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1)
2023(10814)
2022(8581)
2021(8013)
2020(6596)
2019(14031)
2018(14059)
2017(26241)
2016(14389)
2015(16038)
2014(15668)
2013(14740)
2012(12837)
2011(11346)
2010(11747)
2009(10783)
2008(10948)
2007(9850)
2006(8808)
2005(7947)
作者
(40231)
(33464)
(33375)
(31399)
(20668)
(16138)
(14925)
(12655)
(12460)
(11920)
(11385)
(11233)
(10849)
(10531)
(10229)
(10177)
(10056)
(9928)
(9718)
(9669)
(8337)
(8246)
(8017)
(7804)
(7585)
(7465)
(7434)
(7360)
(6682)
(6663)
学科
(47856)
经济(47814)
管理(43980)
(42814)
(35303)
企业(35303)
(20058)
中国(16062)
方法(15512)
业经(14843)
技术(14034)
(13375)
理论(12604)
农业(11678)
(11668)
地方(11522)
数学(11311)
数学方法(11079)
(10817)
贸易(10808)
(10524)
(10150)
技术管理(9846)
教学(9583)
(9529)
银行(9509)
(9334)
财务(9298)
财务管理(9277)
(9028)
机构
学院(194981)
大学(187339)
管理(70354)
(69357)
经济(67519)
研究(63946)
理学(59411)
理学院(58707)
管理学(57428)
管理学院(57081)
中国(49358)
科学(40514)
(40479)
(33275)
(32995)
(32074)
(30896)
中心(29864)
研究所(28980)
业大(28805)
(28318)
师范(27959)
(25979)
农业(25866)
北京(25734)
财经(25588)
技术(24322)
(23883)
(22993)
师范大学(21793)
基金
项目(127876)
科学(99736)
研究(95735)
基金(88062)
(77185)
国家(76477)
科学基金(65694)
社会(58090)
社会科(54985)
社会科学(54967)
(54781)
基金项目(47045)
教育(44707)
(43813)
自然(42144)
自然科(41185)
自然科学(41170)
自然科学基金(40390)
编号(40193)
资助(35117)
成果(31877)
重点(29463)
(29261)
课题(29232)
(29151)
创新(27369)
(25712)
(24345)
科研(23822)
项目编号(23772)
期刊
(84439)
经济(84439)
研究(54219)
中国(44015)
(32161)
学报(29682)
教育(29057)
管理(28668)
科学(27800)
(27136)
大学(23130)
农业(22642)
学学(21630)
技术(19679)
(17570)
金融(17570)
业经(16901)
经济研究(13039)
(12781)
财经(11910)
问题(10649)
科技(10601)
(10394)
(10181)
(9924)
职业(9560)
商业(9302)
图书(9240)
现代(8721)
(8565)
共检索到297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浩  吕皓军  彭康泓  孙美琪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位于祖国北极的黑龙江省漠河市旅游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迫于疫情防控压力,漠河市旅游活动在2020年一度趋于停滞。如今,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趋于完善,群体免疫逐步形成的情况下,全国旅游业开始迎来复苏,漠河旅游也走向了新的起点。基于对黑龙江省漠河市康养旅游调查研究的相关信息,以及《森林疗养学》相关知识,文章提出了"漠河市作业式康养"产品概念,构建了后疫情时代,漠河市康养旅游新方向——作业式康养产品体系,通过对漠河市康养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设计,利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消费者对于康养旅游产品的需求,对漠河市康养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一、案例背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建筑行业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安全生产、质量管控、市场营销、现金流等方面压力骤增,海外业务开展也受到极大影响,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任务艰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莹  
据初步测算,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全年财政增速保持在0-2%难度很大,财政收支缺口预计将达6.6-7.2万亿,赤字率大概率"破3",GDP增速"保6"难度较大,过度增债扩支、CPI上涨、PSL工具运用、非税收入暴增等可能引发潜在财政风险。基于此,财政应充分立足国家治理的视角,合理调控当前保障疫情所需、近期弥补收支缺口、远期熨平经济风险,综合运用适度增债扩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政金融互动、强化风险管控等多重手段,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同时,专注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为财政适度松绑,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丰晓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这只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国旅游业敏感却不脆弱的基本预期和判断,疫情过后我国旅游业仍将极具韧性地呈现快速复苏势头。与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相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更加严重,一定要在高于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的预估下,客观吸取非典型肺炎疫情时期经验教训,更加充分地考虑应对之策。对政府而言,既要充分加强危机管理,引导企业自救,强化政策支持,又要分预案、分区域、分市场提早谋划;对旅游相关企业而言,既要积极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又要积极开展经营自救,对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动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在产业复苏中抢抓机遇做好准备。此外,还要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在创新应用、供需对接、旅游管理等方面催生的改革机遇,化危为机,推动旅游业进一步改革升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少华  王璐  王梦茵  王伟  
为了科学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损失,正确看待疫情之下旅游业的"危"与"机"及疫后修复,为稳定旅游行业信心、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有序复工、推动河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依据,基于PSR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疫情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疫情带来"流断"压力,消费市场急剧萎缩,旅游产业链暂时停摆,旅游企业损失较重,面临严峻考验;旅游业界积极响应,企业自救、行业互助、政府兜底成为应对疫情的破局之道;疫情压力作用于旅游消费和供给状态,在自组织与他组织耦合作用下实现系统响应优化;"后新冠"时期,旅游发展将回归健康本质,人们出游逐步慢热,旅游业恢复将是一个艰难复苏的过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云  