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7)
2023(13109)
2022(10947)
2021(10239)
2020(8569)
2019(18738)
2018(18297)
2017(34600)
2016(17986)
2015(19953)
2014(18734)
2013(18605)
2012(16965)
2011(15612)
2010(15766)
2009(15033)
2008(14516)
2007(12838)
2006(11411)
2005(10239)
作者
(48396)
(40761)
(40278)
(38370)
(25443)
(19624)
(18007)
(15694)
(15401)
(14318)
(13938)
(13372)
(12834)
(12741)
(12382)
(12368)
(11888)
(11749)
(11617)
(11506)
(10135)
(9846)
(9745)
(9372)
(9124)
(9116)
(8941)
(8762)
(8154)
(8025)
学科
(77779)
经济(77711)
(56406)
管理(48061)
(47077)
(34713)
企业(34713)
农业(31042)
方法(27664)
中国(25014)
数学(24443)
数学方法(24182)
业经(20561)
(19462)
贸易(19447)
(19096)
(16566)
技术(16059)
(15272)
地方(15053)
(13348)
银行(13337)
(13090)
(12982)
(12791)
(12209)
金融(12206)
(11956)
(11760)
环境(11379)
机构
学院(250087)
大学(246294)
(116467)
经济(114617)
管理(95786)
研究(90516)
理学(82590)
理学院(81781)
管理学(80539)
管理学院(80082)
中国(72551)
(55551)
(51672)
科学(50637)
(48441)
(44591)
农业(42336)
中心(41177)
研究所(40209)
业大(39144)
财经(38237)
(36744)
经济学(35925)
(35119)
北京(32447)
经济学院(32258)
(32221)
师范(31971)
(31834)
(28868)
基金
项目(166656)
科学(133796)
研究(126977)
基金(123668)
(107259)
国家(106328)
科学基金(91673)
社会(85221)
社会科(80629)
社会科学(80611)
基金项目(64067)
(63740)
教育(56427)
自然(55224)
自然科(54045)
自然科学(54033)
自然科学基金(53092)
(52779)
编号(51020)
资助(49081)
成果(41005)
(38402)
(38092)
重点(37473)
(37438)
国家社会(36795)
创新(35225)
课题(34802)
(33270)
教育部(33184)
期刊
(133271)
经济(133271)
研究(77387)
(59224)
中国(56006)
农业(40337)
科学(35830)
学报(35626)
管理(34451)
(34425)
大学(28778)
(27649)
金融(27649)
学学(27039)
业经(26347)
教育(25824)
经济研究(21312)
技术(21068)
(20685)
财经(18677)
问题(18388)
世界(16916)
(16223)
(16199)
农村(14447)
(14447)
国际(14354)
农业经济(14229)
技术经济(13245)
(12956)
共检索到388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曹历娟  洪伟  张兵兵  
随着农产品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贸易环境变动对我国农产品进口以及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冲击将愈加明显。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我国不同农产品短期和较长时期的供需形势及进口需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畜产品,国内供给的下降以及补偿性消费需求的增加将在较长时间内推动其进口需求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履行不仅会在短期内大幅提高中国自美农产品进口的金额与份额,同时还会因部分品种进口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在长期将会改变中国农产品自美进口以及总进口的品种结构。在疫情与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叠加的双重背景下,大量增加从美国进口猪肉、牛肉以及大豆等品种,既满足经济合理性,又顺应了现实需求,可能成为中国未来农产品进口的合理选择,并将推动我国农产品进口格局发生较大转变。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我国应积极地通过增强国内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有策略地落实中美经贸协议、继续推进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建立进口与国内产业安全的预警体系以及提升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能力等途径,化被动为主动,在粮食安全双循环格局下保障农产品进口安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中美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与以往双边安排不同的是,包含了一些与现行中国国内法规定不完全一致的条款,对这些条款的遵守和执行,需要解决国内法上的两个问题:一是此类双边协议的效力如何?二是如何在国内适用?且该协议与中国现行国内法对照存在着四类情况。其中涉及修订法律、新立法律的情况,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尽快明确规定不同主体、依不同程序签署的国际条约和协定的效力位阶。特别是考虑到此类双边安排协议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规定国际协定在中国国内不能直接适用,必须经过转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应贵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订缓解了全球经济压力,稳定了金融市场预期。跟一般国际经贸协议不同的是,这份协议载有具体的商品与服务清单及采购数量。以协议所指定的商品与服务基准年(2017年)出口贸易为出发点,从数量目标的实现基本条件和难易程度看,商品出口的数量目标尚可实现,但服务数量目标难度较大。第二轮谈判将重点讨论降低双边关税水平,但谈判时机和进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先勇  周米娜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亚洲和非洲多个国家实施了农产品进口限制措施,严重阻碍了农产品国际贸易,倒逼中国农产品贸易不得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阐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国实施进口限制措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国实施进口限制措施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加强国际农产品贸易协作、推进农产品贸易措施标准互认、提高农产品贸易体系和储备体系建设水平、加快完善农业产业链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贸易企业的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冰川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由于农产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比相对较小,加之食品消费刚性,因此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会较小。但是,仍将逐步渗透到国内农产品市场中,并对农产品市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农业支持政策与财政可持续性造成一定的冲击。对此,本文在具体分析疫情农产品市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昊  王振霞  李勇坚  
