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5)
2023(18850)
2022(16145)
2021(15199)
2020(12926)
2019(29026)
2018(28335)
2017(54098)
2016(29338)
2015(32852)
2014(31903)
2013(31385)
2012(28504)
2011(25695)
2010(25210)
2009(23215)
2008(22646)
2007(19415)
2006(16654)
2005(14328)
作者
(84047)
(70278)
(69484)
(66071)
(44535)
(33728)
(31469)
(27502)
(26664)
(24638)
(23748)
(23735)
(22211)
(21938)
(21691)
(21430)
(20945)
(20904)
(20153)
(20048)
(17396)
(17027)
(16995)
(15929)
(15676)
(15545)
(15319)
(15232)
(14129)
(13765)
学科
(115634)
经济(115512)
管理(85805)
(82197)
(68832)
企业(68832)
方法(55660)
数学(49113)
数学方法(48502)
中国(32015)
(30524)
(30165)
业经(25412)
(24630)
(23362)
贸易(23346)
(22741)
(21658)
技术(20731)
地方(20079)
(19958)
农业(19920)
财务(19887)
财务管理(19854)
企业财务(18849)
(18291)
银行(18222)
(18012)
金融(18008)
理论(17858)
机构
大学(412850)
学院(409448)
(168256)
经济(165062)
管理(162661)
理学(141979)
理学院(140431)
研究(139320)
管理学(137874)
管理学院(137155)
中国(105131)
(87327)
科学(86725)
(74792)
(70662)
(69537)
业大(64519)
研究所(63894)
中心(62880)
财经(61304)
(56582)
(56162)
农业(55915)
北京(54877)
经济学(51424)
(51018)
(50451)
师范(50405)
经济学院(46489)
财经大学(46051)
基金
项目(288424)
科学(226627)
基金(212092)
研究(204183)
(187734)
国家(186254)
科学基金(159469)
社会(130647)
社会科(123987)
社会科学(123955)
基金项目(112227)
(110131)
自然(105829)
自然科(103481)
自然科学(103450)
自然科学基金(101616)
(94045)
教育(93201)
资助(87371)
编号(80434)
重点(64523)
(63689)
成果(63293)
(61363)
(60580)
创新(57473)
科研(55883)
国家社会(54852)
课题(54782)
教育部(54493)
期刊
(173435)
经济(173435)
研究(116655)
中国(74158)
学报(70967)
科学(63480)
(62754)
管理(59550)
(57288)
大学(53444)
学学(50740)
农业(43362)
教育(38746)
(34991)
金融(34991)
技术(33974)
财经(30280)
经济研究(29386)
业经(27772)
(25936)
(23693)
问题(22687)
科技(20814)
(19967)
技术经济(19737)
(19238)
图书(19011)
理论(18980)
业大(18289)
统计(18114)
共检索到58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宏  蒲红霞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新冠疫情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并与非典和H7N9禽流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对股市造成显著负向冲击且呈W型趋势,对主板市场影响最大;除医药行业外,其他行业均受疫情负向影响;三次疫情对股市的负向冲击均呈短期性,一般在疫情公告日的第三到第八个交易日达到最大,新冠疫情的冲击最强烈,H7N9次之,非典最小;冲击持续时间上,新冠疫情为16天,非典为14天,H7N9为8天;新冠疫情影响股市的传导机制为投资者负面情绪的传染效应,导致不同地区的公司股价产生共振,造成股市整体下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波  钱惠惠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对我国金融市场形成巨大冲击。为了研究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收益率造成的影响,本文建立了ARIMA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与此同时,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来探究国债指数、上证指数和企债指数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疫情冲击下股债市场间可能的风险传递路径。经研究分析后发现: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会对股票市场形成负向冲击,而对债券市场形成正向冲击;且上证指数、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风险首先从股票市场传导到国债市场和企债市场,并且国债市场也反向影响股票市场,两者相互传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守明  王杰  
基于新冠疫情爆发给证券市场带来冲击的背景,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85家5G相关企业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并检验政府资助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资助对研发投入和企业价值有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在政府资助和企业价值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公司成长性不仅调节了研发投入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即成长性越高的公司,政府资助通过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间接影响越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晓孟  马晓燕  周爱民  
本文研究全球11个主要股指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的收益率与波动率及其长期记忆性变化情况。通过干预分析,研究发现多数股指收益率预期水平均受到新冠疫情的负向冲击,半数股指波动率预期水平受到疫情的正向冲击;通过长期记忆性突变检验,发现半数股指,尤其是美股的波动率在疫情暴发后出现显著的长期记忆性上升。各股指中,上证综指是唯一未出现波动明显加剧的股指,这从侧面体现出资本市场对中国本次抗疫工作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中国疫情后经济快速复苏的信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争艳  黄源  王兆瑞  
本文利用2008—2016年的股票市场和央行沟通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央行沟通对股票市场稳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央行书面沟通方面,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不能显著降低股市波动,并且其影响不会因为措辞变得更加明确而得到改善。相比之下,《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金融稳定报告》则有利于稳定股市波动。在央行口头沟通方面,央行关于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的沟通均能很好地降低股市波动。总体来看,口头沟通稳定股票市场波动的效果比书面沟通更好。随着货币政策口头沟通措辞的明确化和沟通灵活性与针对性的加强,口头沟通对股票市场稳定发挥的作用也会变得更加有效。对此,央行在未来需要完善沟通方式,更加重视口头沟通机制。在货币政策的口头沟通中,央行应注重措辞的明确化和沟通的及时性。在货币政策的书面沟通中,央行应注重提高信息质量,披露更多关于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及调整原因等实质性内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桂文  吴桐  
