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5)
2023(15721)
2022(13734)
2021(12916)
2020(10903)
2019(24447)
2018(24444)
2017(47601)
2016(25757)
2015(28934)
2014(28720)
2013(28321)
2012(26079)
2011(23635)
2010(24056)
2009(22576)
2008(21906)
2007(19516)
2006(17581)
2005(15633)
作者
(73735)
(60667)
(60560)
(57744)
(38870)
(28979)
(27593)
(23644)
(23002)
(21961)
(20499)
(20485)
(19385)
(19295)
(18713)
(18609)
(18165)
(18140)
(17482)
(17474)
(15115)
(15016)
(14616)
(13892)
(13705)
(13668)
(13589)
(13569)
(12192)
(11961)
学科
(100735)
经济(100614)
管理(79398)
(76203)
(63226)
企业(63226)
方法(43661)
数学(37279)
数学方法(36816)
中国(30141)
(29700)
(27428)
业经(23801)
(21535)
地方(20845)
(20560)
(20185)
贸易(20172)
技术(19985)
(19603)
农业(19547)
(18385)
银行(18347)
(17611)
理论(17358)
(17102)
(16547)
环境(16419)
(16157)
金融(16153)
机构
学院(367383)
大学(366194)
(148449)
管理(146605)
经济(145057)
理学(125918)
理学院(124576)
管理学(122635)
管理学院(121943)
研究(121847)
中国(92937)
(78148)
科学(73047)
(71470)
(60608)
财经(56172)
中心(54789)
(54747)
研究所(54625)
(54381)
业大(51355)
(50797)
北京(49971)
(48747)
师范(48376)
(44533)
(44406)
经济学(43429)
农业(42625)
财经大学(41439)
基金
项目(241296)
科学(189975)
研究(181460)
基金(173501)
(149260)
国家(147945)
科学基金(127361)
社会(113399)
社会科(107355)
社会科学(107328)
(94501)
基金项目(91536)
教育(83341)
自然(81348)
自然科(79393)
自然科学(79373)
(78882)
自然科学基金(77938)
编号(76113)
资助(71344)
成果(62627)
重点(53359)
(53185)
课题(52241)
(52024)
(51459)
创新(47943)
项目编号(47133)
教育部(45909)
国家社会(45617)
期刊
(169553)
经济(169553)
研究(113454)
中国(70256)
管理(56016)
(52446)
学报(52098)
(49784)
科学(49625)
教育(43932)
大学(39855)
学学(37262)
(35761)
金融(35761)
农业(34470)
技术(31865)
业经(29600)
经济研究(27451)
财经(26731)
(22780)
问题(21762)
图书(19814)
理论(18766)
技术经济(18262)
商业(18066)
科技(17798)
(17528)
现代(17508)
(17409)
实践(17158)
共检索到549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依绍华  
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2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制定路线图。本文在分析当前消费市场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制约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服务性消费支出受到影响、防范型储蓄动机增强抑制购买力释放、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等,并根据《意见》精神,提出政策建议:以财税政策“组合拳”帮扶企业、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多种方式改善就业供需矛盾、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供给以激发消费潜力。借此,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并以期更好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琪延  张珊  
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结构的跨期变化。理论模型证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会带来资金流动性约束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者异质性也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缩小了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且性别、年龄和婚姻等个体特征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方式不同。因此,本文从维持利率稳定、提高收入水平和细分消费市场三个角度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升级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洪波  邸建亮  王冉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居民消费大幅下滑,促进居民消费加快恢复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和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住户调查数据和2020年5月开展的关于居民消费的重点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深入研究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及其时间变化趋势,以及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各项因素的贡献大小,探讨疫情影响居民消费的内在机制和途径。研究表明,疫情暴发后的17周内(2020年1月20日至5月中旬),现金口径的居民消费支出平均下降19.5%,疫情暴发后第1周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第2周至4周内下降最为严重,第5周开始明显反弹并保持波动恢复态势,但至5月中旬仍未恢复到正常增长路径。消费项目限制因素、收入下降因素、风险意识上升因素和消费场景变化因素对居民消费平均降幅的贡献率分别为29.6%、29.4%、15.9%和13.0%。居民收入以外的因素,即疫情对经济社会环境和居民消费心理的影响,是疫情暴发后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升福  李龙  陈满  
本文从市场环境方面分析新冠疫情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包括新冠疫情对居民预期收入、预防性储蓄和报复性消费的影响;而后通过构建调查问卷,从微观层面研究疫情对居民社会消费的影响,在实证部分,构建Logistic模型,研究影响居民报复性消费、预防性储蓄以及预期收入减少的具体微观原因;最后从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与微观指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合理配置家庭资产,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冲击等方面综合施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晖  王飞  李欣先  
