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83)
2023(15770)
2022(12748)
2021(11770)
2020(9640)
2019(21049)
2018(20398)
2017(39638)
2016(20940)
2015(22740)
2014(21920)
2013(21213)
2012(19012)
2011(16781)
2010(17243)
2009(16774)
2008(16002)
2007(14612)
2006(13122)
2005(12096)
作者
(55210)
(45722)
(45598)
(43420)
(29437)
(21639)
(20603)
(17387)
(17298)
(16535)
(15547)
(15273)
(14708)
(14360)
(14226)
(14029)
(13679)
(13410)
(13225)
(13145)
(11288)
(11175)
(11087)
(10532)
(10398)
(10310)
(10209)
(10146)
(9012)
(8955)
学科
(87433)
(85375)
经济(85286)
(78649)
企业(78649)
管理(74744)
方法(32361)
业经(31371)
(30355)
(29646)
中国(28770)
(27299)
金融(27296)
(26002)
银行(25990)
(25201)
数学(24156)
数学方法(23876)
(22811)
农业(21713)
(21290)
财务(21257)
财务管理(21236)
企业财务(20143)
技术(19913)
地方(19114)
(18208)
理论(17279)
(16416)
贸易(16398)
机构
学院(287933)
大学(276624)
(125690)
经济(123282)
管理(115267)
理学(97945)
理学院(97067)
管理学(95864)
管理学院(95302)
研究(90562)
中国(78660)
(61726)
(55958)
科学(49645)
财经(47633)
(45434)
中心(43624)
(43439)
(43160)
(43130)
研究所(38536)
经济学(38281)
(36934)
业大(36620)
财经大学(34930)
北京(34814)
经济学院(34545)
(33630)
农业(33362)
师范(33334)
基金
项目(182684)
科学(147167)
研究(142198)
基金(132484)
(111804)
国家(110702)
科学基金(98302)
社会(93024)
社会科(88412)
社会科学(88394)
(74474)
基金项目(68730)
教育(64280)
自然(59705)
(59571)
编号(58518)
自然科(58383)
自然科学(58372)
自然科学基金(57409)
资助(52796)
成果(47104)
(43545)
(41944)
重点(40766)
课题(40641)
创新(39942)
(39894)
(38824)
国家社会(38303)
(37531)
期刊
(147444)
经济(147444)
研究(88841)
中国(58348)
(50578)
管理(49300)
(44049)
金融(44049)
(42461)
科学(34927)
学报(33066)
教育(29421)
农业(28337)
业经(27531)
大学(26932)
技术(26879)
学学(25764)
财经(23960)
经济研究(23925)
(20822)
问题(18063)
(16359)
技术经济(16250)
(15505)
现代(15311)
商业(14800)
财会(13939)
国际(13803)
世界(13548)
科技(13286)
共检索到448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非  王醒男  申么  
疫情全球蔓延愈来愈显现其影响的长期性,可能成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乃至影响全球历史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当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活力逐步提升。但境外疫情的持续蔓延令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陡增,进而对金融业发展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广东省金融业需要防范前期影响实体经济部门造成的风险传导至金融部门。其关键在于配合好中央政府逆周期调节政策节奏,提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配合度,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转“疫”为机,以“稳预期”为首要目标,以“降成本”为重要抓手,以“促发展”为核心驱动,以“防风险”为基本底线,多管齐下,切实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助推广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丽华  李锦涛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并为后疫情时代金融治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本文采用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综合考虑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银行业和保险业,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各个金融市场或金融行业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并且金融风险会在各个市场和行业之间相互传染,产生风险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为我国后疫情时代金融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朱鸿鸣  朱俊生  
新冠肺炎疫情会从多个渠道给金融运行带来影响,总体上会形成预期冲击、实体传导、政策消化三个冲击阶段。疫情对金融运行的冲击总体可控,但要警惕对区域及行业的结构性影响,以及与存量风险的叠加效应。针对疫情影响的阶段性、结构性、叠加性特征,在系统全面防控疫情带来的金融风险时,应重点关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特别要防止新旧风险并发,"股、债、汇"风险叠加等极端情况出现。当前,在制定和完善对冲性金融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其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宜多采用数量化工具,以便于政策的后期退出;多采用结构化工具,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多采用区域性政策,以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提前控制政策消化期的成本。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巧莎  
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活力的源泉,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日本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困境。日本政策金融公库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向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及优质的金融服务,为稳定中小企业运营做出了自身贡献。通过分析日本政策金融公库的实践,可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提供借鉴,对于中小企业突破困境、健康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翟燕霞  石培华  陆明明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基于系统理论视角,全面考察了新冠疫情对旅游业关联的行业、区域、市场、重要时间节点的影响,并对旅游业的振兴进行了初步预测,即我国旅游业需经历受疫情冲击的高峰期(1—3月)、受疫情冲击的影响期(4—6月)、旅游市场的恢复期(7—9月)、全面振兴期(10月—)四个时期,旅游市场将按照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的顺序逐步恢复。需要从提升旅游业的数字化能力、大力发展健康旅游市场、引领旅游业跨界融合、构建旅游业危机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促进旅游业全面振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大勇  吕飞红  王春爽  
新冠疫情对各行业的冲击影响不同,导致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不同。区分行业精准制定政策不仅可以有效节约社会资源,还可以提升全社会的发展效率。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多次出台纾困措施,特别是对餐饮、实体零售等受疫情持续影响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定向支持。未来,对需求减少的行业来说,纾困仍然是第一要务;对于需求没有变化的行业,则重点在于支持其商业模式的更新和转换;而对于需求增加的行业,则要区分其具体行业和增加程度,精准制定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兴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居家隔离、减少出行等措施防控疫情扩散,将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对农民进城务工收入影响尤其明显。当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接近3亿,帮助农民工顺利返城复工,对于恢复国民经济稳健运行意义重大,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民工金融需求特点,精准提供简单便捷的金融服务,尽量降低农民工返城务工成本,进而降低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影响,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戴翔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经济全球化出现新形势和新变化,其中就包括全球价值链重构。