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外生冲击,可以考察统一市场与信息技术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中的作用。基于全国160个批发市场、29种产品的日度价格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的实证分析表明,市场分割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农产品价格抬升幅度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不过,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对农产品全国流转的统一市场格局带来根本性影响,甚至往年除夕以后市场分割度小幅跳升的现象也不再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主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地区间信息化水平差距则对市场整合具有负面作用。这些结论意味着,依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统一市场,有助于提升我国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远卓  张红地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病毒肺炎,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传染性更强,蔓延省域更广,确诊人数更多。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疫情,并且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由于我国政府在应对此次疫情上采取了有力措施,此次抗击疫情的周期有望缩短。我们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2020年第一季度,从第二季度起经济将会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如何消除此次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今年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响  易鑫  胡旭  
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先后对中国及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困境。本质来看,是由于重大流行疾病爆发导致世界各国封锁边境、限制人员流动造成全球需求萎缩和供应链中断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在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叉融合背景下,任何一国无法靠"单打独斗"遏制住疫情并重拾经济增长。为有效控制疫情,化解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需要世界各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惯有"傲慢与偏见",通过加强信息沟通、经验互享、携手合作,尽最大努力巩固全球化成果,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才能共同应对此次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当前,中国采取的严格防控疫情、稳定经济秩序、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军   巴依勒   孙李傲   张文港   孙靖文   李健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球供应链系统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冲击尤为显著。本文以冷鲜肉为例,构建了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农产品供应链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疫情所导致的供应商农产品滞销、制造商产能中断以及零售商需求突变三种典型中断场景,同时结合疫情下供应链中断的“长期干扰”“规模不可预测”“多节点同时中断”“在中断存在期间开始恢复”等特点,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部分中断和完全中断两种情境下政府补贴对供应链累计利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不同中断情境下政府补贴策略的选择对供应链系统恢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情境下政府对供应商进行补贴更有利于供应链系统恢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疫情期间的政府补贴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董利  赵晗  郭刚正  何建勇  
2019年12月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事件。目前疫情还在发展阶段,尚无法对总体经济影响进行精确评估。在对比分析2003年非典和当前疫情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对此次疫情的影响进行了粗略的分析。总体看,由于当前疫情面临的经济环境更加严峻,新冠病毒传染性更强,其对经济影响或大于非典时期,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疫情会对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关键词: GVC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QMM)课题组  
新冠疫情从需求和供给两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既有消费端的直接损失,也有因复工复产延迟而引致的产能利用不足而产生的间接损失,更有因疫情蔓延所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部分环节受阻以及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逆向冲击。即便如此,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它一方面消耗着真实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创造着GDP;加上中国经济所固有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疫情的冲击难以逆转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当然,疫情向全球的扩散和蔓延,的确给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疫情也加速了处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中国经济的结构分化趋势。最后,基于CQMM的预测表明,在乐观、中性和悲观的三种情景设定中,疫情冲击下的中国GDP实际增速可能落在4.0%~5.3%的区间之内。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彩玲  王泰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带来挑战的同时,严重冲击了各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为应对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埃及政府积极采取疫情防控措施,推进经济复苏,使埃及疫情在初期得到了有效控制,经济稳步复苏。埃及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薄弱、经济固有缺陷明显以及新冠病毒易变性特征影响着埃及政府的疫情治理成效。2020年12月下旬,埃及疫情再次反弹。埃及政府只有坚持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事业;抓住机遇,保障经济供应链安全、扩大需求侧改革;践行多边主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展开国际合作,才能在疫情与全球化危机中实现突破、稳步前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