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1)
2023(14625)
2022(12518)
2021(11558)
2020(9764)
2019(22367)
2018(22116)
2017(42799)
2016(23124)
2015(25575)
2014(25265)
2013(25189)
2012(22862)
2011(20240)
2010(20142)
2009(18681)
2008(18453)
2007(16346)
2006(14291)
2005(12633)
作者
(65936)
(54688)
(54449)
(51506)
(34821)
(26150)
(24636)
(21389)
(20639)
(19548)
(18746)
(18386)
(17328)
(17212)
(16645)
(16642)
(16350)
(16249)
(15543)
(15531)
(13558)
(13287)
(13077)
(12488)
(12245)
(12134)
(12134)
(12013)
(10849)
(10804)
学科
(96427)
经济(96318)
(94508)
(86308)
企业(86308)
管理(82567)
方法(44301)
数学(34802)
数学方法(34464)
业经(32061)
(29882)
(29409)
中国(22926)
(22420)
财务(22361)
财务管理(22340)
技术(22308)
农业(21275)
企业财务(21177)
理论(19014)
(18070)
(17958)
地方(17597)
(17027)
(16934)
(15936)
(15861)
贸易(15849)
(15365)
环境(14414)
机构
学院(328926)
大学(325009)
管理(138890)
(132090)
经济(129411)
理学(120391)
理学院(119183)
管理学(117475)
管理学院(116879)
研究(101696)
中国(77716)
(68830)
科学(63244)
(59708)
(54534)
业大(50062)
(50008)
(48568)
财经(48077)
中心(46227)
研究所(45449)
(43751)
农业(42887)
北京(42875)
(40338)
师范(39986)
(39027)
经济学(38051)
商学(37385)
商学院(37015)
基金
项目(224027)
科学(178165)
研究(166029)
基金(162942)
(140767)
国家(139484)
科学基金(122219)
社会(104971)
社会科(99582)
社会科学(99556)
(89493)
基金项目(87543)
自然(79714)
自然科(77908)
自然科学(77892)
自然科学基金(76572)
教育(75058)
(73468)
编号(67728)
资助(65588)
成果(53234)
(51253)
重点(49189)
(48674)
(47921)
创新(46994)
课题(45588)
(44659)
国家社会(42580)
项目编号(42331)
期刊
(146646)
经济(146646)
研究(94352)
中国(60691)
管理(55381)
(50204)
(48032)
学报(47863)
科学(46114)
大学(36845)
农业(35282)
教育(34926)
学学(34804)
技术(30855)
业经(26852)
(25670)
金融(25670)
财经(23388)
经济研究(22139)
(20801)
(20045)
技术经济(18884)
问题(18874)
科技(17738)
现代(16587)
图书(15827)
商业(15567)
理论(15471)
财会(14913)
(14386)
共检索到475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东明  李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企业的创建与快速成长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如何成长是新创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突破创业研究文献的局限性,从大的层面分析新创企业实现成长应关注的焦点议题,即聚焦于创新、企业生命周期、成长动机、成长方向、成长能力以及成长手段和路径,并从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角度剖析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得出结论: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都需要随时拥有精确的敏锐度去察觉外在和内部的变化,并将上述研究焦点进行合理匹配,做出最优的战略选择促成新创企业的快速成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波  熊中楷  
新创企业成长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热点课题,文章针对新创企业的特点分析,认为知识、能力、机会、战略是新创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对新创企业成长有重要影响。构建了新创企业成长模型,认为新创企业应内外兼修、动静结合才能持续成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克勤  刘国强  
高科技创业企业是如今创业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也是高科技产业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为创业企业提供系统支持,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帮助其顺利成长已被各界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分析高科技企业在创业成长不同阶段的关键要素,提出高科技创业企业应该结合阶段性成长特点、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内外交互方式作用的不同进行动态的战略选择,来构建创业竞争力,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成长。影响高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的外部要素包括经济、政策、人才与文化环境;内部要素包括创业者与创业团队、技术创新、资本与商业模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秀娥  徐雪娇  
随着创业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新创企业的成长面临诸多问题,许多新创企业在早期成长阶段便会夭折,因此探讨如何促进新创企业成长极为必要。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创业学习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创业学习通过何种途径促进新创企业成长的研究并不完善。因此,亟待深入解析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基于创业学习理论,引入创业机会识别和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多路径影响机制模型,并提出相应假设,探索新创企业成长的实现路径。以成立时间不超过8年的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个省(自治区)进行调研,调研范围涵盖制造、服务、贸易和高新技术等多个行业,运用Spss 21. 0和Amos 21. 0对726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Bootstrap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能够帮助新创企业在更新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竞争优势,为新创企业成长奠定基础;②创业机会识别在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重要媒介之一;③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商业模式创新是创业学习影响新创企业成长的重要路径;④创业机会识别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通过创业学习,新创企业识别机会的可能性得到提高,进而在利用具有潜力的创业机会基础上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将创业机会转化为企业价值,促进新创企业成长。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学习理论,拓展了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对促进新创企业成长、提升创业成功率具有重要启示。新创企业要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创业学习,为识别创业机会和创新商业模式奠定基础,进而快速实现成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隽萍  唐鲁滨  于晓宇  
创业学习是新创企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尽管创业网络蕴含了大量可供新创企业学习的知识资源,然而少有研究对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本文整合社会资本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了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层次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对成长绩效有正向影响;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对成长绩效有正向影响;创业学习对创业网络与成长绩效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社会资本理论与组织双元理论有重要贡献,对挖掘创业网络的学习价值并实现新创企业双元发展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夏清华  
