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7)
- 2023(12687)
- 2022(10749)
- 2021(9889)
- 2020(8377)
- 2019(18783)
- 2018(18437)
- 2017(34737)
- 2016(18735)
- 2015(20881)
- 2014(20250)
- 2013(19676)
- 2012(18166)
- 2011(16735)
- 2010(17492)
- 2009(16070)
- 2008(15720)
- 2007(14250)
- 2006(12922)
- 2005(11847)
- 学科
- 济(82309)
- 经济(82234)
- 管理(51688)
- 业(50447)
- 企(41028)
- 企业(41028)
- 方法(31566)
- 数学(26560)
- 数学方法(25942)
- 中国(25261)
- 地方(22333)
- 农(21919)
- 业经(19278)
- 技术(17945)
- 理论(15970)
- 学(15846)
- 农业(15002)
- 财(14728)
- 制(14129)
- 银(13605)
- 银行(13574)
- 融(13438)
- 金融(13436)
- 贸(13423)
- 贸易(13405)
- 行(13267)
- 易(12882)
- 发(12310)
- 地方经济(11975)
- 环境(11854)
- 机构
- 学院(263060)
- 大学(259242)
- 济(103853)
- 经济(101546)
- 管理(98048)
- 研究(93828)
- 理学(83148)
- 理学院(82118)
- 管理学(80139)
- 管理学院(79634)
- 中国(70498)
- 科学(58368)
- 京(57082)
- 所(48043)
- 财(47214)
- 农(45711)
- 研究所(43370)
- 江(42300)
- 中心(42180)
- 业大(39013)
- 范(38161)
- 师范(37742)
- 北京(36718)
- 财经(36272)
- 农业(35468)
- 州(34440)
- 院(34233)
- 经(32692)
- 技术(31496)
- 经济学(30686)
- 基金
- 项目(171995)
- 科学(135606)
- 研究(125850)
- 基金(121435)
- 家(106779)
- 国家(105834)
- 科学基金(90722)
- 社会(78736)
- 社会科(74734)
- 社会科学(74714)
- 省(71252)
- 基金项目(63097)
- 教育(59517)
- 划(58810)
- 自然(58356)
- 自然科(57121)
- 自然科学(57108)
- 自然科学基金(56008)
- 资助(51159)
- 编号(51096)
- 发(42537)
- 成果(41329)
- 重点(39359)
- 创(38336)
- 课题(37733)
- 部(36098)
- 创新(35829)
- 发展(33857)
- 展(33280)
- 国家社会(32207)
- 期刊
- 济(122666)
- 经济(122666)
- 研究(79564)
- 中国(63729)
- 农(42774)
- 学报(41398)
- 管理(40186)
- 教育(39416)
- 科学(39092)
- 财(34973)
- 大学(31827)
- 学学(29446)
- 农业(29307)
- 技术(26890)
- 融(25451)
- 金融(25451)
- 业经(21868)
- 经济研究(19878)
- 财经(17554)
- 业(16475)
- 经(15283)
- 问题(15229)
- 统计(14338)
- 科技(13914)
- 技术经济(13837)
- 策(13835)
- 图书(13630)
- 商业(12521)
- 坛(12196)
- 论坛(12196)
共检索到414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云 殷杰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对大众身心健康造成了影响,康养旅游则是缓解大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探讨疫情影响下大众康养旅游意愿,对旅游业提振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通过网络问卷对313名大众进行调查,并以风险感知为中介变量,以风险传播为调节变量,重点探讨大众新冠肺炎疫情的事件强度认知(新颖性认知、颠覆性认知和关键性认知)对其康养旅游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1)大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颖性认知会抑制其康养旅游意愿,颠覆性认知并不影响大众康养旅游意愿,而事件的关键性认知能够唤起大众康养旅游意愿;(2)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新颖性认知对大众风险感知产生负向影响,而事件的关键性认知和颠覆性认知能够正向提升大众风险感知水平;(3)风险感知在事件的新颖性认知、关键性认知对康养旅游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事件的颠覆性认知对康养旅游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4)风险传播并不能直接催生大众产生康养旅游意愿,而能够强化风险感知对康养旅游意愿的影响作用,即当外界发布更多风险信息时,其使得大众更加关注健康,从而增强了康养旅游意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志浩 吕皓军 彭康泓 孙美琪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位于祖国北极的黑龙江省漠河市旅游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迫于疫情防控压力,漠河市旅游活动在2020年一度趋于停滞。如今,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趋于完善,群体免疫逐步形成的情况下,全国旅游业开始迎来复苏,漠河旅游也走向了新的起点。基于对黑龙江省漠河市康养旅游调查研究的相关信息,以及《森林疗养学》相关知识,文章提出了"漠河市作业式康养"产品概念,构建了后疫情时代,漠河市康养旅游新方向——作业式康养产品体系,通过对漠河市康养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设计,利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消费者对于康养旅游产品的需求,对漠河市康养旅游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丰晓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这只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国旅游业敏感却不脆弱的基本预期和判断,疫情过后我国旅游业仍将极具韧性地呈现快速复苏势头。与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相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更加严重,一定要在高于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的预估下,客观吸取非典型肺炎疫情时期经验教训,更加充分地考虑应对之策。