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1)
2023(13185)
2022(11069)
2021(10761)
2020(9046)
2019(20711)
2018(20596)
2017(39321)
2016(21417)
2015(24153)
2014(23583)
2013(22872)
2012(21481)
2011(19433)
2010(20465)
2009(19181)
2008(19484)
2007(17662)
2006(15983)
2005(14464)
作者
(61520)
(51271)
(51268)
(48906)
(33247)
(24645)
(23241)
(19858)
(19664)
(18982)
(17616)
(17420)
(16747)
(16537)
(16188)
(16021)
(15263)
(15008)
(15007)
(14750)
(13164)
(12688)
(12559)
(11933)
(11720)
(11577)
(11523)
(11452)
(10533)
(10350)
学科
(85674)
经济(85584)
管理(63407)
(58720)
(50807)
企业(50807)
方法(36663)
数学(30850)
数学方法(30110)
中国(24028)
(22550)
(20811)
(20630)
业经(18883)
理论(18692)
(17394)
技术(17295)
(16770)
贸易(16755)
(16277)
地方(15092)
(15003)
银行(14969)
(14832)
(14389)
农业(14204)
(14152)
金融(14150)
(12748)
教育(12264)
机构
大学(305579)
学院(303924)
(122408)
经济(119579)
管理(112819)
研究(106924)
理学(95632)
理学院(94512)
管理学(92234)
管理学院(91667)
中国(82767)
(66064)
科学(65147)
(59630)
(54903)
研究所(49354)
(49203)
(48440)
中心(48438)
财经(45668)
业大(42934)
(42448)
北京(42271)
师范(42039)
(41315)
(38586)
(38558)
农业(38399)
经济学(37515)
财经大学(33711)
基金
项目(192825)
科学(151928)
研究(141705)
基金(138724)
(121522)
国家(120501)
科学基金(102588)
社会(88358)
社会科(83493)
社会科学(83468)
(75286)
基金项目(70667)
教育(67157)
自然(66316)
自然科(64911)
自然科学(64889)
(64306)
自然科学基金(63702)
资助(58691)
编号(57826)
成果(49747)
重点(44134)
(42369)
课题(41796)
(41656)
(41201)
创新(39018)
教育部(36419)
大学(36291)
科研(36162)
期刊
(141711)
经济(141711)
研究(96437)
中国(67519)
学报(48064)
管理(46605)
(46536)
(45254)
科学(44637)
教育(43688)
大学(37085)
学学(34350)
(33546)
金融(33546)
农业(30201)
技术(29381)
财经(23338)
经济研究(23233)
业经(21235)
(20240)
问题(17533)
(16860)
统计(16110)
(15904)
图书(15773)
技术经济(15667)
(15074)
(14856)
科技(14541)
国际(14095)
共检索到479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宏观经济学正在迈向新一次综合。在这个进程中,一些前沿经济学家为总需求理论构建了坚实的微观基础,使其成为新新古典综合框架的一块基石。它与同样建立在微观基础上的总供给理论相结合,就成为当前主流宏观经济学进行货币政策分析的标准工具。利用这个工具,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的研究得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结论。本文梳理了总需求理论的上述新近发展,并讨论它在货币政策中的一些应用。特别地,本文的分析表明,这些应用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海  李鑫  
文章基于新凯恩斯理论的视角,构建Sidrauski-type模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当央行未能采取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时,一单位技术冲击导致的产出波动幅度约为采取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时产出波动幅度的2.3倍,投资波动幅度约为1.9倍。因此,当前央行所采取的积极主动的货币政策能够起到"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并且盯住通货膨胀率的目标在我国是行之有效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璐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引入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外部冲击下,中央银行分别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配合等三种政策机制作用下对经济波动、金融系统稳定和福利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经济面临金融冲击、房地产需求冲击及生产力冲击时,中央银行运用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配合对经济波动影响最小,更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减少福利损失。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董亮  孙颋  
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货币经济学家已经在尝试编制金融条件指数,并将其引入货币政策响应函数,以期确定最优货币政策。本文将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引入新凯恩斯主义前瞻式模型进行经济模拟。结果显示,在单纯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不对资产价格响应是最优的;如果货币当局考虑兼顾产出和通货膨胀目标时,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响应是最优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艺明  蔡昌达  
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成本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构建了符合中国经济特征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该分析框架不仅能较好地避免卢卡斯批评和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等问题,同时在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方面也较传统计量模型更具可靠性。研究发现,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长期会使通胀率下降,而对于产出的长期影响则是中性的。这表明在当前中国经济中,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然而,成本传导机制本身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增加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所得到结果的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琴  胡凯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如同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新凯恩斯模型发现在低效率的金融体系中,成本渠道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对要弱一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娜  程方楠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房价波动为基础的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的模拟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机制来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分别以房价稳定与物价稳定为目标,均采用标准的泰勒规则,而非其他更为复杂的多目标规则。(2)从协调策略来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市场制定有差别的宏观审慎政策,同时配合货币政策,这样既能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房价调控的结构性功能,又能弥补货币政策对房价总量调控的不足。(3)从协调效应来看,协调不仅能够实现对房价波动的有效调控,而且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损失的最小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娜  程方楠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房价波动为基础的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的模拟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机制来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分别以房价稳定与物价稳定为目标,均采用标准的泰勒规则,而非其他更为复杂的多目标规则。(2)从协调策略来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市场制定有差别的宏观审慎政策,同时配合货币政策,这样既能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房价调控的结构性功能,又能弥补货币政策对房价总量调控的不足。(3)从协调效应来看,协调不仅能够实现对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来分析当期型、前瞻型和后顾型三种利率规则的福利效应。福利的测度为代表性家庭的终身效用,计算出了不同利率规则下的福利成本,其主要发现有: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小;名义利率对产出变化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大;利率平滑在三种利率规则下对福利成本分别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些结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涤源  张健君  
本文介绍了传统数量说的两个模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和托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以及温特劳布与罗西斯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批评,最后提出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孙浦阳  
本文在多国DSGE模型的视角下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内各国货币政策趋同现象的发生机制,发现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步降低,来自国外商品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增强,为了稳定本国经济,各国的货币政策都会盯住来自国外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因此出现了各国货币政策趋同的现象。另外,经济规模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具有显著影响,经济规模越大的经济体,其货币政策越独立。数值模拟的结果也证实输入型通货膨胀是自贸区内各成员国之间货币政策趋同的重要原因和传导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范卫清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正式诞生。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固有的缺陷,这造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不足,并由此引起就业不足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有效需求的不足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和货币扩张等措施加以弥补,在达到充分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