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8)
- 2023(6348)
- 2022(5157)
- 2021(4688)
- 2020(3937)
- 2019(8589)
- 2018(8358)
- 2017(15346)
- 2016(8208)
- 2015(9052)
- 2014(8225)
- 2013(8097)
- 2012(7514)
- 2011(6826)
- 2010(6849)
- 2009(6487)
- 2008(6310)
- 2007(5896)
- 2006(5214)
- 2005(4746)
- 学科
- 济(30396)
- 经济(30361)
- 管理(26749)
- 业(25773)
- 企(22638)
- 企业(22638)
- 方法(13477)
- 数学(11604)
- 技术(11469)
- 数学方法(11422)
- 中国(9920)
- 技术管理(9021)
- 财(8746)
- 学(8345)
- 业经(7446)
- 农(7271)
- 银(7121)
- 银行(7093)
- 制(6992)
- 融(6928)
- 金融(6928)
- 行(6844)
- 理论(5412)
- 务(5340)
- 财务(5333)
- 财务管理(5316)
- 地方(5121)
- 企业财务(5085)
- 贸(4998)
- 贸易(4993)
- 机构
- 大学(115861)
- 学院(113116)
- 济(45796)
- 经济(44815)
- 研究(44223)
- 管理(41307)
- 理学(35502)
- 理学院(35030)
- 管理学(34082)
- 管理学院(33873)
- 中国(33354)
- 科学(28743)
- 京(25601)
- 所(23228)
- 农(22898)
- 财(21244)
- 研究所(21215)
- 中心(20210)
- 业大(18672)
- 农业(18324)
- 江(17671)
- 院(16795)
- 财经(16545)
- 北京(16364)
- 经(15114)
- 范(14754)
- 经济学(14569)
- 师范(14490)
- 州(14222)
- 省(14081)
- 基金
- 项目(79693)
- 科学(62930)
- 基金(58472)
- 家(54007)
- 研究(53901)
- 国家(53595)
- 科学基金(44888)
- 社会(34540)
- 社会科(32823)
- 社会科学(32815)
- 省(31033)
- 自然(30371)
- 自然科(29758)
- 自然科学(29744)
- 基金项目(29700)
- 自然科学基金(29230)
- 划(27333)
- 教育(24351)
- 资助(24308)
- 创(19472)
- 编号(19168)
- 重点(18782)
- 创新(18535)
- 发(17258)
- 部(17087)
- 计划(16739)
- 成果(15948)
- 科研(15784)
- 国家社会(15210)
- 科技(14668)
共检索到176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清泉 孙国良
对基于GMM大样本统计量的检验和估计,弱识别会带来点估计不一致和置信区间规模不正确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弱识别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检验和相关弱识别稳健统计量。用Cragg-Donald F统计量对NKPC重新进行了检验,发现的确存在弱识别问题,本文进而对NKPC的参数进行了弱识别稳健的估计,并且用CLR统计量构造了相应规模正确的置信区间。实证表明中国的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向前和向后行为,而向前行为从数量上来说要大于向后行为的影响,但是向后行为在数量上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子样本的检验表明通胀的向后行为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哲一
文章从估计了我国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并使用一个适应性学习(adaptive learn-ing)为基础的通胀预期替代通胀的理性预期,并发现我国的通胀惯性主要来自于预期方面,而滞后通胀对于短期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这个结论,本文还就我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构建了附加利率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的研究方法,运用中国1997-2008年的季度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估计与检验。经验结果表明,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具有显著性,并且较国外许多国家更明显;当期通货膨胀动态变化受通货膨胀惯性和预期的共同影响,而预期起主导作用;厂商的定价行为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但后顾性处于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本文提出了包含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四种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该模型推广了Gordon(1996)的三角模型和Gaíland Gertler(1999)的混合模型等经典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完整性。本文使用中国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其中采用了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通胀预期。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比GMM估计更具有稳健性。在通胀的四个决定因素中,通胀预期对当前通胀的影响最显著,通胀惯性次之,需求拉动排第三,而成本推动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结合在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微观公司定价机制,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对货币政策制定机构的政策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最新的理论从相对工资、后顾性行为、不完全要素市场、粘性信息、不完全理性预期以及适应性学习等角度出发,不断充实了价格粘性、通胀惯性的微观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勇 杨灿
采用马尔可夫体制变化模型 (Markov-SwitchingModel) ,对我国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估计。实证分析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呈现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特征 ,所构建的模型比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ADL)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马尔可夫体制变化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 估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成思 佟冠良 芦哲
本文研究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以及预期对现实通货膨胀的驱动效应。文章根据发行量排名、影响力和覆盖范围选取媒体库并计算相关媒体报道的量化指标,通过调查数据获得现实中公众对未来的通胀预期,进而检验媒体报道是否对公众预期通胀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还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用以考察通胀预期对现实通胀率的驱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媒体舆论显著驱动公众预期,媒体舆论对公众预期变化的解释程度接近30%;单份报刊每增加1篇关于物价上涨的相关报道,公众预期通胀率会上升0.1%~0.2%;同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利飞 徐剑刚 唐国兴
