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8)
- 2023(18006)
- 2022(15166)
- 2021(14030)
- 2020(12019)
- 2019(26806)
- 2018(26401)
- 2017(50227)
- 2016(27456)
- 2015(30677)
- 2014(29900)
- 2013(29507)
- 2012(27239)
- 2011(24398)
- 2010(24237)
- 2009(22606)
- 2008(22293)
- 2007(20084)
- 2006(17351)
- 2005(14896)
- 学科
- 济(114404)
- 经济(114287)
- 业(82242)
- 管理(76469)
- 企(59597)
- 企业(59597)
- 方法(52774)
- 农(52496)
- 数学(47295)
- 数学方法(46768)
- 农业(34586)
- 业经(29199)
- 财(29022)
- 中国(27990)
- 地方(24618)
- 学(23300)
- 贸(21719)
- 贸易(21712)
- 易(21082)
- 制(20992)
- 技术(20284)
- 务(17642)
- 财务(17598)
- 财务管理(17556)
- 银(16897)
- 银行(16829)
- 企业财务(16669)
- 环境(16597)
- 融(16329)
- 金融(16324)
- 机构
- 学院(389647)
- 大学(384423)
- 济(157977)
- 经济(154939)
- 管理(150777)
- 理学(131643)
- 理学院(130223)
- 研究(128514)
- 管理学(127872)
- 管理学院(127168)
- 中国(98134)
- 农(89211)
- 科学(83319)
- 京(78856)
- 农业(69532)
- 财(69495)
- 业大(68393)
- 所(65728)
- 中心(62448)
- 江(61276)
- 研究所(60264)
- 财经(56182)
- 经(51296)
- 范(48467)
- 师范(47798)
- 经济学(47749)
- 北京(47603)
- 州(46499)
- 院(45436)
- 省(44559)
- 基金
- 项目(272611)
- 科学(214040)
- 基金(198479)
- 研究(191468)
- 家(175685)
- 国家(174168)
- 科学基金(149073)
- 社会(122851)
- 社会科(116274)
- 社会科学(116242)
- 省(110315)
- 基金项目(105694)
- 自然(98880)
- 自然科(96632)
- 自然科学(96600)
- 自然科学基金(94869)
- 划(90887)
- 教育(86551)
- 资助(80108)
- 编号(76133)
- 重点(61518)
- 成果(59333)
- 部(59135)
- 发(59041)
- 创(58210)
- 创新(54620)
- 科研(53418)
- 计划(51991)
- 课题(51942)
- 国家社会(51131)
- 期刊
- 济(170880)
- 经济(170880)
- 研究(100893)
- 农(88012)
- 中国(72242)
- 学报(70291)
- 科学(61628)
- 农业(59691)
- 财(52988)
- 大学(52647)
- 管理(50614)
- 学学(50565)
- 融(36684)
- 金融(36684)
- 业经(35077)
- 技术(32325)
- 教育(31395)
- 业(29948)
- 财经(26747)
- 经济研究(25700)
- 问题(23732)
- 经(22817)
- 版(22319)
- 统计(19772)
- 科技(19646)
- 业大(19476)
- 技术经济(19130)
- 策(18518)
- 资源(18174)
- 商业(18081)
共检索到559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莹 谢清心 张林秀 田旭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改变了居民的膳食偏好,这些变化均对农村家庭食物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疫情对居民膳食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江苏省2019年与2020年两年农村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Double-hurdle模型Poisson模型与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研究新冠疫情对农村家庭的各类食物消费数量与膳食质量(多样性与膳食偏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好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双重作用下,农户大部分食物消费量(谷类和奶制品除外)均显著提高;但膳食消费量的提高并未改善总体膳食质量,受疫情影响,农户总体膳食多样性水平下降,且食物实际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佳 芦千文 高鸣 张哲晰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农村居民增收难度加大。论文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对全国4621户农村居民进行了调查。根据样本户预估,大部分农村居民户全年收入会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或减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非农经营收入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从事第三产业的外出务工和就近务工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受到的影响较大,农民工工资收入存在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农业经营性收入与耕作周期相关,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影响程度高于小农户。农村非农产业经营活动带来的收入也受到了影响,其中经营餐饮、零售、住宿、乡村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农村居民户经营收入减收风险较大。对此,论文提出了减轻疫情影响、确保农村居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农村居民收入 稳定增收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志钢 詹悦 张玉梅 樊胜根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扩散,许多本就因为冲突、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而深陷食物不安全的国家和地区的防疫形势也日益严峻。虽然目前全球食物供给总体充足,食物价格稳定,但疫情的快速蔓延将给全球食物安全带来威胁。由于隔离和边境关闭,市场、供应链和贸易受到波及,全球食物的供给受到影响。食物流通渠道可能因运输中断和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而受阻,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一些国家为保障国内食物供应而采取限制出口的行为,将影响依赖于粮食进口的国家进口粮食,也不利于依赖于出口初级农产品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封锁措施带来的经济影响使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居民获得充足的营养食物变得更加困难。食物安全不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共同应对的全球性问题,各国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和全球治理,对最弱势群体采取迅速的保护和援助措施。既要确保国内食物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同时,应该保持贸易开放,并利用和创新电子商务保障食物供应,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 食物安全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晓茹 姜会明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获取营养的来源之一,国家居民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不仅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是衡量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吉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食物消费水平与结构也得到相应改善。但与城镇居民、与其他发达省份农村居民相比,食物消费的水平与结构仍存在很大差距,与国家阶段性目标相比,差距更大。而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农村居民在食物供应链中既是食物的供应者又是食物的消费者,在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中既包括了自给自足的部分,又包括市场上购买的一部分。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柳颍 武佳藤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消费走势,成为国内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议题。本文利用微观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报复性消费"行为仅存在于极小部分人群中。(2)居民在疫情后选择减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收入减少、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理性消费倾向。(3)具有赡养老人负担、居住地为农村、学历水平较低、家庭消费占总收入比例较高、未拥有证券类资产与拥有保障类资产等因素对居民预期收入减少、预防性储蓄动机或理性消费倾向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疫情后短期内刺激消费措施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中长期消费能否恢复甚至向好,则需要依据居民特征,从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等方面入手,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消费 预期 收入 储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伟 张玉梅 樊胜根