对政府而言,既要充分加强危机管理,引导企业自救,强化政策支持,又要分预案、分区域、分市场提早谋划;对旅游相关企业而言,既要积极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又要积极开展经营自救,对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动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在产业复苏中抢抓机遇做好准备。此外,还要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在创新应用、供需对接、旅游管理等方面催生的改革机遇,化危为机,推动旅游业进一步改革升级。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非典型肺炎 旅游业 危机管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邵玺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亟待研究。基于第三期湖北省百县生育调查数据和新构建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指数,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每上升1个单位,一孩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提高39.6%,二孩家庭的三孩生育意愿提高55.6%。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二孩生育意愿,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上升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三孩生育意愿,新冠肺炎疫情仅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研判后疫情时期中国生育水平走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单子丹 盛晨辉 王晓燕 韩姣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调度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与动态性,应急物资跨区域调度计划能否科学合理制定对应急救援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考虑应急物资跨区域调配的时效差异、地域分散以及资金消耗等要素,建立多周期下包含软硬需求时间窗约束的多物资品种、运输方式的跨区域三级动态物资调度网络模型,并设计一种带变异操作的动态变惯性权重自适应粒子群算法(VDCWPSO),利用疫情算例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保障应急物资供应时效性、公平性、经济性原则下,物资跨区域调度可以缓解资源严重短缺状况、提高医用物资利用率,研究可为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调度计划的制定与动态调整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中国物价 总供给 总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大考,各国正动员一切资源全力抗击疫情。疫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正常时期似乎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显得十分突出,其中就包括实物现金存在的携带病毒风险。它们从现场回收后要么直接销毁,要么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再加上社交隔离缘故,社会"去现金化"可能将进一步加速。现金数字化的必要性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注意到,最近美国推出2万亿元经济刺激法案时,其初稿曾包含数字美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少华 王璐 王梦茵 王伟
为了科学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损失,正确看待疫情之下旅游业的"危"与"机"及疫后修复,为稳定旅游行业信心、制定政策措施、推进有序复工、推动河南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依据,基于PSR理论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研究疫情对河南省旅游业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疫情带来"流断"压力,消费市场急剧萎缩,旅游产业链暂时停摆,旅游企业损失较重,面临严峻考验;旅游业界积极响应,企业自救、行业互助、政府兜底成为应对疫情的破局之道;疫情压力作用于旅游消费和供给状态,在自组织与他组织耦合作用下实现系统响应优化;"后新冠"时期,旅游发展将回归健康本质,人们出游逐步慢热,旅游业恢复将是一个艰难复苏的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启轩
文章针对当前各界关于疫情前景预测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结合中国政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疫情处置进展,以及医学界对于COVID-19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对中国(除湖北省和港澳台地区)30个省级行政区的疫情发展状况予以预测,对疫情的规模进行定量分析,对疫情原始基数和有效传播率进行科学和可靠的区间估算,从而对疫情发展状况作出切合实际且理性的判断,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楠
文章构建了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SIR模型,对此次疫情中的几种感染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研究,试图找出预防和控制肺炎疫情发生或蔓延的方法。实验仿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新冠肺炎的平均感染者数量模拟、新冠肺炎的交叉感染仿真模拟,以及新冠肺炎的接触性感染仿真模拟。最后,通过以上三种仿真模拟的结论,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彦辉 孙祥栋 徐朝
