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0)
- 2023(9242)
- 2022(8114)
- 2021(7605)
- 2020(6811)
- 2019(14962)
- 2018(14939)
- 2017(29065)
- 2016(15720)
- 2015(17696)
- 2014(17340)
- 2013(17170)
- 2012(16007)
- 2011(14514)
- 2010(14710)
- 2009(14045)
- 2008(14102)
- 2007(13035)
- 2006(11129)
- 2005(9825)
- 学科
- 济(65149)
- 经济(65085)
- 管理(51984)
- 业(49718)
- 企(42466)
- 企业(42466)
- 方法(32174)
- 数学(27778)
- 数学方法(27527)
- 财(18518)
- 农(17346)
- 中国(15992)
- 技术(14940)
- 业经(14730)
- 学(14572)
- 贸(12511)
- 贸易(12506)
- 务(12355)
- 财务(12328)
- 财务管理(12295)
- 制(12228)
- 地方(12186)
- 易(12090)
- 企业财务(11725)
- 理论(11509)
- 农业(11428)
- 和(10510)
- 银(10368)
- 银行(10339)
- 技术管理(10311)
- 机构
- 大学(229855)
- 学院(227846)
- 济(91760)
- 管理(91540)
- 经济(89810)
- 理学(79021)
- 理学院(78162)
- 管理学(76816)
- 管理学院(76387)
- 研究(73512)
- 中国(55842)
- 京(47993)
- 科学(45708)
- 财(42566)
- 农(38594)
- 所(37299)
- 中心(35117)
- 江(34603)
- 业大(34508)
- 财经(34151)
- 研究所(33966)
- 经(30846)
- 农业(30540)
- 范(29906)
- 北京(29837)
- 师范(29622)
- 州(27795)
- 经济学(27641)
- 院(26154)
- 财经大学(25191)
- 基金
- 项目(150716)
- 科学(119116)
- 研究(109606)
- 基金(109585)
- 家(95499)
- 国家(94689)
- 科学基金(81547)
- 社会(69471)
- 社会科(65722)
- 社会科学(65701)
- 省(59289)
- 基金项目(58703)
- 自然(53231)
- 自然科(52094)
- 自然科学(52077)
- 自然科学基金(51195)
- 教育(50506)
- 划(49611)
- 编号(45591)
- 资助(43957)
- 成果(37407)
- 创(33463)
- 重点(33388)
- 部(33219)
- 发(31768)
- 创新(31418)
- 课题(29926)
- 科研(29119)
- 项目编号(28662)
- 教育部(28597)
共检索到331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雨杉 柯青 王笑语 秦琴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公众的情绪问题尤为复杂。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情绪在公众信息行为中扮演的角色,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公众情绪变化特点及情绪与信息行为间的交互作用,以期提高对该类危机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缓疫情对公众的心理危害。[方法/过程]通过对32名公众的半结构化访谈,利用主题分析法提炼出新冠疫情期间有关“公众情绪与信息行为互作用关系”的主题,并析出情绪在互作用间的角色。[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新冠疫情背景下,一方面公众正负面情绪交织,共同形成情绪团,通过外显及纵深两种方式驱动了信息行为;另一方面,信息行为同样影响着情绪:单向的信息输出行为是情绪的释放途径,行为过程中外界的交互因素、信息的特征都会使情绪发生变化。本文最后建立信息行为与情绪互作用模型,析出情绪在“初始情绪-信息行为-情绪变化”过程中的角色,并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
情绪 信息行为 主题分析法 新冠疫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雨杉 柯青 秦琴 朱洪涛
[目的 /意义]从现象图析学的视角解析信息行为前后情绪的演变特征,揭示情绪与信息行为交互影响的内在机理。[方法 /过程]通过深度访谈获取公众的情绪与信息行为交互作用的经验数据,基于一种现象学方法——现象图析学挖掘个体情绪与信息行为关系的相关表述,并探讨两者间互作用关系。[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将现象图析学引入信息行为研究,可以发现情绪与信息行为互作用的不同体验方式,更深层次地挖掘、剖析情绪与信息行为的关系。情绪可以驱动差异化的信息行为,例如信息获取、分享与表达行为,可能衍生出信息交流行为。信息行为对情绪存在不同的影响方式:信息获取行为过程中行为本身和获取信息内容、信息分享中的亲社会类型、信息表达中的观点或态度表达形式以及交流行为的体验和结果都会对情绪产生不同影响。同时,还发现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感知必要性不足与信息行为习惯会阻碍信息行为的“唤醒—实施”过程。从个体经验视角探析个体情绪演化和信息行为演变的双生关系,能为信息供给部门及信息交互设计方进一步考虑信息接收方的情绪背景和情绪体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情绪感知 信息行为 现象图析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雨杉 柯青 秦琴 朱洪涛
[目的/意义]从现象图析学的视角解析信息行为前后情绪的演变特征,揭示情绪与信息行为交互影响的内在机理。[方法/过程]通过深度访谈获取公众的情绪与信息行为交互作用的经验数据,基于一种现象学方法——现象图析学挖掘个体情绪与信息行为关系的相关表述,并探讨两者间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将现象图析学引入信息行为研究,可以发现情绪与信息行为互作用的不同体验方式,更深层次地挖掘、剖析情绪与信息行为的关系。情绪可以驱动差异化的信息行为,例如信息获取、分享与表达行为,可能衍生出信息交流行为。信息行为对情绪存在不同的影响方式:信息获取行为过程中行为本身和获取信息内容、信息分享中的亲社会类型、信息表达中的观点或态度表达形式以及交流行为的体验和结果都会对情绪产生不同影响。同时,还发现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感知必要性不足与信息行为习惯会阻碍信息行为的“唤醒—实施”过程。从个体经验视角探析个体情绪演化和信息行为演变的双生关系,能为信息供给部门及信息交互设计方进一步考虑信息接收方的情绪背景和情绪体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情绪感知 信息行为 现象图析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洪彪 王敏
