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8)
2023(13233)
2022(11609)
2021(10868)
2020(9172)
2019(20770)
2018(20773)
2017(40075)
2016(21882)
2015(24597)
2014(24096)
2013(23676)
2012(21490)
2011(19469)
2010(19417)
2009(18079)
2008(17680)
2007(15489)
2006(13579)
2005(12137)
作者
(62030)
(51406)
(51240)
(48585)
(32763)
(24736)
(23152)
(20048)
(19569)
(18431)
(17650)
(17341)
(16302)
(16297)
(15781)
(15731)
(15267)
(15246)
(14767)
(14645)
(12719)
(12709)
(12251)
(11713)
(11550)
(11452)
(11432)
(11308)
(10373)
(10017)
学科
(81342)
经济(81219)
管理(70873)
(64805)
(56763)
企业(56763)
方法(36275)
数学(30554)
数学方法(30183)
(24257)
中国(21915)
(20895)
(20032)
业经(20013)
(18877)
技术(17865)
地方(15754)
(15297)
财务(15229)
财务管理(15198)
理论(15145)
环境(14506)
企业财务(14438)
(14383)
银行(14341)
(14054)
贸易(14044)
(13967)
(13919)
(13636)
机构
大学(307661)
学院(303961)
管理(122429)
(119273)
经济(116606)
理学(106138)
理学院(104957)
管理学(103275)
管理学院(102708)
研究(101100)
中国(74706)
(65577)
科学(62183)
(57691)
(50276)
(46333)
财经(45603)
研究所(45572)
中心(45267)
业大(44753)
(44383)
(41394)
北京(41339)
(39562)
师范(39220)
(36986)
农业(36108)
(35812)
经济学(35608)
财经大学(33993)
基金
项目(209322)
科学(165264)
研究(154731)
基金(152298)
(131898)
国家(130801)
科学基金(113146)
社会(97308)
社会科(92173)
社会科学(92147)
(81964)
基金项目(81203)
自然(73403)
自然科(71666)
自然科学(71650)
教育(70391)
自然科学基金(70344)
(68459)
编号(62773)
资助(61685)
成果(51454)
重点(46316)
(46022)
(45543)
(43800)
课题(43124)
创新(42595)
(41764)
教育部(39755)
国家社会(39754)
期刊
(131775)
经济(131775)
研究(91955)
中国(59563)
学报(48139)
管理(46887)
(44577)
科学(44086)
(42190)
大学(36748)
教育(35631)
学学(34352)
农业(28920)
技术(26139)
(26056)
金融(26056)
财经(22149)
业经(20993)
经济研究(20430)
(18805)
图书(16721)
问题(16624)
科技(16279)
理论(15618)
(14601)
技术经济(14482)
实践(14247)
(14247)
(14043)
现代(13946)
共检索到445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勇  张俊霞  江轶  李赛  
对冠状病毒本身及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随着透射电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形态特征与感染机制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全病毒的三维结构、病毒在细胞内复制与组装的原位信息、病毒与宿主分子水平的互作机制等。该文从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两方面介绍了透射电镜技术在病毒结构研究中的进展,以及为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的启示。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嫣  朱锦天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文昌鱼 (BranchiostomabelcheritsingtauenseTchangetKoo)鳃骨条的结构。发现其鳃条骨条横切面的外部 ,有时可见两个相连的细胞密集区 ,细胞排列紧密 ,核质比大。除此之外的基质区 ,由平均直径 2 8 3nm的粗纤维构成。在该区域的外围 ,粗纤维与边缘平行排列成薄层。在内部 ,粗纤维交错排列。而鳃条骨条横切面内部及整个舌条骨条则是由平均直径分别为 13 8nm和 13 9nm的细纤维构成的。细纤维排列规则 ,与鳃骨条的长轴平行。且彼此间由横向的细丝状交联连接成为直角的方格结构。两种纤维在形态上与胶原纤维不同。显示文昌鱼的鳃骨条是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静香  李加儿  区又君  王刚  
采用HE、Mallory氏三色法、Heidenhain氏Azan染色,PAS反应,组织块银浸染方法,对组织切片染色处理,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驼背鲈肝脏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驼背鲈肝组织中肝细胞界限不明显,不存在双核现象,有暗细胞和亮细胞之分,胞质中细胞器丰富,有大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高尔基体很难观察到,仅在胆小管和狄氏间隙的附近发现。此外,在肝血窦的附近观察到成纤维细胞、枯否氏细胞和贮脂细胞。肝组织中胆管数量众多包括肝叶中央胆管、支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小叶内胆管,并且在中央静脉附近偶见辐射状排列的肝细胞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达  袁芳芳  黄大庄  刘春延  毕华明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并研究光肩星天牛幼虫感染绿僵菌后体壁和中肠发生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接菌后16h,寄主表皮层中观察到少量菌丝段,至24h菌丝已普遍侵入,芽管在穿透过程中表现了机械压力和酶活性。36~48h菌丝即可穿透体壁进入血腔。菌丝和菌丝段经血淋巴循环侵入各器官组织。48~72h,随着菌丝和菌丝段在肠壁细胞中迅速大量增殖,肠壁组织逐渐被破坏,中肠微绒毛脱落,肠壁细胞形成空泡,围食膜被分解消失,最终中肠组织崩溃、解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许明坤  姜笑梅  
国内的木材超微构造研究在80年代初开始,但由于电镜用样品的制备技术比较复杂,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研究结果。为此,把我们的电镜制样技术经验介绍如下。用透射电镜研究木材超微构造时,通常用金属投影复型法和超薄切片法以制备观察用木材样品。前者可用来研究木材表面的超微构造,后者用来研究木材的细胞壁及其雕纹的剖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对木材超微构造的完美了解。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夏委委  张梦倩  
透射电镜(TEM)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微结构表征工具,对分析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意义较大。TEM采集的数据是三维物体在二维空间的投影图,想要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需将样品倾转至特定晶带轴方向。晶带轴系列倾转的操作主要依赖菊池极的位置,然而由于不同晶带轴之间的角度相差较大,在荧光屏上难以观测到多个不同菊池极,且倾转过程中样品位置会发生大幅度偏移,需在衍射和成像模式之间反复多次切换方可获得理想的结果。为降低带轴系列倾转的操作难度,该文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测量菊池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简单快速地获得目标晶带轴所需的倾转角度。该工作为高校充分利用TEM检测晶体微观结构、确定取向关系提供具体的理论和实验指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燕华  郭新秋  王戈  刘静  卢翀  何琳  