文章在研究疫情对供给、需求,以及市场工资率和就业概率影响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企业、就业群体3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根据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估算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的新增就业损失。结果显示,在乐观、中性和悲观3种预期的情况下,新增就业量分别减少142.16万人、477.92万人和678.61万人,新增就业损失分别为8.70%、29.26%和41.55%。文章建议,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保居民就业必须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在做好援企稳岗工作的同时,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和拓展城乡就业空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全球经济置于百年未有大变局环境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则加速了全球价值链重构。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效应。研究发现:(1)从宏观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冲击,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其中美国、欧盟和中国的冲击较为严重;(2)从国家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抑制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3)从行业层面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不同行业部门的全球价值链活动影响存在一定异质性,且简单价值链活动受到的冲击强度要高于复杂价值链。因此,应竭力稳定中小外贸企业的生产,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强化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红玉  许争  佟捷然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具有目标明确、实现路径清晰和风险容忍度提高等特征,本文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来的代表性货币政策公告作为事件窗,运用事件分析法,考察了量化宽松政策对日本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1)联合声明和QQE2事件对日本股票市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两次事件发生期间,日本股票市场累计超额收益率走势几乎一致;(3)从行业来看,QQE2对行业的影响程度比联合声明更加显著。实证结果表明,量化宽松政策对日本股票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货币政策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结合我国股票市场当前情况,日本央行经验对改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手段和方法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琚亚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影响较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的情况下,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逐步向金融体系传导。基于疫情冲击传导至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风险的影响机理,选取A省法人银行机构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疫情对银行机构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水平、流动性等方面的影响,并按银行机构类型、金融科技水平、客户集中度、同业集中度等分别进行样本细分,进一步研究疫情对不同类型机构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银行机构的资产质量、拨备计提能力、盈利能力、资本充足水平有所下滑,但银行的整体流动性受影响较小。分类看,疫情对农信机构影响最大,村镇银行次之,对城商行影响较小;疫情对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低、客户集中度和同业集中度较低的银行影响更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金顺姬  张俊瑞  金玲  苏洋  
本文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组织冗余对疫情冲击下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疫情发生后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率普遍下降,而组织冗余作为调节变量,缓解了疫情对股票收益率的冲击;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尤为明显。并且,当组织冗余水平达到当年同行业的49%时,这一缓冲作用才得以显现。由此可见,企业内部适当的冗余资源对有效防范、应对突发性的灾难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预测  [作者] 陶萍  刘先伟  
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被广泛验证,但现有文献多为国内突发事件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研究。本文尝试对国外突发事件能否影响国内金融市场进行探索,以新华社评出的2011年国际十大新闻为背景,筛选出符合定义的事件,以上证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事件研究与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外突发事件能显著影响国内股票市场:(1)事件发生前后A股市场的活跃程度及收益率显著不同,异常收益(累积异常收益)在t=2(t=3)前达最值;(2)企业业绩能够起到稳定股票价格,获得超额收益的作用;(3)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股票,在突发事件中表现越稳定,获得的超额收益越高。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涛  
以中国股票市场印花税7次调整前后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与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可以检验证券交易税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仅靠证券交易税调整很难对股市规模起到预期的调节效果;证券交易税调整对股市流动性能起到较好的政策效果;中国股市流动性太高,为了抑制泡沫,应该制定较高的证券交易税税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高良  齐保垒  王恺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活动一直受到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和投资者的关注。本文以沪深两市2002~2009年的8765个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检验我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针对我国股票市场所颁布的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活动的影响。分别使用盈余分布法和GLS回归两种方法分析政策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为了逃避政策的处罚或者为了满足政策的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颁布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但是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管措施和综合的评价体系,可能会诱导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湄  周行  李佳浍  秦淇林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研究股市汇市联动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在新冠疫情暴发前后,全球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的联动性差异,通过ZA检验判断各国在新冠疫情窗口期的结构断点,并建立双变量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表明:新冠疫情后超过半数样本国出现股市与汇市的双向格兰杰因果,与新冠疫情前相比联动性显著增强,同时这种股汇间的联动性与投资者情绪显著相关。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继续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减少或降低新冠疫情因素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针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适当的宏观审慎措施,防范国外金融风险的传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浦华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各国应对疫情采取的管制措施将会影响生猪屠宰加工和生产。贸易遭受的主要影响来自港口物流,后期延伸到主要猪肉出口国屠宰加工端和生产端。中国2020年猪肉进口预计较上年增长三成左右。受疫情对猪肉供需形势短期冲击影响,欧盟猪肉价格短期下跌,而北美则呈现明显上涨。全球猪肉供给链受到冲击,将导致欧美二季度猪肉价格走势分化、生猪价格显著下跌。全球疫情的有效控制将决定猪肉贸易下半年是否逐渐恢复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