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1)
- 2023(12747)
- 2022(10699)
- 2021(9768)
- 2020(8209)
- 2019(17937)
- 2018(17588)
- 2017(34185)
- 2016(18310)
- 2015(19997)
- 2014(19601)
- 2013(19396)
- 2012(18295)
- 2011(16883)
- 2010(17299)
- 2009(16618)
- 2008(16057)
- 2007(14579)
- 2006(13349)
- 2005(12022)
- 学科
- 济(92408)
- 经济(92326)
- 管理(57381)
- 业(53471)
- 企(42450)
- 企业(42450)
- 方法(31967)
- 数学(28509)
- 数学方法(28269)
- 中国(25229)
- 农(22408)
- 地方(20803)
- 财(20156)
- 业经(18356)
- 制(17844)
- 学(16827)
- 贸(16748)
- 贸易(16735)
- 易(16284)
- 技术(16106)
- 银(15462)
- 银行(15424)
- 行(14891)
- 农业(14756)
- 融(14004)
- 金融(14002)
- 地方经济(13746)
- 环境(13120)
- 策(13114)
- 体(12018)
- 机构
- 学院(271590)
- 大学(270508)
- 济(126988)
- 经济(124630)
- 管理(103171)
- 研究(96222)
- 理学(88344)
- 理学院(87395)
- 管理学(86206)
- 管理学院(85682)
- 中国(74172)
- 财(58439)
- 京(55838)
- 科学(55388)
- 所(48776)
- 财经(45713)
- 农(45674)
- 研究所(43839)
- 中心(42505)
- 经(41391)
- 江(41007)
- 经济学(40178)
- 业大(38776)
- 经济学院(36020)
- 农业(35871)
- 北京(35497)
- 院(33971)
- 财经大学(33627)
- 范(33201)
- 师范(32840)
- 基金
- 项目(171653)
- 科学(135573)
- 基金(125522)
- 研究(124443)
- 家(109906)
- 国家(108962)
- 科学基金(92629)
- 社会(83042)
- 社会科(78909)
- 社会科学(78889)
- 省(66576)
- 基金项目(65453)
- 自然(57924)
- 自然科(56585)
- 自然科学(56565)
- 划(55951)
- 教育(55654)
- 自然科学基金(55576)
- 资助(50742)
- 编号(48345)
- 成果(39563)
- 发(38764)
- 重点(38481)
- 部(38116)
- 创(37862)
- 创新(35679)
- 国家社会(34889)
- 课题(34105)
- 教育部(32888)
- 人文(32280)
- 期刊
- 济(147371)
- 经济(147371)
- 研究(87322)
- 中国(51622)
- 财(42623)
- 农(41253)
- 学报(40866)
- 管理(40524)
- 科学(37860)
- 大学(31050)
- 融(30621)
- 金融(30621)
- 学学(29685)
- 农业(27365)
- 经济研究(25942)
- 财经(23686)
- 教育(23213)
- 业经(23132)
- 技术(22218)
- 经(20545)
- 问题(19376)
- 贸(16539)
- 技术经济(15690)
- 国际(14568)
- 商业(14162)
- 业(13848)
- 统计(13154)
- 理论(12811)
- 科技(12803)
- 策(12604)
共检索到418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田勇 孙光宇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又发生在有九省通衢之称、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武汉,特殊的时点、特殊的地点,使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在经济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短期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国经济的短期影响较大;从长期来看,在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调节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迅速出台的多项应对肺炎疫情的有利举措的情形下,此次
关键词:
短期影响 股票市场 疫情防控 应对之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韩博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财政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基于当前疫情发展信息,初步评估其对2020年财政收支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2020年财政减收增支在1.2—1.7万亿元之间,做好今年的财政平衡工作"压力山大"。因此本文提出,要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字债务"三管齐下"、多措并举,一方面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赤字率和债务规模,另一方面积极挖掘收入侧的潜力,提高财政部门对于政府收入的统筹安排能力,努力谋求2020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全力支持国民经济实现"六稳",保持经济社会稳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财政减收 赤字率 财政收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婷婷 朱昂昂
本文以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梳理分析非典疫情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在传染范围、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等四个维度的差异,分别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供给侧、需求侧、金融市场、产业链和供应链、逆全球化的影响,以此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时期以及在全球蔓延时期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两次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有序地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推动经济增长,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逆全球化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剑辉 王静文
预计此次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要大于非典期间,势必会干扰2019年四季度以来的经济企稳态势,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表现为短期性、阶段性,很难对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产生持续影响。
关键词:
湖北省 短期冲击 医疗卫生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新冠肺炎疫情明显对我国经济整体产生阶段性的冲击和影响,年内将表现为前低后高的反转态势。2020年的经济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季度后的经济表现。为在战胜疫情的同时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并应以突出结构优化为要领,调抑升高的消费物价水平。减税降负应继续强调和实施,适当提升年度赤字率,以及采取配套改革措施降低企业税外负担。地方政府应积极考虑有效投融资,利用好PPP等机制创新,激发企业与市场潜力,提升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疫情对专项债、房地产走势以及其他具体行业的影响,都需要具体分析认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表现为:有效市场加上有为、有限政府的合理结合,一定是要以"守正出奇"地提供有效供给的机制创新,来解决超常规发展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追赶—赶超"问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丽芬 李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仍需各级政府主动出击,全力应对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本文以盘锦市为例,从三次产业、"三驾马车"以及三大收入等方面全方位揭示了新冠疫情对财政经济的影响,从宏观经济数据、调查问卷和财政收支等方面分析了财政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最后提出了强化各种政策组合、挖掘财政自身潜力及争取上级部门更大支持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财政经济影响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国俊 贾馥玮
