论框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申李莹   陈德球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不仅需要面对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双元制度差异,还需要应对东道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多元制度差异。在我国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背景下,了解多重东道国制度逻辑下的制度复杂性特征对跨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对于企业做优做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制度逻辑理论,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东道国制度复杂性对跨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度复杂性显著提高了跨国企业的创新绩效,体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母国制度约束和企业国际化经验显著加强了制度复杂性的创新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复杂性通过提高跨国企业的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了跨国企业创新绩效。本文不仅证实了制度复杂性对跨国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为跨国企业面对制度复杂性的行为策略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潘墨涛  郎峰翘  
经济社会基本制度制约着科技创新的政策设计,科技政策设计与运行塑造着多方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关系。通过搜集分析新世纪以来日本最大官方智库——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的科技政策相关研究,重点分析市场环境、政治环境、行政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科技政策设计的制度环境,从中厘清日本科技政策设计的基本逻辑,即技术官僚主导政策关注点,基于企业规模与“科学-技术-产业”的分类政策设计,经济安全保障的政策底色,以及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源的政策要旨。由此获得对中国科技政策设计具有启示意义的相关经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震宁  赵红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需要利用开放式创新模式突破组织边界来获取更丰富的外部知识来重塑自身的技术创造力以应对现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也是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关键。考虑到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所面对的特殊制度环境、企业之间合作竞争的网络关系,本研究以1407家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2015~2017年间的创新调查),讨论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竞合"关系和制度环境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开放式创新的广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第二,开放式创新的深度与创新绩效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第三,合作关系有利于企业广泛利用外部知识资源,但要防范开放式深度的过度加深,形成路径依赖,有损于创新绩效;第四,竞争关系有损于企业有效广泛利用的外部知识来源,但有助于警醒企业不要过度加深与外部知识网络的合作;第五,竞争关系扭曲了合作关系对开放式创新深度与创新绩效间的影响;第六,正式制度激励企业扩大利用开放式创新的广度,但限制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的深度;第七,非正式制度激励企业加深开放式创新深度,但是对开放式创新广度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适度使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正确合理地处理企业间的"竞合"网络关系以及利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环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任雪娇  郭韬  丁小洲  
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制度环境或制度安排是影响企业创新决策、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36个城市的159家创新型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制度环境与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无论是规制环境、规范环境还是认知环境,创新绩效均存在着制度环境的双门槛效应。当制度环境处于较低值时,规制环境、规范环境、认知环境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制度环境处于中间值时,规制环境、认知环境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而规范环境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当制度环境处于较高值时,规制环境、规范环境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认知环境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以上结论启示我国创新企业应主动适应制度环境以提高创新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多蕾  邹瑞  
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创新绩效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基于2008—2017年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研究了会计信息质量能否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以及制度环境是否在二者之间发挥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较高的企业能够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并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进而显著提高创新绩效;制度环境能对公司研发投资产生激励作用;此外,制度环境还在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显著调节作用。从产权性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结论仅在民营企业中成立,而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从融资约束角度进一步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在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中介传导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承红  朱俊杰  王艳  
基于5省236家新创企业的调研数据,从利益相关者的制度逻辑入手,分析了风险投资者和政府机构对新创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往期绩效和利益相关者介入新创企业发展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的新创企业倾向于采取利用式创新,而获得政府机构资金扶持的新创企业倾向于探索式创新;(2)新创企业往期绩效越好,其在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后采取利用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小,而在获得政府机构资金扶持后采取探索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大;(3)风险投资机构介入新创企业发展的时间越长,新创企业采取利用式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宏贵  谢蕊  
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有着二元性,即可以同时促进和抑制技术创新行为的产生,因此合理的制度安排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嵌入式代理理论认为行为者能够对社会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从而改变其所处制度环境中的制度安排。为解决在多重制度影响下企业如何通过制度来解决技术创新合法性的困境,从微观制度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组织所处制度环境中的市场逻辑、专业逻辑、合作逻辑、社区逻辑、管制机构逻辑和家族逻辑,发现其分别对企业技术创新合法性有着不同的影响和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多重制度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辉  邹国庆  
转型经济下企业创新绩效差异不仅来源于创业制度环境,而且受到高层管理者心智模式的影响。为探讨创业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对制度理论和高阶理论进行整合,引入创业导向作为中介变量,CEO自恋作为调节变量。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吉林、甘肃、重庆、山西和福建等地385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创业制度环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创业导向起显著中介作用;CEO自恋在创业制度环境与创业导向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创业导向在创业制度环境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相关结论丰富了制度理论和高阶理论研究成果,可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借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农地规模经营需克服土地细碎化,这以农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前提。自发土地流转难以克服土地细碎化,"行政干预市场"又损害了弱势农民自主交易权利,这启示制度创新需在满足保障农户自主交易前提下供给低成本整合细碎化土地产权的机制。皖中宣州县经验表明可行的制度创新步骤是:首先建立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新制度,重构土地集体所有制;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的农地流转组织和规范体系,形成"农户主体、村社中介"的农地流转新模式。我国完全可以利用集体所有制优势,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克服东亚小农国家共同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大学治理与制度创新应该从哪里出发,其逻辑起点是什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当前,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中使用很多概念来描述这个问题,如治理、善治、现代大学制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实际上,这些概念大都具有强烈的舶来品的色彩,其概念表象背后隐含着其形成、发展或者被人们应用过程中被赋予的独特价值观和意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梅  金照林  
基于顾客价值创新营造的是一种基于逻辑的竞争优势,它是对传统竞争对抗性战略逻辑的一大突破。本文通过对传统逻辑与价值创新逻辑的比较,探讨了动态竞争环境下顾客价值创新逻辑的构建以及战略实施,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向刚  可星  
制度创新是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激励、动力和效率。本文探讨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意义及功能、内在机制、主体和作用方式 ,最后讨论企业持续创新的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德华   吕飞   陆建城   孙婷  
制度是城镇空间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创新企业所依托的物质载体作为城镇空间的核心构成,受制度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与显著。文章以杭州市为例,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构建“制度—空间”逻辑框架,试图总结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过程,并揭示其内在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经历了“老城集聚—郊区迁移—散点分布—城区回迁”4个阶段,这一过程中制度嬗变并非线性,而是始终处于“试错—调整”交替的过程;(2)制度逻辑主要包括地方分权制度的催生、空间规划制度的引导、创新政策制度的支撑和存量更新制度的驱动4个方面。最后,从强化制度作用、创新制度供给和完善制度保障3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文章旨在丰富创新企业空间分布演变的制度内涵,同时也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