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蔓延和扩散,会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即在短期内通过生产、消费、贸易和政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形成冲击,进而呈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中长期看仍将在横向和纵向维度上伸展,并将伴随深刻的结构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虽在外资、外贸和"走出去"等方面遭遇挑战,从而影响价值链分工,但考虑到疫情暴发的国内外时间错位及中国已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等因素,相比较而言,即便是在价值链呈现收缩的短期内,中国也具有进一步留住产业链、扎根价值链和巩固分工地位的机遇;而从中长期看,疫情倒逼创新发展带来的结构性调整等,也将有助于在新一轮价值链深度演进中赢得竞争新优势。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作用和角色,推动构建和优化全球价值链,中国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以更大的开放应对疫情冲击,既要采取有效的短期应对举措,也要做好有利的长期发展预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世锦  韩阳  王大伟  
本文通过将网络分析法应用于投入产出体系,将我国各省经济部门及部门间关系转化为宏观经济网络内的"节点"和"弧",从区域间、经济部门间"层层传导"的传播视角分析了疫情的经济冲击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湖北省具有较强的"内向型"特征,疫情对湖北省内带来的经济冲击大于省外。(2)江苏、广东、浙江、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与湖北省的经济依存度较高,面临较为直接的经济冲击风险。(3)在经济恢复发展中应对上下游影响力较大、或处于核心战略位置、或自身稳定性不强的3类行业给予特别关注,例如湖北省的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结合疫情冲击路径特征,提出湖北省和相关省区经济恢复发展、通过改革激发新增长动能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陈云  鲍春雷  黄湘闽  
2003年以来,我国经历了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三次较大规模的事件。本研究就三次大事件对就业的主要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而言,非典疫情对局部行业和地区影响较大,并且持续时间短、恢复较快,因而对就业的影响总体是短期的、结构性的、局部性的,但影响程度大于对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冲击力强,就业受到影响较为严重,失业率显著上升、农民工大规模返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十分突出;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严重冲击,影响巨大,范围广、程度深,并且因与春节假期重叠导致返工困难,就业总量压力加剧,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失业水平可能达到新高。为应对当前疫情对经济社会和就业影响,要在现有援企稳岗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关注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疫区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更有效的就业帮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聪玲  张雅俊  
交通运输作为旅游业的构成部分,对于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全球新冠疫情暴发,旅游业遭受重创,传统客运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剧烈的冲击,探寻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客运企业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旅游客运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从旅游客运企业的长期趋势、疫情影响、经营困局等多个方面分析旅游客运行业的发展态势,并基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智慧旅游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企业智慧化升级的方向,以期为旅游传统行业疫情常态化下的经营与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晖  王飞  李欣先  
就业关系民生,稳定的就业有利于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政府出台促进复工复产、援企稳岗政策,精准施策稳定居民就业形势。本文对我国在疫情期间就业领域相关政策措施和数据分析发现:随着援企稳岗、多渠道灵活就业等政策的落实,疫情期间,我国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改善,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有效缓解,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民工就业规模增长,劳动力就业结构保持稳定,稳就业政策对劳动力市场调控取得积极效果。然而,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稳就业政策应在当前援助、帮扶、支持等应急性政策基础上有所创新,通盘考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趋势,通过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扩大"新就业形态"规模,扩大"以工代赈"和公益性岗位范围,鼓励生活性服务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经营模式,进而从劳动力资源角度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洋帆  郭颖逸  陈东侨  李楚涵  米运生  
为应对新冠肺炎所采取的物理隔离等管制措施,无需人际接触的数字金融特别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理论上说,就业和收入相对不稳定的农民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依赖性更强。本文利用广东地区219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农民工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的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物理隔离的背景下,社会资本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使用的影响程度大幅度减弱甚至为负面作用。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需要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进行数字赋能,增强他们通过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数字手段缓解外生冲击的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邵玺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亟待研究。基于第三期湖北省百县生育调查数据和新构建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指数,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每上升1个单位,一孩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提高39.6%,二孩家庭的三孩生育意愿提高55.6%。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二孩生育意愿,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上升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三孩生育意愿,新冠肺炎疫情仅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研判后疫情时期中国生育水平走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克芬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据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突破9300万户,占全国各类工商市场主体的95%以上。但是,随着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国内中小微企业一夜之间仿佛按下了暂停键,甚至一部分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与生存危机。在这一背景之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旨在扶持中小微企业重新步入正轨,激活市场经济活力,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保驾护航。因此,文章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下针对中小微企业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目的,以及这一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税负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