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8)
2023(7453)
2022(6578)
2021(6184)
2020(5519)
2019(12303)
2018(12018)
2017(23161)
2016(12871)
2015(15164)
2014(15041)
2013(14700)
2012(13924)
2011(12608)
2010(12941)
2009(12145)
2008(12177)
2007(11482)
2006(9775)
2005(8709)
作者
(38261)
(32122)
(32077)
(30481)
(20235)
(15525)
(14799)
(12614)
(11788)
(11456)
(10726)
(10714)
(10307)
(10140)
(10059)
(9981)
(9964)
(9470)
(9382)
(9278)
(8087)
(7911)
(7833)
(7469)
(7292)
(7274)
(7239)
(7058)
(6581)
(6529)
学科
(50852)
经济(50808)
(41428)
管理(39184)
(35414)
企业(35414)
方法(25086)
数学(22195)
数学方法(21871)
(14238)
(13822)
技术(13772)
中国(13511)
(11102)
理论(10777)
业经(10714)
教学(10319)
(10195)
贸易(10190)
(10047)
地方(10041)
(9872)
技术管理(9800)
农业(8969)
(8956)
财务(8939)
财务管理(8914)
(8756)
银行(8727)
企业财务(8434)
机构
学院(188115)
大学(187449)
(75249)
经济(73568)
管理(70345)
研究(61199)
理学(60327)
理学院(59617)
管理学(58467)
管理学院(58091)
中国(46156)
(39377)
科学(38606)
(34739)
(33100)
(31696)
(30015)
中心(29611)
研究所(28749)
业大(28609)
财经(27297)
农业(26210)
(26182)
师范(25863)
北京(24816)
(24558)
(23897)
经济学(23186)
技术(21891)
(21400)
基金
项目(120701)
科学(93429)
研究(89568)
基金(84136)
(72930)
国家(72279)
科学基金(61394)
社会(54114)
社会科(51174)
社会科学(51156)
(49852)
基金项目(44812)
教育(43246)
(41038)
自然(39302)
自然科(38404)
自然科学(38390)
自然科学基金(37707)
编号(37613)
资助(34135)
成果(31299)
(27751)
重点(27483)
课题(26747)
(26481)
(26206)
创新(26130)
大学(23354)
科研(23188)
项目编号(22750)
期刊
(81324)
经济(81324)
研究(54642)
中国(40401)
学报(29517)
教育(29177)
(29094)
(28679)
科学(26470)
管理(26107)
大学(22012)
学学(20427)
技术(19614)
农业(19331)
(17319)
金融(17319)
财经(13731)
业经(13526)
经济研究(13040)
(11856)
(11218)
问题(10919)
技术经济(10749)
科技(9717)
图书(9271)
(9119)
理论(9056)
商业(8952)
(8795)
统计(8776)
共检索到280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唐雪萍  陈丽  
2020年上半年,为了切实保障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正常学习,教育部号召全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引发了公众对在线教学的广泛讨论。本研究以2020年2月1日到2020年4月1日在线教学相关的新浪博客文本为分析对象,利用NVivo工具分析了教师、家长和其他主体(非教师、家长群体)三类人群对在线教学的态度与认知。研究结果表明,三类人群对在线教学效果均持质疑态度,但教师主体对在线教学的技术接受度提升,家长主体对教师的认可度增加。在中小学在线教学情境下,教与学再度整合的有效途径仍有待探索,尤其是学习支持服务的供给。新场景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在线教学对观念的变革作用开始显现。因此,后疫情时代应借助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资源供给,建立教师协同研修机制,深入形成家校合作育人新生态,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使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果常态化留存并继续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唐雪萍  陈丽  
2020年上半年,为了切实保障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正常学习,教育部号召全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引发了公众对在线教学的广泛讨论。本研究以2020年2月1日到2020年4月1日在线教学相关的新浪博客文本为分析对象,利用NVivo工具分析了教师、家长和其他主体(非教师、家长群体)三类人群对在线教学的态度与认知。研究结果表明,三类人群对在线教学效果均持质疑态度,但教师主体对在线教学的技术接受度提升,家长主体对教师的认可度增加。在中小学在线教学情境下,教与学再度整合的有效途径仍有待探索,尤其是学习支持服务的供给。新场景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在线教学对观念的变革作用开始显现。因此,后疫情时代应借助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资源供给,建立教师协同研修机制,深入形成家校合作育人新生态,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使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果常态化留存并继续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张金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教学秩序与师生的生命安全,美国高校纷纷将面授教学改为在线教学。但学生却认为,在线教学质量低下,无法与面授教学媲美,由此爆发了大规模在线教学案件。通过分析107件美国高校在线教学案件可以发现,案件争议焦点主要聚焦于将面授教学改为在线教学是否涉嫌教育失职、不当得利、违反合同、侵犯权益和财政转移等问题。虽然由于各州法律、判例、法官研判等原因,案件的审判结果略有差异,但是各类案件的核心问题均在于美国高校学生认为在线教学的质量远低于面授教学。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凸显了美国高校在线教学的质量保障与质量评价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张丽  刘军弟  霍学喜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苹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经济研究室基于987名苹果相产业者的调研数据,从生产、储藏和销售环节系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苹果生产环节对农资、劳动力、苗木供给和果园管理影响较大;在储藏环节涉果企业复工难,贮藏苹果出库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贮藏企业、果农面临亏损风险;在苹果销售环节终端市场消费低迷、价格呈低走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芬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炜  吕映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断了高职学校的教学进程,使教学组织陷入困境。在线教学的及时介入有助于重组教学秩序,恢复教学生态,提振抗疫信心,使高职免于陷入教学停摆的局面。但是,低效的互动性和难以开展的实践操作性也显示在线教学在适应高职类型教育上仍有较大局限性。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重塑教学格局,加大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支持在线教学的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大考,各国正动员一切资源全力抗击疫情。疫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正常时期似乎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显得十分突出,其中就包括实物现金存在的携带病毒风险。它们从现场回收后要么直接销毁,要么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再加上社交隔离缘故,社会"去现金化"可能将进一步加速。现金数字化的必要性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注意到,最近美国推出2万亿元经济刺激法案时,其初稿曾包含数字美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廷贵  仲艳秋  
