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40)
- 2023(18733)
- 2022(15891)
- 2021(15032)
- 2020(12961)
- 2019(29103)
- 2018(28734)
- 2017(55332)
- 2016(30097)
- 2015(33790)
- 2014(33286)
- 2013(32616)
- 2012(30213)
- 2011(27052)
- 2010(27481)
- 2009(26060)
- 2008(26083)
- 2007(23987)
- 2006(21322)
- 2005(19111)
- 学科
- 济(125871)
- 经济(125725)
- 业(112568)
- 管理(98722)
- 企(92886)
- 企业(92886)
- 方法(55959)
- 农(51512)
- 数学(45834)
- 数学方法(45188)
- 财(38361)
- 业经(37045)
- 农业(34397)
- 中国(32379)
- 制(27021)
- 务(26031)
- 财务(25971)
- 财务管理(25922)
- 企业财务(24558)
- 技术(23560)
- 贸(23482)
- 贸易(23467)
- 地方(23167)
- 易(22833)
- 学(22825)
- 策(22636)
- 理论(21900)
- 和(20942)
- 划(20626)
- 银(20222)
- 机构
- 学院(430247)
- 大学(423264)
- 济(179522)
- 经济(175836)
- 管理(171138)
- 理学(146341)
- 理学院(144916)
- 管理学(142466)
- 管理学院(141676)
- 研究(138862)
- 中国(111493)
- 京(88666)
- 财(84666)
- 科学(83543)
- 农(80926)
- 所(70062)
- 江(68259)
- 中心(67150)
- 财经(66112)
- 业大(64735)
- 研究所(62896)
- 农业(62398)
- 经(59841)
- 北京(55190)
- 州(53643)
- 经济学(53580)
- 范(53173)
- 师范(52655)
- 院(49315)
- 经济学院(48340)
- 基金
- 项目(279555)
- 科学(221368)
- 研究(206292)
- 基金(203247)
- 家(175729)
- 国家(174079)
- 科学基金(151154)
- 社会(131973)
- 社会科(124849)
- 社会科学(124812)
- 省(111248)
- 基金项目(106815)
- 自然(97152)
- 自然科(94956)
- 自然科学(94929)
- 教育(94185)
- 自然科学基金(93263)
- 划(91636)
- 编号(84843)
- 资助(83141)
- 成果(68424)
- 重点(62109)
- 部(61633)
- 创(60871)
- 发(60397)
- 课题(57290)
- 创新(56461)
- 国家社会(54358)
- 科研(53556)
- 教育部(52993)
- 期刊
- 济(206489)
- 经济(206489)
- 研究(123086)
- 中国(87757)
- 农(78733)
- 财(69592)
- 管理(66354)
- 学报(63742)
- 科学(60747)
- 农业(52955)
- 大学(49580)
- 学学(46966)
- 融(44575)
- 金融(44575)
- 教育(42888)
- 技术(40723)
- 业经(38339)
- 财经(32941)
- 经济研究(30973)
- 业(28920)
- 经(28445)
- 问题(27382)
- 技术经济(23829)
- 统计(21784)
- 版(21758)
- 贸(20783)
- 世界(20460)
- 策(20375)
- 现代(20013)
- 图书(19717)
共检索到655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阮荣平 王若男 程郁
本文基于1269个涉农扶贫企业的调查数据并辅之以三期实地跟踪调查数据,从生产经营、扶贫带动和政策环境等三个角度分析了疫情对涉农扶贫企业的影响。主要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生产经营方面,疫情对涉农扶贫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不少企业销售额减少、盈利大幅下降、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土地和劳动力投入以及农产品收购明显收缩。(2)疫情对涉农扶贫企业影响的主要传导机制为“疫情→销售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盈利下降→生产萎缩或者消亡”。(3)在扶贫带动方面,涉农扶贫企业的带动能力明显下滑,贫困户分红和收入均显著下降。(4)在政策环境方面,政府现有支持政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疫情对涉农扶贫企业的冲击,但是政策落实情况不容乐观,涉农扶贫企业的政策诉求未得到有效满足,目前主要的诉求集中在金融支持方面。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涉农企业 扶贫 政策诉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捷 谷利月
农业供应链金融为涉农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上市涉农上市企业2016~2018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探讨了农业供应链金融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涉农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对缓解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涉农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而农业供应链金融显著缓解了涉农企业的融资约束,且对参与精准扶贫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更为显著。本文揭示了:农业供应链金融能有效缓解涉农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再次证明了农业供应链金融缓解涉农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拓展了供应链金融研究的领域,同时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响应新时期涉农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形成政府、企业等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多元化减贫治理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相应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广毅 王应宽
