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0)
- 2023(10569)
- 2022(9030)
- 2021(8378)
- 2020(6976)
- 2019(15246)
- 2018(14817)
- 2017(28094)
- 2016(14741)
- 2015(16185)
- 2014(15371)
- 2013(14873)
- 2012(13630)
- 2011(12216)
- 2010(12629)
- 2009(11999)
- 2008(11574)
- 2007(10411)
- 2006(9481)
- 2005(8269)
- 学科
- 济(56188)
- 经济(56136)
- 业(46107)
- 管理(45858)
- 企(37617)
- 企业(37617)
- 贸(22070)
- 贸易(22057)
- 易(21447)
- 农(20572)
- 方法(19333)
- 中国(16534)
- 地方(16099)
- 数学(15742)
- 数学方法(15503)
- 技术(15031)
- 财(14634)
- 业经(14593)
- 农业(13456)
- 策(12119)
- 制(11971)
- 技术管理(10475)
- 银(9968)
- 银行(9961)
- 行(9632)
- 理论(9503)
- 关系(9400)
- 融(9377)
- 金融(9374)
- 学(9215)
- 机构
- 学院(201994)
- 大学(195242)
- 济(88781)
- 经济(86921)
- 管理(78070)
- 研究(68302)
- 理学(66479)
- 理学院(65806)
- 管理学(64843)
- 管理学院(64433)
- 中国(51970)
- 财(40175)
- 京(39159)
- 科学(37923)
- 所(32827)
- 江(32685)
- 中心(31742)
- 农(30754)
- 财经(30750)
- 研究所(29327)
- 经(27674)
- 范(26727)
- 业大(26607)
- 师范(26547)
- 州(26248)
- 经济学(26220)
- 院(25285)
- 北京(23852)
- 农业(23762)
- 经济学院(23654)
- 基金
- 项目(130803)
- 科学(104200)
- 研究(102638)
- 基金(92921)
- 家(78790)
- 国家(78047)
- 科学基金(67855)
- 社会(65788)
- 社会科(62464)
- 社会科学(62451)
- 省(55406)
- 基金项目(48031)
- 教育(46502)
- 编号(43375)
- 划(43334)
- 自然(40943)
- 自然科(39987)
- 自然科学(39976)
- 自然科学基金(39224)
- 资助(36799)
- 成果(35273)
- 发(30564)
- 课题(30530)
- 创(30368)
- 重点(29390)
- 创新(28501)
- 部(28320)
- 性(26594)
- 国家社会(26563)
- 项目编号(25918)
- 期刊
- 济(104471)
- 经济(104471)
- 研究(62461)
- 中国(42517)
- 管理(31136)
- 农(29908)
- 财(29435)
- 科学(24806)
- 教育(24460)
- 学报(24137)
- 融(22321)
- 金融(22321)
- 农业(20534)
- 业经(19813)
- 大学(19349)
- 学学(18204)
- 技术(17914)
- 经济研究(17580)
- 贸(17314)
- 国际(15682)
- 问题(14169)
- 财经(14154)
- 经(12327)
- 商业(10666)
- 业(10662)
- 科技(10328)
- 坛(10261)
- 论坛(10261)
- 世界(10202)
- 技术经济(10166)
共检索到315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 谭中明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加重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是“灰犀牛”遇见“黑天鹅”双重叠加的事件,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中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外贸易发展受到影响,供需两侧均受到负面冲击。其中,广东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大省,在本次疫情冲击下出口增长减缓、加工贸易发展受挫。本文首先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广东省对外贸易潜在风险进行论述;面对后疫情时期对外贸易的潜在风险,文章最后提出广东省应通过重塑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等手段走出外贸困境,走好提质增效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疫情下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远卓 张红地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病毒肺炎,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传染性更强,蔓延省域更广,确诊人数更多。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疫情,并且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由于我国政府在应对此次疫情上采取了有力措施,此次抗击疫情的周期有望缩短。我们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2020年第一季度,从第二季度起经济将会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如何消除此次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今年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第一季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婧婧 郝悦 朱祎 王庭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出口贸易实现逆势增长,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份额持续提升,成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器”。本文以中国进出口为研究对象,以贸易伙伴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政策响应严厉指数为核心变量构建贸易引力模型,采用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定量测算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防控政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出口目的国(地区)进口需求增长对中国出口具有拉动作用,欧美地区对中国的进口依赖程度较强。同时外部疫情对中国进口的影响并不显著,显示中国进口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婧婧 郝悦 朱祎 王庭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出口贸易实现逆势增长,货物贸易总额占全球份额持续提升,成为全球贸易的“稳定器”。本文以中国进出口为研究对象,以贸易伙伴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政策响应严厉指数为核心变量构建贸易引力模型,采用高维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定量测算新冠肺炎疫情及政府防控政策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疫情冲击下出口目的国(地区)进口需求增长对中国出口具有拉动作用,欧美地区对中国的进口依赖程度较强。同时外部疫情对中国进口的影响并不显著,显示中国进口多元化格局进一步深化。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国兵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产生何种冲击?本文认为,此次疫情已给我国外贸和就业以及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带来严重不利的冲击,需要保持中国出口增长,以支撑进口和就业增长,平稳产业链。此次疫情下我国的内外部经贸环境更加严峻,与2003年"非典"时有着很大的不同。稳就业是当务之急,而稳外贸、稳外资是稳就业的关键支撑力。此次疫情加剧了我国巨量高校毕业生叠加农村城镇化大量人口的就业压力。纾困举措:(1)稳定出口市场维护全球供应链,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作用;(2)遏制住疫情,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企业减税降费、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成本和扩大消费;(3)帮助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升营商环境,通过稳外贸和稳外资提升就业;(4)大力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公共产品服务来支持企业开拓市场;(5)教育部可根据高校实际招生能级,授权其适度增加研究生招生比重来缓解毕业生集中就业压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丰晓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这只是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国旅游业敏感却不脆弱的基本预期和判断,疫情过后我国旅游业仍将极具韧性地呈现快速复苏势头。与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相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更加严重,一定要在高于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的预估下,客观吸取非典型肺炎疫情时期经验教训,更加充分地考虑应对之策。对政府而言,既要充分加强危机管理,引导企业自救,强化政策支持,又要分预案、分区域、分市场提早谋划;对旅游相关企业而言,既要积极担当,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又要积极开展经营自救,对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动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在产业复苏中抢抓机遇做好准备。此外,还要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在创新应用、供需对接、旅游管理等方面催生的改革机遇,化危为机,推动旅游业进一步改革升级。
