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3)
2023(6794)
2022(5610)
2021(5149)
2020(4185)
2019(8928)
2018(8649)
2017(15823)
2016(7937)
2015(8310)
2014(7607)
2013(7090)
2012(6093)
2011(5236)
2010(5331)
2009(5229)
2008(4942)
2007(4385)
2006(3664)
2005(3081)
作者
(19813)
(16507)
(16465)
(15418)
(10256)
(7766)
(7293)
(6182)
(6026)
(5693)
(5461)
(5455)
(5072)
(5000)
(4978)
(4902)
(4788)
(4759)
(4741)
(4735)
(3909)
(3874)
(3776)
(3772)
(3720)
(3680)
(3667)
(3555)
(3220)
(3191)
学科
管理(29787)
(27707)
(25383)
经济(25361)
(24139)
企业(24139)
技术(11377)
技术管理(9134)
方法(9100)
(8809)
(8711)
中国(8399)
业经(7706)
数学(7214)
数学方法(7069)
(6073)
农业(6015)
(5854)
财务(5834)
财务管理(5824)
(5670)
银行(5663)
(5625)
贸易(5619)
环境(5586)
理论(5550)
企业财务(5477)
(5464)
(5357)
(5257)
机构
学院(102154)
大学(98515)
管理(40464)
(40336)
经济(39514)
理学(34733)
理学院(34407)
管理学(33814)
管理学院(33605)
研究(30758)
中国(24232)
(20605)
(19346)
科学(17655)
财经(15711)
(15591)
中心(14746)
(14136)
(13926)
(13013)
师范(12912)
(12758)
业大(12668)
(12614)
研究所(12344)
经济学(12208)
技术(11775)
北京(11766)
(11734)
财经大学(11523)
基金
项目(69222)
科学(55895)
研究(54168)
基金(49573)
(42628)
国家(42252)
科学基金(37449)
社会(35357)
社会科(33622)
社会科学(33617)
(28640)
基金项目(25746)
教育(24588)
(23123)
自然(22577)
编号(22553)
自然科(22119)
自然科学(22115)
自然科学基金(21708)
资助(18390)
(18287)
成果(17626)
创新(17268)
重点(15637)
(15500)
课题(15473)
国家社会(14908)
(14508)
项目编号(14415)
(14316)
期刊
(44990)
经济(44990)
研究(30351)
中国(21583)
(17629)
管理(16429)
教育(13723)
学报(12411)
科学(12354)
(12135)
技术(9850)
大学(9720)
(9394)
金融(9394)
业经(9134)
学学(9042)
农业(8337)
经济研究(8087)
财经(7333)
科技(6565)
(6350)
会计(5800)
财会(5645)
技术经济(5385)
图书(5316)
商业(5242)
问题(4990)
(4950)
论坛(4950)
(4832)
共检索到153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洪荭  周勤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规范,但与FASB和IASB的相关规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宪国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实现了对商誉界定的突破。但对商誉按其来源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其实质相同却采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造成的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遭到质疑。为减少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外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已在现实中得以应用,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未能应用,本文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分析,认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有其现实可行性和必要性,应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基于统一的标准进行确认和计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宋生  
本文探讨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在回顾了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后,分析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情况,指出其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因而会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际效果。基于此,应适当改进公允价值在资产减值中的运用方式,包括延缓采用公允价值、设立过渡期、引入全面收益表、改进业绩考核办法。文中最后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雪芹  惠春红  
商誉计价的性质有两种理解,用收益来计量比较合理.商誉计量方法有五种,它们可以分为商誉计量直接法和差值法两类.其计量依据有三种:年利润、年超额利润或购销差价.五种方法由易到难,科学性和合理性逐渐增强,以超额利润现值法最完善、最合理.我国当前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低,商誉价格的确定宜用较简单的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洁慧  
一、商誉的确认及会计处理在关于商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公认会计准则中,世界各国一般都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确认的自创商誉仅限于在企业购并交易中形成的购并商誉。我国关于商誉的最新会计处理规范主要体现在2006年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周融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此次会计准则的重大变革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孙芳城  罗捃  
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首次对合并商誉的减值测试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合并商誉减值的计量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减值测试的测试单元、减值测试的计量基础以及减值测试的测试方法。本文拟结合合并商誉的特点,将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美国关于这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黄晨慧  
在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独立的某号准则条文是完全讲商誉的,但是在很多准则具体的条款中,都可以看到与商誉相关的规定。比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明确了商誉的确认依据: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商誉的减值处理: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景  罗正英  
商誉与企业合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合并是会计理论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商誉的核算当然也是其中话题之一。本文在研究了相关准则的基础上对商誉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概括性的解读,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商誉的财税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诠释。从而使商誉的处理更加立体化、清晰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立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誉问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涉及到消费者经济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商誉是企业的一项可以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资产。从企业内在因素讲,要营造企业商誉,必须树立滴水穿石的精神,从基础做起,持之以恒,常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倩  刘斌  杨茵  
准则弹性的增加是否会诱致企业的盈余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为企业利用商誉减值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弹性。文章以此为契机,对上市公司是否利用该准则弹性来进行利润操纵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市场反应。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确实利用了准则变化带来的弹性的增加进行了相应的利润操纵;投资者对企业这种行为给予了负面的市场评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仇莹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虽然没有单设商誉会计准则,但在相关具体准则中对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规范进行了较大的增改,这些变化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商誉会计核算规范,并提高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连贯性和国际趋同性。本文试图针对新旧准则中有关商誉确认和计量的规范进行比较和分析,并结合我国公允价值市场目前尚不完善和企业会计操作不够规范等现实情况,指出新准则相关规范可能存在的不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勤伟  
资产减值会计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运用,也是社会经济实践活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要求。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独立核算资产减值有了体系。文章从资产减值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新准则出台的必要性,新准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实施状况,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吴丽君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的总部资产例如总部的办公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贾莉莉  
一、资产减值本质研究资产是过去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控制或拥有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对于预期未来不能使其受益的费用性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成本,而不再作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