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探讨创业研究的理论范式,早期的研究大多关注新企业的形成而对新企业的成长注意不够。本文认为,创业研究的重点应该关注新企业的成长,并试图提出理论构架,强调新企业的成长是一个环境依赖的动态学习过程,又是一个转换机会、资源创造的战略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阳  吴一平  杨国超  
文章使用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创业者的体制内关系对新创企业的创业规模和长期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拥有体制内关系的创业者不仅创业规模更大,而且创业后的净资产复合增长率也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其他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更多来源于个人积累不同,拥有体制内关系的创业者更有可能依靠银行贷款和国有企业改制等途径进行创业;同时,他们对政府出台的民营企业支持政策更为了解,也更有可能通过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工商联领导等方式重新获得政治身份。文章还发现,创业者的体制内关系在金融业不发达地区的作用更大。文章揭示了体制内关系带来的创业不平等问题,为中国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举措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启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金山  徐广平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构建多层次的高校创业文化。本文探究高校如何多维度构建与整合创业文化,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提供帮助,使高校创业文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创业型经济三者相辅相成,构成良好的高校创业生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院平  
当今时代,创新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创新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民工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但农民工创业者普遍受到资源匮乏、创业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困扰,构建创业关系网络成为了带领创业者走出困境的关键。为探讨创业关系网络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通过对农民工创业者的调查研究,构建结构模型,并运用多样分析法对创业关系网络进行有效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创业关系网络对新创企业效益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年龄和教育背景对创业关系网络、创业关系学习、创业关系满足感和新创企业效益四者均具有正面调节作用,性别对四者间的关系调节不具备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秀生  刘伟  
文章以2011年前上市的30家创业板信息技术产业公司的财务报表为数据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出衡量企业成长性的综合性指标,并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与企业的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对企业的成长性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企业的规模虽然对企业成长性有负面作用,但影响幅度较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小元  林嵩  李汉军  
本文关注的是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问题。基于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中国京津冀地区407个新创家族企业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的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并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构建家族涉入影响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作用效果的理论逻辑,实证研究家族涉入对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业导向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家族涉入程度越高,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越弱。涉及到创业导向维度,只有前瞻性维度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新性维度、风险承担性维度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针对创业者和新创家族企业的管理启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明森   刘荷   陈心颖  
初始资源、创业战略、创业学习是创业理论的重要范畴,但不少研究往往割裂范畴之间内在联系,孤立分析上述因素对新创企业成长影响,难以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变化,也与高度能动性创业活动的实际情况不吻合。借鉴资源基础理论的分析范式,构建“初始资源–创业战略–企业成长性”新分析框架,并将创业战略模式具体化为新企业对创业机会来源和创业合法性方式的选择组合,引进创业学习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对266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初始资源禀赋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直接积极影响。(2)战略模式选择的成长效应不显著,但初始资源结构与创业战略模式之间内洽性和匹配度,则对新企业成长具有显著中介效应。(3)创业学习是重要调节变量,但不同学习方式对不同创业路径的调节效应具有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小元  林嵩  李汉军  
本文关注的是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问题。基于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中国京津冀地区407个新创家族企业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的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并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构建家族涉入影响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作用效果的理论逻辑,实证研究家族涉入对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业导向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家族涉入程度越高,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越弱。涉及到创业导向维度,只有前瞻性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涛  陈金亮  
新创企业在不断地构建和完善创业网络的同时,也跨越了不同阶段的合法性门槛。其中,创业网络会经历构建结构框架、强化网络关系和形成治理机制的动态过程;合法性则完成了从企业家合法性到创业团队合法性,再到组织合法性的塑造和升级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创业网络与合法性在新创企业成长过程的功能和作用,本文基于理论融合来构建研究框架,提出在不同的阶段创业网络与合法性间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动态交互关系,并会通过融合来形成合力以支撑新创企业历经不同阶段。当企业家具有个体合法性,有助于构建创业网络结构,进而支撑准备阶段的发展;当创业网络形成较强的网络关系,有助于塑造创业团队合法性,进而支撑启动阶段的发展;当创业网络建立了规范的治理机制,有助于增强组织合法性,进而支撑成熟阶段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计东亚  
新创企业的成长能力由生存能力、占位能力和突破能力三个维度构成,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新创企业成长能力进行量化分析,构建了有关新创企业生存能力、占位能力和突破能力的9个分项指标和24个基础指标构成的新创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市场占位和持续创新是新创企业成长能力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新创企业成长能力培育的建议,强调了行业地位和持续创新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