关键词:
新冠肺炎 非典型肺炎 旅游业 危机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替代的组成单元,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但春节前夕爆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一直以来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增长按下了"暂停键",大量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现金流的冲击、生产成本递增、用工难题显现、出口订单萎缩、线上模式冲击。为了全面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潜在影响,从短期来看,需要做好金融支持、进行税费减免、做到依法防疫、推广远程办公、搞好出口扶持。从长期来看,政策出台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出口企业全方位支持,避免中国制造脱离全球供应链,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兰静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公立医院在抢救患者、对抗病毒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疫情带给医院的考验和挑战远不止这些。作为抗击疫情的第一战场,公立医院还承受着较大的运营压力。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医院如何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如何结合抗“疫”和日常运营管理,顺应新时代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医院面临的严峻挑战。文章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总结了疫情在不同阶段对医院运营的冲击,并探析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医院运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常态化防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彩玲 王泰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带来挑战的同时,严重冲击了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埃及政府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推进经济复苏,使埃及疫情在初期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稳步复苏。埃及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薄弱、经济固有缺陷明显以及新冠病毒易变性特征影响着埃及政府的疫情治理成效。2020年12月下旬,埃及疫情再次反弹。埃及政府只有坚持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抓住机遇,保障经济供应链安全、扩大需求侧改革;践行多边主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展开国际合作,才能在疫情与全球化危机中实现突破、稳步前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运胜 刘慧慧 王云飞
202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在供需两端相继受到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和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深化的双重挤压,造成全球供需失衡与物流环节受阻,增加了供应链“断供”和出口转移的风险,但民营企业的贸易韧性、高标准区域贸易投资协定的增多以及数字贸易等新业态的兴起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创新发展创造了机遇。基于此,文章深入剖析新冠疫情与产业链重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危与机,针对性提出了优化区域贸易安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通过深化服务贸易改革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以有效应对当前经济风险不确定性,为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赋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倩 赵文琪 秦光远 程宝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还要打好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防控战。文章基于161份木业企业调查问卷,旨在全面了解疫情对木业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冲击,并分析不同类型木业企业对帮扶政策的差异化需求,以期协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物资短缺是当前木业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但不同类型的木业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木业企业迫切需要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其中对税金贷款、税费社保费减免或延迟缴纳、增加信贷等金融支持、援企稳岗补贴等帮扶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企业所属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经营类型、销售类型等特征也对帮扶政策的需求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文章进而结合木业企业所处的经营困境提出:(1)为中部地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木业企业增加防护物资和防护指导;(2)合理疏通西部地区木业企业或规模以上中型木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3)加大对木业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和资金扶持等纾困举措,以实现林业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刺激国内外需求的恢复性增长等。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木业企业 经营困境 帮扶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彭春燕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推动生物、信息等领域实现重大科技进步的同时,导致全球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科技创新在应对疫情中的根本支撑作用凸显,以任务为导向的公私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导致科技创新不平衡现象加剧,面向人类共同挑战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需求显著增加。中国一方面应加强科技创新在应对疫情上的支撑力度,另一方面要提前谋划疫情后科技创新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关键词:
供应链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关键词:
供应链 农产品贸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震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但相比于2003年非典疫情的冲击更为严重和复杂,其主要原因是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就业、没有明确雇佣关系的灵活就业、小微企业就业增多,以及外出农民工等成为主要的就业群体,而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体系对这部分就业群体的覆盖不足,这导致应对疫情冲击的"稳就业"措施在实施中面临政策可及性差、治理能力欠缺等问题。为提升"稳就业"措施实施的效果,有效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多关注弱势人群和重点群体,创新治理模式,搭建"政府—社会(社区)—个人"的治理链条,提升治理效能。同时,在疫情期间捕捉就业和社保体系存在的漏洞和发展困境,促进我国就业保护和社会保障的长期改革,使其适应就业格局和就业模式的变化,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