[目的]文章旨在从作用机理的角度论证涉农电商的发展对我国当前产业扶贫的促进作用,并结合作者所观察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以供电商扶贫工作者和相关方面的学者参考。[方法]该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及逻辑推理分析等方法,对上述作用机理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展涉农电商能让贫困农户更方便寻找市场销路,获得更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有利于激发贫困户的积极性,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但在发展涉农电商时,常常会出现诸如产品质量差、市场营销能力不足、脱贫增收效果不佳、产业开发项目不尊重市场规律等问题。[结论]在贫困地区发展涉农电商时应当重视加强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①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②重视市场营销能力建设;③注重脱贫增收效果;④注重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项目选择机制;⑤充分发挥当地致富领头人的作用;⑥注重当地产业发展人才的培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培培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推进精准扶贫是整个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发展历程的新里程碑。本文通过梳理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发展历程,对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进行了现状分析,分析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涉农资金整合存在的整合力度不够、协调能力薄弱以及缺乏透明度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县级政府约束机制、加强部门组织协调机制以及强化整合监督机制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
财政涉农资金 统筹整合 精准扶贫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广庆 汪磊 任海利 李小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进一步向传统农业引流注资,相关金融支农措施迅速落地,也要求工作重心在关注普惠型涉农贷款扩大增量、增速的同时完善相关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熵值法与生存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西部某省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贷款数据,筛选出影响普惠型涉农贷款中8个主要的风险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权重排名分析,并与新冠肺炎疫情前做对比。结果表明,是否曾出现逾期、农业保险覆盖率、信用评分、销售渠道是权重排名前四位的主要风险影响因素。建议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应在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持续增强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贷款追踪力度、防控关键风险因素等方向加大关注力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鑫 陈今 刘志宇
已有研究对于企业的善举能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兼顾的双赢局面并未达成一致。为此,本文借助我国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这一政策背景,考察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政府采购和表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具有增值效应,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和改善公司治理实现价值增值。同时政府采购扶贫订单对扶贫企业稳定经营业绩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府扶贫表彰有助于企业获取良好的社会声誉。进一步研究表明,精准扶贫的增值效应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较低的行业以及相对贫困的扶贫地区。本文从企业行为和政策惠企的互补视角,拓展了精准扶贫的经济效果研究,并为如何动员企业守住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企业价值 政府采购 扶贫表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董竹 张欣
为实现消除农村贫困和区域贫困的目标,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到精准扶贫战略中,然而学术界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经济后果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以2016-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精准扶贫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在改变变量度量方法、更换模型以及使用安慰剂检验和PSM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了创新绩效,而资源效应(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税收优惠)和声誉效应(增加媒体正面报道数量)是参与精准扶贫所发挥的外部融资作用。最后,基于宏观社会层面、中观市场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方扶贫压力较大、资本市场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不仅丰富了参与精准扶贫和企业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对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作用以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俞毛毛 钱金娥
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具有社会责任履行与经营动机的双重属性,同时还可能受到行业与省份同群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选取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精准扶贫投资行为是否存在同群效应及其同群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精准扶贫投资受到同行业、同省份企业行为影响;第二,信息不对称下,观察式模仿为企业精准扶贫的主要动因,竞争性动机并不明显;第三,精准扶贫行为自身会降低崩盘风险,而同群动因下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对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有所减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莉亚 周舒鹏 庞元晨 郭雪寒