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后,进口水产品销售大幅度下降。本文以网络问卷形式收集779份消费者问卷,基于感知收益-感知风险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感知收益、感知风险、知识、信任和总体态度对进口海鲜消费的影响路径进行组态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者对进口水产品的购买意愿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的特点,研究发现有3条路径可促使强消费意愿,可分类为感知风险主导型和感知收益主导型,后者可细分为政府依赖型和企业忠诚型。(2)弱消费意愿驱动机制有3条路径,且与强消费意愿存在非对称性关系。(3)组态间比较发现,总体态度在所有组态中均为核心条件,其是否存在为决定消费意愿强弱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对于探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食物消费意愿的影响路径及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越秋  王军  董泽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员工易受到感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订单到交货期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企业选择延长假期还是复工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利用三参照点理论、决策四力影响因素、前景理论和助推思想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决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复工决策除了受外部环境、内部组织、任务要求及个人需求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先决条件,即零感染;企业在复工决策时处于损失心态下的行为是风险偏好型,而政府的助推政策和企业复工参照点的动态变化等因素,能很好地提升企业在深度不确定环境下承受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企业复工决策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衣文玉  王淑荣  
为防止一场大规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教育部做出延期开学的决定,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做好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本研究基于对培智学校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情绪行为与学习特点的分析,对居家教学提出了如下对策:以问题为导向,做好情绪管理,消除抗拒行为;结合居家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尊重学生及家长差异,合理做好居家学习管理工作,并对下一步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诚颖  闻岳春  常雅丽  耿晓旭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事件回顾研究法、纵横向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路径分析法。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产出下降、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外贸受限、产业发展遭受较大损失、金融机构风险增加、短期内资本市场波动比较激烈等。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在疫情后争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研究创新:经过全方位信息分析,本文探究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对我国经济、产业、金融等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路径。研究价值:既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稳定经济提供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金融层面的对策建议,也为有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柳颍  武佳藤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消费走势,成为国内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议题。本文利用微观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报复性消费"行为仅存在于极小部分人群中。(2)居民在疫情后选择减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收入减少、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理性消费倾向。(3)具有赡养老人负担、居住地为农村、学历水平较低、家庭消费占总收入比例较高、未拥有证券类资产与拥有保障类资产等因素对居民预期收入减少、预防性储蓄动机或理性消费倾向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疫情后短期内刺激消费措施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中长期消费能否恢复甚至向好,则需要依据居民特征,从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等方面入手,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郑江淮  付一夫  陶金  
新冠肺炎疫情将在未来1至2个季度内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改变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本文通过对"非典"前后的宏观经济和消费形势复盘,并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经济造成的潜在影响。在宏观经济层面,既包括疫情的客观影响,如社会零售总需求下降、投资放缓、CPI波动、进出口萎缩等;也包括各方采取应对措施后对大环境的改变,包括企业融资环境(货币政策)、税费环境(财政政策)等。在消费经济层面,整体消费所受冲击较大;细分零售行业受影响的类型可分为平稳增长型、增速下滑型和逆市上扬型;超市、专业连锁和多业态零售表现较好。疫情将加速零售商业模式变革,无人配送、下沉市场、"宅经济"等需求结构的改变将重塑未来商业模式。总体而言,尽管消费领域受到疫情的影响最大,但疫情之后的"补偿性消费"会一定程度缓解对全年消费增长所造成的冲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老年学习者的心理与学习方式、学习状况都有一些变化,老年教育机构也采取了一些应对举措。针对1992名老年大学学员的调查发现,50—70岁的"低龄"老年人是老年大学的主要学习群体。在老年大学课堂教学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远程网络教育可发挥补充替代作用。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老年学习者更愿意重返校园接受传统形式的教学。重大疫情影响了老年大学的教学,改变了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方式,改变了老年人的学习方式。老年教育应当创新教育组织形式,发挥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