该文从透射电镜运行管理模式、培训考核与管理制度、人员队伍的技术与仪器维护水平等方面介绍了在透射电镜开放共享方面的尝试与探索。通过实践,在提高透射电镜使用效率及促进开放共享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其他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春省  封振宇  
利用亚克力的高透光性对湿法制样的微纳米磁性材料进行后处理,制备普通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磁性材料样品,主要是在湿法制样的磁性材料与支持膜上均匀地覆盖一层亚克力膜,使磁性材料均匀分布在亚克力高透光性的膜中,达到固定磁性材料的目的,解决了双联铜网破损或者外部沾染样品造成磁性材料容易吸附到电镜系统内部的问题,制样过程简单易学,利用普通的商品化纯碳膜就可以完成磁性材料的测试,大大降低了微纳米磁性材料的观察成本和测试风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俊佳  徐荣  李永和  
【目的】了解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为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侵染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表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幼虫体壁的气门、节间膜等部位;接种14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萌发出芽管,并侵入体壁;接种26 h后,孢子和菌丝穿透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壁,且菌丝迅速生长;接种72 h后,菌丝穿出虫体表面,并长出产孢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菌丝在穿透幼虫体壁过程中,会伴随酶的参与和组织溶解现象;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附着于幼虫体壁的两个节间褶间的部位;接种14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进入表皮细胞层分泌物中;接种26 h后,菌丝侵入表皮并扩展蔓延,且在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接种38 h后,皮细胞层细胞排列松弛变成空泡;接种48 h后,菌丝充满虫体,表皮层出现大量菌丝。【结论】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及菌丝能寄生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并可致其死亡。观察结果准确反映了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并证实了侵染过程中酶与代谢产物的存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宇佳  冉亚丽  
为了解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的侵染过程,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布氏白僵菌对杨干象幼虫体壁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12 h后,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杨干象幼虫体壁不同区域,如气孔、感器周围与节间膜部位;接种24 h后,最早观察到布氏白僵菌以芽管或菌丝的形式穿透杨干象幼虫体壁,无附着孢产生;接种90、96 h后,由虫体内穿出的菌丝在虫体表面开始大量繁殖。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菌丝在穿透过程中伴随着机械压力与组织溶解现象。接种第24 h时,菌丝穿入表皮;到第36 h时,大量菌丝侵入到皮细胞层中;到第48 h时,菌丝侵入皮细胞层后使皮细胞层发生变形,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马晓丽  李晓玲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检测分析中心配备的一台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材料组织分析、晶体结构和微区成分分析的重要工具,已运行了10年以上。该文针对设备的运行现状,介绍了对场发射透射电镜从预约、培训到维护、故障处理的主要管理模式,以提供高效优质的检测分析服务,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和提升使用效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夏委委  张梦倩  
在材料学科实验教学中,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带领学生进入纳米世界必不可少的多功能表征工具,但常规TEM技术获得是三维物体在二维空间内的投影图,对观察和分析复杂结构的样品非常不利。将TEM三维重构技术引入材料学科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TEM技术发展对材料学科的促进作用,理解多维度分析和表征纳米结构的必要性。文章以二元金属氧化物为例,详细介绍了TEM三维重构技术每个步骤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和参数设置,有助于解决材料学科中形貌结构复杂样品的表征和分析问题,也能为TEM三维重构技术的应用实验提供指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朋云  
采用透射电镜对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和AGB-Bb03进行了亚显微结构观察,以rbcL和18S rRNA序列为目标基因进行克隆,结合研究从GenBank获取的黄藻纲、绿藻纲和共球藻纲13株相关微藻的rbcL、18S rRNA基因序列,运用Clustal X 1.8和MEGA4.0软件进行分析,用邻接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计算bootstrap值以评估其可靠性。结果显示,丛粒藻细胞由多层细胞壁包被,细胞内壁和外壁的腔隙中含有烃类物质,独特而发达的内质网膜系统与细胞质膜部分相连,叶绿体基质类囊体平行紧贴、无基粒结构,脂滴的分布与内质网和叶绿体相关;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池雪林  曾显成  黄小红  罗树红  汪世华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羊口疮病毒(ORFV)YX强毒株感染羊胚胎鼻甲细胞(OFTu)的细胞超微结构和病毒形态发生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熟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有囊膜,大小约为150 nm×250 nm,可见两面凹陷呈哑铃形的核酸芯髓和2个侧小体结构.病毒在胞浆中复制,在高尔基体形成囊膜,最后病毒粒子通过细胞膜出芽和细胞裂解方式释放病毒粒子.感染细胞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内质网扩张呈囊、池内分离;线粒体增生、嵴肿胀、变暗、模糊不清,最后空泡化;高尔基体出芽、扩张;细胞核溶解呈早期凋亡现象,胞浆出芽,最后整个细胞裂解、破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奇亚  袁秀平  李正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