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新时期,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攻坚面临诸多约束与局限,亟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力量共同参与。为回答企业的扶贫参与是否有效,以及地区差异对其是否有影响,本文利用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所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对企业扶贫参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西部地区的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企业以及规模大、经营业绩好的企业更倾向于参与扶贫攻坚;(2)企业的扶贫参与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且在欠发达地区,企业参与扶贫的效果更好。这表明以企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响应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确实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脱贫。本文基于企业参与扶贫的视角,拓展了扶贫攻坚另一参与主体——社会力量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丰富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反贫困 企业扶贫参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闫东东 付华
本文借助于产业扶贫模式,讨论龙头企业参与扶贫过程中的行为,首先建立了龙头企业群体之间博弈模型,在有无政府监管的情形下,分析其进化稳定策略和动态复制方程,以判断龙头企业所采取的最优决策;其次建立了龙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收益矩阵,分析其进化稳定策略。并通过对龙头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博弈分析,为落实政府扶贫政策、促进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扶贫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龙头企业 产业扶贫 进化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晓旭 王翔宇 刘建晓
电商扶贫是有效推进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农村生产企业和大型民营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运用博弈理论得到不开展电商销售、开展电商销售及扶贫情形下的纳什均衡解,分析了电商销售以及民营企业扶贫和政府扶贫对农村生产企业增收脱贫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商销售有助于农村生产企业增收脱贫;两种电商扶贫形式均可有效增加农村企业开展电商销售意愿;无论是单独补贴还是共同补贴,只要补贴的总力度相同,农村生产企业开展电商销售的投资水平及费用也相同;电商销售投资效率的提高、市场需求对电商销售的敏感性系数增加均有助于增加农村企业开展电商销售意愿;生产成本越低、销售价格越高,农村生产企业开展电商销售的意愿越强。
关键词:
电商扶贫 博弈 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越秋 王军 董泽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员工易受到感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订单到交货期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企业选择延长假期还是复工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利用三参照点理论、决策四力影响因素、前景理论和助推思想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决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复工决策除了受外部环境、内部组织、任务要求及个人需求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先决条件,即零感染;企业在复工决策时处于损失心态下的行为是风险偏好型,而政府的助推政策和企业复工参照点的动态变化等因素,能很好地提升企业在深度不确定环境下承受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企业复工决策的顺利实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海龙 李成明
论文立足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方位,通过对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的梳理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理论观点的综述,构建了资金政策有机衔接的路径、分析框架,在深入分析资金政策供给端和需求端关键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建议,总结借鉴我国扶贫经验,进一步科学评估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调整目标,在资源配置、支持对象、支持重点、支持方式等方面做好衔接,坚持巩固与振兴并重,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廖祖君 张耀文
一种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必须要解决贫困人口产业参与和价值分享、产业增值空间拓展、产业带动主体培育及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贫困社区资源激活四个方面的问题。产业链嵌入式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正是要将贫困人口固定到扶贫企业主导的产业链条之中,并通过促成产业要素的集成和产业价值的大幅增长而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这种扶贫模式兼顾了贫困户、企业及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的多方利益,是企业主动参与扶贫的一个有效选择。作者通过对铁骑力士集团"1+8"扶贫模式的实证分析发现,产业链嵌入式扶贫既需要动员乡村内部力量,解决贫困户因能力不足、激励不够而导致的贫困人口产业参与困难问题,也需要借助外部龙头企业,解决对贫困人口产业带动力量不够强劲、不可持续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扶贫 产业链 嵌入式 铁骑力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克芬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据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突破9300万户,占全国各类工商市场主体的95%以上。但是,随着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国内中小微企业一夜之间仿佛按下了暂停键,甚至一部分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与生存危机。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旨在扶持中小微企业重新步入正轨,激活市场经济活力,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保驾护航。因此,文章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下针对中小微企业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目的,以及这一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税负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