文章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引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入财政支出政策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财政支出的政策效应。动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以短期冲击为主,长期效应不显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整体需求萎缩,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收紧,并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失业水平的上涨压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政府增加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同时缓解就业压力并提升产出,但两类工具均存在一定的"负效应",若两种政策搭配使用则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和对社会投资的挤出,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预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晓彬 刘博 刘江宁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也为准确预测我国宏观经济未来走势带来挑战。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出发,将模型置信集检验与U-MIDAS模型组合,设计了一种在混频情形下利用预测变量的异质性波动从大维数据集中选取对GDP具有稳定预测效果变量的方法。通过利用选取出的稳定性变量构建多种形式的混频目标因子模型并与其他类型的混频因子模型对比,全面评估了不同模型在疫情前后对GDP进行高频现时预测的效果。研究发现,在疫情冲击前的平稳时期,利用覆盖范围较广的变量构建双因子MIDAS模型预测效果最优;利用稳定性变量构建的单因子U-MIDAS模型同样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当经济从冲击中持续恢复时,利用部分稳定性变量构建的双因子U-MIDAS模型在捕捉到GDP的核心变化后率先对其连续做出准确的现时预测。经济稳定时,对预测变量设定较长的滞后阶数会提升预测效果;在冲击后的恢复期中则应减少滞后阶数,避免变量在冲击中出现的异常值对预测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也为当经济受到巨大外生冲击或处于冲击后的恢复期时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雷 史小强
文章以刺激-机体-反应为理论框架,结合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成熟的动机-机会-能力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以体育旅游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尝试构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体育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目前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消费者的体育旅游风险感知较高,体育旅游消费行为意向较低。在体育旅游消费行为意向产生的影响因素上,刺激因素中,消费者的体育旅游动机起到了核心主导作用,体育旅游机会起到催化作用,体育旅游能力起到辅助作用;机体因素中,消费者对体育旅游的有用性与易用性感知起到关键作用,而感知风险性起到负向制约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促进我国体育旅游消费与体育旅游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曙红 田淑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卫生健康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担当起健康守门人的使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助理全科医生和护士,专业教育的成就令人自豪。但在基层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中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与使用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对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三大岗位职责为抓手,更加注重医教协同、供需平衡;加专业群建设,打造公共卫生类人才培养高地;增加中医中药类专业布点,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以预防应急并重为原则优化课程结构;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融入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盛丹
本文通过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对新冠肺炎疫情所产生的可能冲击场景进行模拟,量化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及其应对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各行业部门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程度的冲击情景之下,GDP增速分别为-4.52%、-8.48%、-11.96%,各经济主体和各行业部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疫情冲击对于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尤甚;财政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政策组合实施之后,GDP增速分别为0.09%、-3.80%、-7.20%,并且政策对各经济主体和部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振效果,对居民消费和就业的提振效果较弱。本文建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要协调发力、精准施策,同时要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投资;多举措提振居民消费和全面强化稳就业措施应当作为目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要加大力度扶持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加快发展培育新业态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