为研判新冠疫情期间网民关注度及情绪对畜产品价格的影响,本文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等方法,研究猪肉、牛肉、羊肉、鸡蛋、白条鸡5种主要畜产品价格波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下,畜产品价格波动主要受本身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但网络关注度和情绪对畜产品价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对不同种类畜产品价格的影响情况不同。在猪肉价格上,网络情绪贡献度达到3.06%,网络关注度贡献度为2.65%。综合来看,受影响最大的是猪肉价格,其次是白条鸡价格,牛肉和羊肉价格受到的影响最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麻敏洁 敖勇前 申承林 王庭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了解特殊儿童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监护人的应对措施与效果很有意义。本研究调查了1777位特殊儿童监护人,发现:(1)特殊儿童的情绪以正性情绪为主,负性情绪较少,不同的年龄、年级、障碍类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特殊儿童的行为表现整体较好,但仍有43.61%出现了异常行为,行为和正负性情绪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监护人能够快速有效对特殊儿童的情绪和异常行为进行干预,不同的措施取得的效果有所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敏
从项目团队参与创新行为的情绪感染过程与情绪状态出发,对任务紧迫性下组织结构要素与团队情绪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任务紧迫情境下团队成员之间的情绪感染会对团队情绪带来影响,而组织结构的不同维度会在情绪感染和团队情绪之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组织结构 情绪感染 团队情绪 任务紧迫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蓓蕾 徐萍萍 张莉莉 高婷 邓林园
为探讨疫情前初中生亲子关系对疫情期间家庭学习适应的影响,以及情绪弹性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师生关系对此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采用亲子关系量表、师生关系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量表和家庭学习适应量表对716名初中生进行为期半年的短期追踪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T1亲子关系、情绪弹性、师生关系和T2家庭学习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相关显著;(2)T1亲子亲密性比冲突性对T2家庭学习适应的预测作用显著更高;(3)T1情绪弹性在T1亲子亲密性和T2家庭学习适应之间具部分中介作用;(4)T1师生关系对中介模型中T1情绪弹性和T2家庭学习适应的关系具调节效应。结果说明,疫情前的亲子亲密性越高,冲突性越低,疫情期间学生的家庭学习适应就越好,且亲子亲密性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情绪弹性进而促进其在疫情期间的家庭学习适应;疫情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弥补家庭对学生情绪弹性支持上的不足,进而促进情绪弹性较低那部分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家庭学习适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斌 潘彤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强劲,成为疫情影响下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形势持续向好,"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贸易新业态加速发展,但全球范围的疫情防控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充满变数。因此,中国应继续打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正确处理好国际贸易政策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国际贸易规则这"三对关系",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区域开放格局,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拓展对外贸易合作领域,构建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竞争新优势。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区域化 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规则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阳 田军 周琨
重大突发疫情发生后,不同地区的公众在不同时期对风险认知不同,因此公众情绪类型及其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有研究多采用数据挖掘方式描述公众情绪的演化过程,并没有构建刻画公众情绪演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使得政府制定的疫情信息发布策略缺乏针对性,无法有效引导公众情绪。为此,本研究调查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同风险地区的公众情绪变化,发现公众对疫情的关注率很高,主流情绪表现为恐惧。通过等级比较法得到了不同风险地区公众在不同阶段的恐惧情绪水平,构建了公众恐惧情绪演化模型,并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延续期三个时期。比较分析了公众恐惧情绪演化的共同特性和差异,为合理引导公众情绪提出信息发布策略,为落实防控措施、精准引导公众理性行为与避免出现极端情绪提供理论支撑,为重大疫情下情绪治理形成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迪 刘学涛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级政府收集整理疫情数据并实时向公众披露,极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但是在疫情数据公布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处理不当的情况,使得确诊人员遭受“网络暴力”。身份信息泄露对公民权利和社会的危害更多体现在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政府责任具体表现为:身份信息泄露的保护责任;法律身份信息化技术的积极完善责任;防止身份信息泄露的积极引导责任;及时告知公民身份信息使用情况的责任。