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5)
- 2023(8401)
- 2022(6893)
- 2021(6124)
- 2020(5099)
- 2019(11132)
- 2018(10793)
- 2017(19797)
- 2016(10490)
- 2015(11655)
- 2014(11081)
- 2013(11011)
- 2012(10753)
- 2011(9928)
- 2010(10178)
- 2009(9794)
- 2008(9543)
- 2007(8813)
- 2006(8277)
- 2005(7594)
- 学科
- 济(64686)
- 经济(64642)
- 管理(32006)
- 业(27913)
- 企(24336)
- 企业(24336)
- 方法(18411)
- 地方(16948)
- 学(16926)
- 数学(15624)
- 数学方法(15472)
- 中国(15250)
- 地方经济(12502)
- 技术(12247)
- 业经(12183)
- 农(10286)
- 财(9446)
- 制(9320)
- 技术管理(9179)
- 融(8972)
- 金融(8972)
- 理论(8582)
- 银(8336)
- 银行(8303)
- 环境(8215)
- 行(8108)
- 和(7899)
- 经济学(7485)
- 体(7468)
- 产业(7257)
- 机构
- 大学(162314)
- 学院(159514)
- 济(75207)
- 经济(73826)
- 研究(64475)
- 管理(54556)
- 中国(47235)
- 理学(45759)
- 理学院(45163)
- 管理学(44323)
- 管理学院(44013)
- 科学(39381)
- 京(34684)
- 所(33760)
- 财(32221)
- 研究所(30638)
- 农(27964)
- 中心(27287)
- 江(25565)
- 经济学(25210)
- 财经(25089)
- 院(23219)
- 业大(22821)
- 经(22718)
- 经济学院(22235)
- 北京(22201)
- 农业(21982)
- 范(21846)
- 师范(21540)
- 州(19879)
- 基金
- 项目(101948)
- 科学(80153)
- 基金(73962)
- 研究(71959)
- 家(66385)
- 国家(65860)
- 科学基金(55010)
- 社会(48208)
- 社会科(45570)
- 社会科学(45555)
- 省(39833)
- 基金项目(37529)
- 自然(34447)
- 自然科(33663)
- 自然科学(33645)
- 划(33564)
- 自然科学基金(33061)
- 教育(32060)
- 资助(30157)
- 编号(25935)
- 发(24052)
- 重点(23948)
- 创(23531)
- 创新(22415)
- 成果(22157)
- 部(21927)
- 国家社会(20837)
- 课题(19866)
- 发展(19351)
- 展(19108)
共检索到259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范卫清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正式诞生。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固有的缺陷,这造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不足,并由此引起就业不足和非自愿失业的存在,但有效需求的不足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和货币扩张等措施加以弥补,在达到充分就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E.卢卡斯 托马斯·J.萨金特 袁忆秋 齐昊
文章首先回顾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所借助的计量经济学框架,该理论藉此从互不相连的定性讨论进化为一个能够系统地运用数据作估计的方程组,并在需要量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接着,文章对导致这一框架在20世纪70年代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现代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指导上毫无价值,而沿着现在的思路所进行的任何修正也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一判断提出了一个有用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原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什么是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新古典综合派力图把凯恩斯经济学移植到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因而背离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原意。70年代以来,众多的凯恩斯弟子们试图为凯恩斯经济学构造各种各样的微观基础,但无一能提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他们私下里不得不抱怨他们的祖师爷未能为其理论提供一个坚实的微观基础,因而时常遭到那些不屑子孙的歪曲、篡改以及叛逆者的无端攻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国华
现代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代表性的流派有三个,一是现代货币主义学派,二是供应学派,三是理性预期学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提倡恢复市场调节机制的权威。他们认为,在这个饱经经济振荡和失业痛苦的世界中,政府参与经济事务乃是导致经济困境的主要原因,唯有恢复私有企业积极性的市场竞争,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晴 王辉 甄学民
新老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比较张世晴,王辉,甄学民自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崭露头角,颇有重振凯恩斯主义昔日雄风之势。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既不同于沉缅于非真实世界抽象思辩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不同于“空中楼阁”式的传统凯恩斯主义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俊青 王淑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朝明 刘明国
自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来,宏观经济学就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系统而相对独立的学科,后人将凯恩斯的短期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长期化为外生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纵观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市场能够自动实现均衡,但是,正是这个假设将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引入了歧途。对于原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哈罗德-多马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而言,它都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硬伤。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保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保持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依靠市场和微观企业自身的调节是滞后的、有限度的,就需要社会经济从整体出发进行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但是,企图通过政府的累进税制、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救济等措施的宏微观调控来避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长期宏观经济萧条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基础、更全面的指导作用和更有效的政策建议,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替代传统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二分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从事生产的“厂商”为中心的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树人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两大流派的异同来说明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两大流派的一致观点是 :立足于微观个人行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认为个人行为是理性的 ,理性预期是理解宏观经济活动的关键 ,在构建宏观经济理论时广泛地采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并将宏观经济理论纳入到均衡分析框架之中。两者分歧的根源在于 :新古典主义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没有摩擦 ,因而价格可以充分及时的调整 ;新凯恩斯主义声称市场是不完全的 ,存在种种刚性障碍价格与工资及时变化。相应地 ,虽然都承认理性预期 ,但两大流派在理论结论和政策建议上出现实质性区别 :新古典主义认为市场机制能够使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志伟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的各派经济学家大都已经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还有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有三种观点,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是以微观分析代替宏观分析的观点,而且其价值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着矛盾和倒退。但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经济人理性的假定、将微观个量直接加总为宏观总量、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等都存在明显问题。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先国 陈伶俐
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都试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也随之突显出来。因此,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旨在探讨研究中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物理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基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杨艳红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浩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解释的是社会变迁。文章在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微观基础 新古典经济理论 个体主义 演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凯恩斯理论的出现使宏观经济学从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中分离出来。现代宏观理论不仅使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大萧条和失业问题得到了说明,而且由于其独树一帜的实证分析范畴和分析手段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新领域。然而宏观理论没有涉及到市场、价格和资源分配等问题,因此,传统微观经济学仍固守着自己的阵地。作为两个具有不同分析范畴和分析目标的领域,它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并存着,尽管是那么不协调地并存。这种并存的不协调随着凯恩斯宏观理论的弱点日益暴露而逐渐被西方经济学家所重视。但直到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政策无法解释和控制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时,人们才发现它是多么缺乏一个相应的微观基础。忽视了这个基础的宏观理论和政策经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