殷杰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对大众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康养旅游则是缓解大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探讨疫情影响下大众康养旅游意愿,对旅游业提振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通过网络问卷对313名大众进行调查,并以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以风险传播为调节变量,重点探讨大众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件强度认知(新颖性认知、颠覆性认知和关键性认知)对其康养旅游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1)大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颖性认知会抑制其康养旅游意愿,颠覆性认知并不影响大众康养旅游意愿,而事件的关键性认知能够唤起大众康养旅游意愿;(2)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新颖性认知对大众风险感知产生负向影响,而事件的关键性认知和颠覆性认知能够正向提升大众风险感知水平;(3)风险感知在事件的新颖性认知、关键性认知对康养旅游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事件的颠覆性认知对康养旅游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风险传播并不能直接催生大众产生康养旅游意愿,而能够强化风险感知对康养旅游意愿的影响作用,即当外界发布更多风险信息时,其使得大众更加关注健康,从而增强了康养旅游意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励  赵晨月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基于游客视角的户外景区心理承载力已经发生变化。文章采用规范理论和可视化行为实验法,评估游客个人防护行为、旅游风险感知和旅游动机对户外景区心理承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交距离与佩戴口罩对拥挤规范有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2)佩戴口罩时心理承载力为"安全距离"1 m~1.2 m,与我国户外景区人均空间承载标准相一致,未佩戴口罩时心理承载力为"中等距离"1.5 m~2 m,低于人均空间承载标准;(3)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旅游风险感知与旅游动机分别包含3个维度",感染疾病风险"显著负向影响拥挤规范,而"摆脱疫情"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拥挤规范。研究将疫情防控措施中与户外活动密切关联的个人防护标准纳入心理承载力的评估中,分析了心理承载力的影响机制,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景区承载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大考,各国正动员一切资源全力抗击疫情。疫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正常时期似乎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显得十分突出,其中就包括实物现金存在的携带病毒风险。它们从现场回收后要么直接销毁,要么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再加上社交隔离缘故,社会"去现金化"可能将进一步加速。现金数字化的必要性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注意到,最近美国推出2万亿元经济刺激法案时,其初稿曾包含数字美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璐瑶  刘晓君  徐晓瑜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国内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外防输入的同时做好“人物同防”仍至关重要。基于恐惧诉求与威慑理论视角,运用SEM模型对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居民防疫制度遵从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健康威胁相关的恐惧诉求因素和制裁威胁相关的威慑因素对居民防疫制度遵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在威胁易感性和防疫制度遵从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反应成本抑制了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与防疫制度遵从意愿间的正向关系,而制裁敏捷性促进了非正式制裁因素对防疫制度遵从意愿的积极作用。针对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和居民层面分别提出了常态化防控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5月8日,经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青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以及就业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场防控疫情的斗争中,财政税收政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减税还是增支都将会加大财政的赤字率。在2020年这个特殊时期,国家可以考虑突破3%的财政赤字率,但从长期来看,未来也不应该搞结构性赤字,因为这将导致巨大的政府债务。为了应对疫情,国家应当在加大宏观政策调节的力度、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以及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方面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悦  李钢  王皎贝  徐婷婷  金安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在多地蔓延,给人类健康安全和全球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解析疫情传播途径和时空演化过程对于疫情的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阜阳市官方通报的155例确诊病例详情及相关POI数据,综合应用数理统计、文本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深入探析阜阳市确诊病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疫情的时空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确诊病例男性多于女性,集中分布在25~59岁;以外地感染为主、本地感染为辅;聚集单元多为3~5人,以亲友传播为主、邻里传播为辅。(2)在时间上,阜阳市疫情发展经历了"外省输入期—省内扩散期—稳定控制期"3个阶段,确诊病例逐日数量变化呈现"四峰"波动态势;多数病例发病至就诊间隔0~3d;累计治愈人数呈"先缓中猛后停"之势,大多病例于确诊后20d内治愈。(3)在空间上,阜阳市疫情始终以西南部临泉县、阜南县最为高发;疫情小区表现为"3组团多片区",呈西北—东南走向,且随时间逐渐向西部转移,与人群聚集地分布趋同。(4) 97%的疫情小区位于定点医疗机构30km(1h车程)范围内,可基本满足病例就诊需求。最后,总结了阜阳市疫情的形成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指出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闻德亮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医学教育的功能布局、人才结构和质量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坚实的医学人力资源保障。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中,揭示了医师资源始终存在非均衡性分布状态,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存在薄弱环节,公共卫生体系的规划建设缺乏足够重视,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环境存在"隐患"等现实问题。未来时期,深化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主要在于:全面提升临床医生的多样化供给能力;多举措提高医学教育供给质量;重构公共卫生体系的安全防护力与公信力;优化医学教育的外部治理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冰川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农产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比相对较小,加之食品消费刚性,因此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会较小。但是,仍将逐步渗透到国内农产品市场中,并对农产品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农业支持政策与财政可持续性造成一定的冲击。对此,本文在具体分析疫情农产品市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