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6)
2023(16167)
2022(13714)
2021(12470)
2020(10486)
2019(23368)
2018(22626)
2017(43264)
2016(23635)
2015(26307)
2014(25885)
2013(25547)
2012(24233)
2011(21958)
2010(22308)
2009(20834)
2008(20822)
2007(19158)
2006(16799)
2005(15378)
作者
(72151)
(60452)
(60407)
(57044)
(38490)
(29262)
(27262)
(23607)
(22879)
(21534)
(20595)
(20309)
(19615)
(19135)
(19042)
(18625)
(18426)
(17945)
(17490)
(17457)
(15310)
(14894)
(14724)
(13806)
(13681)
(13577)
(13492)
(13333)
(12276)
(12165)
学科
(102110)
经济(101998)
(68900)
管理(66719)
(53736)
企业(53736)
方法(40517)
数学(35279)
数学方法(34998)
中国(31458)
(30505)
地方(25302)
(24618)
业经(23272)
(21531)
农业(20854)
(20840)
贸易(20823)
(20153)
(19644)
技术(19418)
(18326)
银行(18261)
(18229)
金融(18225)
(17593)
环境(15513)
(14680)
(14580)
财务(14549)
机构
大学(343377)
学院(343140)
(145166)
经济(142320)
管理(127803)
研究(124750)
理学(109126)
理学院(107794)
管理学(106068)
管理学院(105414)
中国(94655)
科学(77369)
(73429)
(68709)
(66398)
(65333)
研究所(59263)
中心(56696)
业大(55085)
农业(54278)
(53467)
财经(52293)
(47517)
北京(46610)
经济学(44999)
(44923)
师范(44340)
(44254)
(42163)
经济学院(40691)
基金
项目(226341)
科学(177300)
基金(163828)
研究(160277)
(146265)
国家(144680)
科学基金(121905)
社会(102871)
社会科(97505)
社会科学(97472)
(89619)
基金项目(86663)
自然(79360)
自然科(77584)
自然科学(77556)
自然科学基金(76217)
(75918)
教育(72230)
资助(65898)
编号(62919)
(53787)
重点(51452)
成果(51079)
(49349)
(49274)
创新(46349)
课题(44501)
科研(43735)
计划(42985)
国家社会(42882)
期刊
(164685)
经济(164685)
研究(101672)
中国(74850)
(63510)
学报(61340)
科学(54288)
(51145)
管理(47986)
大学(44975)
学学(42652)
农业(42529)
(36431)
金融(36431)
教育(34594)
技术(28123)
业经(27928)
经济研究(26695)
财经(26504)
(23641)
(22852)
问题(21827)
(17973)
技术经济(17902)
科技(17641)
(17630)
商业(16853)
世界(16212)
国际(15936)
理论(15499)
共检索到527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静娴  孟星屹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一系列深远变化。发达国家因较早放松对新冠病毒管控,故能提供更为完整的变化轨迹。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疫情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主要有自动化替代的加速、居家办公的普及,以及此次新出现的“女性衰退”现象(这一说法是为了区别于以往经济衰退中以男性就业下降为主的“男性衰退”)。从劳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看,疫情对于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包括:低技能、女性、年轻及年长劳动力)可能造成更大冲击。从问题的长期/短期性来看,总量层面劳动力市场的萎缩可能是一个源自供需两方面的长期问题。分结构来看,低技能和女性受到的就业冲击有长期化的趋势,但背后原因不尽相同:低技能劳动力的长期就业问题更多源于劳动需求层面的自动化替代因素;而女性的长期就业问题则更多出在供给面,即疫情给女性带来了额外的家庭事务拖累,并且这种家庭分工模式有其延续性。相比之下,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劳动力的问题则更接近于短期问题,有望随着疫情消退而较快减弱。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同时区分问题的长期/短期性,对于厘清思路并找准对策至关重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俊霞  索志林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本文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3个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梳理与比较,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珂  金梦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文综述了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并深入分析了这些发达国家在转移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伴随的问题和政府干预情况,以期对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文  蔡彤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表现出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传统地区投资不断巩固、“一带一路”投资显著提升、绿色投资概念不断凸显的良性特征。然而,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OFDI在投资模式、投资主体、投资区域以及行业分布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疫情反复冲击、中美大国博弈日益加剧、国际投资规则面临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国OFDI应当树立新发展观念,主动迎接挑战,适应变革,打造与中国经济地位相称的对外投资强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华  周培  
"三农"问题涉及中国千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流转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土地信托是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土地信托进行分析,分别从参与主体、运行机制及方式和法律规范3个方面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同时对中国土地信托发展提出了符合国情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曾时  