2019年年底至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在湖北省发生并向全国迅速蔓延。截至目前,在中央有力领导下疫情得到阶段性控制,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梳理疫情发生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各界解决问题的相应举措,探讨如何完善财政金融、货币政策、社会治理、公共安全治理机制等促进经济的恢复,金融如何发挥"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并对防范相关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友国 孙博文 谢锐
本研究综合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评估了新冠肺炎疫情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冲击我国经济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产业链效应、反弹效应以及短期与长期的综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水平,短期内(2020年)疫情的需求侧产业链效应可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3.3%,而不同情景下供给侧产业链效应可使GDP下降6.4%~12.8%,但反弹效应能分别抵消需求侧和供给侧产业链效应的50%和65%;相较于基准水平,如不采取干预政策,疫情的供需综合冲击将使GDP在短期内下降5.9%~6.5%,长期内(2021—2035年)下降7%;疫情冲击不同行业引起的经济系统损失差异较大,其中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应引起关注;短期内,实施稳就业和稳投资政策,将劳动投入损失控制在较小程度,投资规模恢复到基准水平的95%以上,则可使我国经济实现1.41%~2.96%的增长;长期内,采取稳就业、稳投资措施可在长期内将GDP相较于基准水平的降幅维持在1.5%~2.5%之间;采取稳就业和适度扩张性投资可在长期内使GDP逐渐收敛于基准水平,但可能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因此,进一步释放经济体系反弹效应以及稳就业、稳投资是应对疫情经济影响的重要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断、疫情控制尚存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可能会出现衰退且将持续,全球化进程或将因此而暂告一个段落。就中国而言,全年GDP增速目标将会降至5.5%左右,二三季度将会经历一个恢复的过程,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得益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进一步提升,2015年的情形将难以重现。预计2020年财政政策会大力放松,财政赤字率或将突破3.5%,而货币政策方面则已经步入降息周期,利率下降的空间仍较大。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全球疫情 全球化 经济结构分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建丰 王伟丽
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不同阶段,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从新冠大流行时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的路径出发,评估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之间的权衡,分析后疫情时期疫情发展的不同规模对我国GDP、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福利以及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长期持续小规模爆发对宏观经济的破坏效应更明显,若疫情长期内持续小规模流行,我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居民福利以及部门产出均受到明显冲击;(2)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短期偶然性爆发并不会对我国的GDP、福利、贸易条件以及部门产出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韧性抵消了疫情的短期负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盛丹
本文通过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对新冠肺炎疫情所产生的可能冲击场景进行模拟,量化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及其应对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各行业部门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程度的冲击情景之下,GDP增速分别为-4.52%、-8.48%、-11.96%,各经济主体和各行业部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疫情冲击对于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尤甚;财政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政策组合实施之后,GDP增速分别为0.09%、-3.80%、-7.20%,并且政策对各经济主体和部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振效果,对居民消费和就业的提振效果较弱。本文建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要协调发力、精准施策,同时要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投资;多举措提振居民消费和全面强化稳就业措施应当作为目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要加大力度扶持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加快发展培育新业态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震 刘洪娇
新冠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主要是短期性、暂行性影响,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基本面良好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短期影响中,居民消费增长,特别是服务消费增长,受到疫情的剧烈冲击,疫情对投资的影响要小于对消费的影响。由于全球疫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疫情对进出口的影响仍然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要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将"补短板"和"稳增长"相互结合,注重经济政策的差异化,做好促进消费、稳定投资的政策储备,将疫情防控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创新措施常态化、制度化,为疫情之后经济恢复正常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疫情 服务消费 就业 投资 进出口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郑江淮 付一夫 陶金
新冠肺炎疫情将在未来1至2个季度内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改变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本文通过对"非典"前后的宏观经济和消费形势复盘,并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经济造成的潜在影响。在宏观经济层面,既包括疫情的客观影响,如社会零售总需求下降、投资放缓、CPI波动、进出口萎缩等;也包括各方采取应对措施后对大环境的改变,包括企业融资环境(货币政策)、税费环境(财政政策)等。在消费经济层面,整体消费所受冲击较大;细分零售行业受影响的类型可分为平稳增长型、增速下滑型和逆市上扬型;超市、专业连锁和多业态零售表现较好。疫情将加速零售商业模式变革,无人配送、下沉市场、"宅经济"等需求结构的改变将重塑未来商业模式。总体而言,尽管消费领域受到疫情的影响最大,但疫情之后的"补偿性消费"会一定程度缓解对全年消费增长所造成的冲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芬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经济 风险防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育华
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机制的分析相较2003年初的非典疫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肺炎疫情,具有扩散速度快、病毒传染性强、传染方式多样、通过未发病群体隐形传播、防控难度大的特点。从疫情覆盖区域来看,相比较非典疫情集中于个别省市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因此,可以基本判断本次疫情对全国范围经济活动造成的秩序破坏和生产经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防控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