流行性传染病的爆发往往伴随着食物与营养安全的风险。本文首先从全球视角回顾流行性传染病爆发对食物与营养安全的经验与教训,其次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食物和营养安全的潜在冲击,最后对如何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障中国和全球居民的食物和营养安全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分析指出,短期内中国食物与营养相对安全,但需要警惕疫情对中长期食物安全的影响。鉴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呈现全球化趋势,为防范全球食物和营养安全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加强全球合作,采取包括保障食物供应链畅通、保持贸易开放、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及关注贫困人口等综合应对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洪波 邸建亮 王冉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居民消费大幅下滑,促进居民消费加快恢复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和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住户调查数据和2020年5月开展的关于居民消费的重点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深入研究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其时间变化趋势,以及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各项因素的贡献大小,探讨疫情影响居民消费的内在机制和途径。研究表明,疫情暴发后的17周内(2020年1月20日至5月中旬),现金口径的居民消费支出平均下降19.5%,疫情暴发后第1周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第2周至4周内下降最为严重,第5周开始明显反弹并保持波动恢复态势,但至5月中旬仍未恢复到正常增长路径。消费项目限制因素、收入下降因素、风险意识上升因素和消费场景变化因素对居民消费平均降幅的贡献率分别为29.6%、29.4%、15.9%和13.0%。居民收入以外的因素,即疫情对经济社会环境和居民消费心理的影响,是疫情暴发后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居民消费 DID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玉梅 徐鑫 李志强
论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运用Engle模型和Working-Lesser模型两阶段法分析居民对粮食、蔬菜和肉类等12种主要食物的消费需求特征及其变化,并运用Tobit模型处理了零消费问题,减少了估计偏差。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对居民食物消费需求的影响都在逐渐变小,食物消费的地区差异也在缩小。然而,价格始终是影响居民食物消费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粮食价格上涨会对低收入居民产生较大影响。今后,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长较快,应重点增加肉类的生产以满足需求增长。
关键词:
食物消费 农村居民 需求弹性 动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海英
扩大农村需求以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为基础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各消费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依次是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小于1的依次是居住、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为江苏省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以扩大内需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天
本文依据江西省780位农村居民的调查资料,对其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内容涉及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者和农村居民食品经营者两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者缺乏安全意识、食品安全知识的关注度低、维权意识差;农村食品经营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与控制不高。基于调查结果,本文提出农村食品安全状况的根本改善应从消费、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入手。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食品质量安全 江西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卫彦琦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变革,数字经济下的居民消费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此,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以及样本城市卫计委公布的COVID-19病例数据,探讨了疫情冲击下移动支付对于居民消费的异质性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OVID-19疫情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高度依赖于消费市场的城市居民,而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然而,移动支付对城乡居民的消费促进作用均有显著提升,同时移动支付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提升的边际效应显著高于农村居民。为此,本文提出政府应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平台的建设、推动农村移动支付的深入普及以及出台移动支付优惠政策等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郑江淮 付一夫 陶金
新冠肺炎疫情将在未来1至2个季度内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改变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本文通过对"非典"前后的宏观经济和消费形势复盘,并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经济造成的潜在影响。在宏观经济层面,既包括疫情的客观影响,如社会零售总需求下降、投资放缓、CPI波动、进出口萎缩等;也包括各方采取应对措施后对大环境的改变,包括企业融资环境(货币政策)、税费环境(财政政策)等。在消费经济层面,整体消费所受冲击较大;细分零售行业受影响的类型可分为平稳增长型、增速下滑型和逆市上扬型;超市、专业连锁和多业态零售表现较好。疫情将加速零售商业模式变革,无人配送、下沉市场、"宅经济"等需求结构的改变将重塑未来商业模式。总体而言,尽管消费领域受到疫情的影响最大,但疫情之后的"补偿性消费"会一定程度缓解对全年消费增长所造成的冲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张丽 刘军弟 霍学喜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苹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经济研究室基于987名苹果相产业者的调研数据,从生产、储藏和销售环节系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苹果生产环节对农资、劳动力、苗木供给和果园管理影响较大;在储藏环节涉果企业复工难,贮藏苹果出库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贮藏企业、果农面临亏损风险;在苹果销售环节终端市场消费低迷、价格呈低走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芬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经济 风险防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