在过去10年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商品和劳务市场建立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的联系,而劳动成本差别是构成这种联系中最关键的要素。 一、贸易机会 中国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差别非常悬殊,德国的劳动力成本处于世界之首,每小时劳动成本为24.9美元,美国和日本为16—17美元,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则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唐思  
保险中介人起源于保险业发达国家,是国外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英国、美国、日本的保险中介市场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保险中介制度模式。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保险中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发达国家保险中介市场状况及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可资借鉴的一些国际经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立平  
房地产业在国外已有很长的历史,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已趋成熟,各项制度较为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功能也得到较好的发挥。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可以从别国的经验与教训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避免走弯路。 一、国外城市土地市场功能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市场功能的发挥必须通过市场的运作来实现,市场模式成为决定市场功能发挥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土地市场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完全市场模式,政府控制下的市场模式和非市场模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唐思  
保险中介人起源于保险业发达国家,是国外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英国、美国、日本的保险中介市场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保险中介制度模式。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保险中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发达国家保险中介市场状况及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可资借鉴的一些国际经验。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杨飞  
19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极化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南北贸易和中国-发达国家间贸易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贸易和中国-发达国家贸易显著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极化,其中,中国-发达国家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边际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还表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劳动力市场极化的主要因素,国际贸易是次要因素,并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市场极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梅冠群  
生产资料流通业是工农业生产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对发达国家各类生产资料流通模式与特点的梳理和总结表明,现阶段国外生产资料流通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型有形交易市场、中小型连锁商店、直销、代理等传统型流通模式;另一类是具备流通加工、物流金融、期货交易、逆向物流、电子商务等特殊功能的现代化创新型流通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产资料流通的发展,应借鉴国外生产资料流通模式先进经验,积极促进生产资料现代新型流通方式发展,淘汰现有落后、不合理的生产资料流通方式与经营管理方式,推动生产资料流通主体向大型化、品牌化发展,建立客户导向型的生产资料流通管理体系,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熙  
受人口老龄化等诸多经济、社会因素影响,退休制度改革成为国际热点。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对退休进行新的认识和界定。发达国家通过将弹性机制引入退休制度框架,提高了退休制度的灵活性,在遏制提前退休、激励延迟退休、提高老年劳动参与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退休制度改革日渐步入公众视野。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弹性退休机制,需要深入探讨西方国家弹性退休制度,深入分析我国建立弹性退休机制的特殊约束条件,为弹性退休机制设计做好理论上的先行准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喜珍  
土地流转问题是解决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一个关键的环节,土地制度影响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国土地流转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法国、日本、美国的土地流转在充分明确的法律政策前提下,因地制宜,充分注重土地流转的规模和实效,且注重流转方式的多样化,为完善中国的土地流转,发展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伟捷  郭健全  魏景赋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科普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借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四个发达国家与科普相关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科普产业税收政策的三点建议:要注重对税收政策的差异化设计;生产环节要鼓励资本投入与技术投入;消费环节应鼓励国内消费与对外出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令国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向城市转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和基本规律。中国在近20年来也出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浪潮,尽管中国在人口供给规模、市场发育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决定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他们会有所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