本文采用广义矩方法估计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结合中国现实选择工具变量。结果表明,使用混合成本作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具有显著性,影响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资本成本与进口中间品成本;厂商定价行为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但前瞻性处于主导地位,且价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边际成本 广义矩方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力 杨柳
本文对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在开放经济下的理论框架和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综述,重点评述了其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拓展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开放经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微观基础的发展主要从定价机制、汇率传递和进口中间投入品几个方面展开;对其动态机制的修正则主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通过国际竞争、贸易条件和全球产出缺口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发展丰富了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基础,加强了其对开放经济现实的解释能力。目前,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还十分薄弱,缺乏结合中国二元经济条件因素的现实考察。另外,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周期变化的内在机理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新蓉 李虹含
次债危机之后的中国经济出现了周期性通货膨胀的特征,菲利普斯曲线已不局限于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关系的解释,在目前经济形式复杂的中国如何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结合前人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际经济数据的拟合,构建起中国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根据实证结果和实际经济情况提出政策启示。
关键词: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 前瞻型通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戴晓兵 李志超
本文基于1991—2020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适应性学习预期的状态空间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我国学习型预期进行了测度,并将适应性学习预期、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和混合预期分别代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经验研究,进而分析我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混合学习预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适应性学习预期并非完全理性预期,而是一种近理性预期,具有近理性特征。其次,我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具有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与适应性学习预期的混合学习预期特征,同时高阶滞后预期对通胀率的影响表现为逆向的通胀惯性。最后,适应性学习预期特征要强于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特征,即相比于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适应性学习预期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但适应性学习预期相对于高阶滞后适应性预期的强度受通胀率衡量指标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段军山 郭红兵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兼顾前瞻性和后顾性的新凯恩斯混合型菲利普斯曲线。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新凯恩混合斯菲利普斯曲线方程来估计中国MCI的权重。对这一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方程的GMM估计结果表明,中国MCI三个要素(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的权重比例为1:9.8:35.1。分析显示我们构建的MCI指数走势很好地对应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反向运动。进一步的计量和统计分析表明,我们构建的MCI指数不但可以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还是一个潜在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变量,但还不足以用作诸如BT型和Ball型等形式的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军 刘威 李伊珍
鉴于当前金融状况指数变量权重系数缺乏动态性,文章采用递归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方法构建了中国动态金融状况指数。研究发现,动态指数对未来一个季度的产出和通胀水平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更适用于预测未来通胀。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动态指数作为衡量金融市场的变量纳入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运用GMM方法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动态指数对当期和未来一个季度的通胀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因此,有必要将金融状况指数作为一个金融市场变量纳入菲利普斯曲线框架下,以分析金融市场对通胀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振 杨晓光
本文采用基于VAR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估计和检验,数据样本为1994年到2005年的季度数据。结果显示,单位产出劳动力边际成本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很小,产出缺口仍然是实际边际成本的有效替代变量;理性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通货膨胀过程也表现出很强的惯性特征,这表明相对于纯前望模型,混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通货膨胀的动态过程。在混合模型中,通货膨胀惯性和预期起主导作用,而产出缺口的作用有限,说明我国控制通货膨胀应当采取循序渐进和稳定预期的策略以保持经济的平稳。此外,对混合模型参数模型的进一步计算还表明在我国约有70%左右厂商定价行为是属于后望形式的,他们的定价规...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本文阐释了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经济学机理,说明了中国时间序列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的经济背景、模型设定和统计数据原因,提出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再估计。1978-2006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成立的: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线性影响显著,自发性通货膨胀率为2.8%,上期通货膨胀对本期的影响系数为0.44,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18。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