完善我国公民身份信息保护的行政法规制路径,不仅要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的行政程序立法,还必须坚守收集个人信息的基本原则,从而把对公民信息的使用纳入法治轨道之中,促进政府治理的法治化。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迪 刘学涛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级政府收集整理疫情数据并实时向公众披露,极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但是在疫情数据公布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处理不当的情况,使得确诊人员遭受“网络暴力”。身份信息泄露对公民权利和社会的危害更多体现在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政府责任具体表现为:身份信息泄露的保护责任;法律身份信息化技术的积极完善责任;防止身份信息泄露的积极引导责任;及时告知公民身份信息使用情况的责任。完善我国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行政法规制路径,不仅要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的行政程序立法,还须坚守收集个人信息的基本原则。从而把对公民信息的使用纳入法治轨道之中,促进政府治理的法治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礼卿
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作为应对,美联储祭出了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此政策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同时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在新形势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须防止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过快,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与金融合作;充分利用G20政策对话平台,推动疫情防控和相关政策的国际合作,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双边货币协议签订及人民币在"亚投行"和"金砖银行"贷款中的使用机会,加强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人民币业务合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佳 李天柱 银路
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以中国23个应急研发组织为案例样本,探索新冠疫情背景下与时间赛跑的应急研发组织模式。结果表明,政府研发组织、医院、企业、大学、军队研发组织等不同来源的研发组织(机构)在应急研发中遵循"闭环接力"的组织模式,应用部门形成了研发接力传递中"实践—理论—实践"的闭环接口;"新型举国体制"在应急研发组织中发挥了制度优势,为闭环接力组织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丰富了技术创新在应急情境下的相关研究,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莹
据初步测算,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全年财政增速保持在0-2%难度很大,财政收支缺口预计将达6.6-7.2万亿,赤字率大概率"破3",GDP增速"保6"难度较大,过度增债扩支、CPI上涨、PSL工具运用、非税收入暴增等可能引发潜在财政风险。基于此,财政应充分立足国家治理的视角,合理调控当前保障疫情所需、近期弥补收支缺口、远期熨平经济风险,综合运用适度增债扩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政金融互动、强化风险管控等多重手段,切实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同时,专注高质量发展与民生幸福,为财政适度松绑,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财政影响 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顺枫 唐勇 林娟娟
投资者情绪可以划分为整体情绪和背景情绪,二者通过决策过程的传导产生非理性偏差,从而导致股票市场波动。采用大数据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挖掘分析238万条文本数据,从整体情绪与背景情绪两个指标的角度,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情绪和背景情绪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时变效应,主要表现为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相对较弱;消极的整体情绪通过非理性偏差显著提高股票市场的波动率,但消极的背景情绪通过情绪泛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股市波动;二者对股市波动的冲击方向相反且存在弱负相关关系,在不同时间点的冲击程度与冲击时间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论对股市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疫情新常态背景下医院提升绩效管理的探析
支持性政策及其组合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PSM分析
新冠疫情背景下风险认知对家庭旅游决策合作意向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新冠疫情背景下高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以浙江省4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例
突发危机事件下中国股市行业板块间多尺度相依结构及动态演化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分析背景
基于政策工具的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文本分析
疫情趋稳背景下的美元走势分析
新证券法实施背景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再思考——由新冠疫情的信息披露说起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体育旅游消费行为影响机制——基于S-O-R框架的MOA-TAM整合模型的实证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游客户外景区心理承载力影响研究——基于可视化行为实验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