就业关系民生,稳定的就业有利于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政府出台促进复工复产、援企稳岗政策,精准施策稳定居民就业形势。本文对我国在疫情期间就业领域相关政策措施和数据分析发现:随着援企稳岗、多渠道灵活就业等政策的落实,疫情期间,我国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改善,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有效缓解,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民工就业规模增长,劳动力就业结构保持稳定,稳就业政策对劳动力市场调控取得积极效果。然而,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稳就业政策应在当前援助、帮扶、支持等应急性政策基础上有所创新,通盘考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趋势,通过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扩大"新就业形态"规模,扩大"以工代赈"和公益性岗位范围,鼓励生活性服务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经营模式,进而从劳动力资源角度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姜兆华  
自2019年12月份以来,一场始于湖北武汉、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搅乱了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和中美贸易争端叠加影响下,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给中国经济蒙上不确定性阴影,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新冠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究竟何去何从?本文试就此做初步研究和探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军   巴依勒   孙李傲   张文港   孙靖文   李健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全球供应链系统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对影响国计民生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冲击尤为显著。本文以冷鲜肉为例,构建了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农产品供应链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疫情所导致的供应商农产品滞销、制造商产能中断以及零售商需求突变三种典型中断场景,同时结合疫情下供应链中断的“长期干扰”“规模不可预测”“多节点同时中断”“在中断存在期间开始恢复”等特点,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部分中断和完全中断两种情境下政府补贴对供应链累计利润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不同中断情境下政府补贴策略的选择对供应链系统恢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情境下政府对供应商进行补贴更有利于供应链系统恢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疫情期间的政府补贴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程辉  
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降低疫情对企业冲击影响以及引发的经济风险,国家迅速出台了应急性税收优惠政策措施。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在抗击疫情中具有其他政策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战疫情、促发展,税收支持是一支重要力量。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现行战疫情、促发展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在综合分析我国当前应对疫情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从改革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制度、突出扶持重点、提升税收政策治理效能、税收政策选择要精准兼顾平衡等四个方面对疫情下如何发挥税收支持作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完善措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柳颍  武佳藤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消费走势,成为国内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议题。本文利用微观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报复性消费"行为仅存在于极小部分人群中。(2)居民在疫情后选择减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收入减少、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理性消费倾向。(3)具有赡养老人负担、居住地为农村、学历水平较低、家庭消费占总收入比例较高、未拥有证券类资产与拥有保障类资产等因素对居民预期收入减少、预防性储蓄动机或理性消费倾向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疫情后短期内刺激消费措施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中长期消费能否恢复甚至向好,则需要依据居民特征,从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等方面入手,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炜  吕映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断了高职学校的教学进程,使教学组织陷入困境。在线教学的及时介入有助于重组教学秩序,恢复教学生态,提振抗疫信心,使高职免于陷入教学停摆的局面。但是,低效的互动性和难以开展的实践操作性也显示在线教学在适应高职类型教育上仍有较大局限性。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重塑教学格局,加大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支持在线教学的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依绍华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居民消费稳定恢复并呈现新的特征:2021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势头明显,基本与网络零售额增速持平;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乡村之间差距较大;居民食品类消费支出占比和服务类消费支出占比均未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降低,20—24岁大学生结构性失业较为突出,新消费业态缺乏有效监管措施导致消费质量降低等,是影响居民消费恢复性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打好提振居民消费的政策组合拳,创新财税政策以提升政策效率,增加在职和转岗培训,多渠道增加就业,提升农村消费设施供给水平,以顶层设计+底层设计方式提升监管效果,提升消费质量,从而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廷贵  仲艳秋  
在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后,进口水产品销售大幅度下降。本文以网络问卷形式收集779份消费者问卷,基于感知收益-感知风险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新冠肺炎疫情下感知收益、感知风险、知识、信任和总体态度对进口海鲜消费的影响路径进行组态研究。结果表明:(1)消费者对进口水产品的购买意愿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的特点,研究发现有3条路径可促使强消费意愿,可分类为感知风险主导型和感知收益主导型,后者可细分为政府依赖型和企业忠诚型。(2)弱消费意愿驱动机制有3条路径,且与强消费意愿存在非对称性关系。(3)组态间比较发现,总体态度在所有组态中均为核心条件,其是否存在为决定消费意愿强弱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对于探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食物消费意愿的影响路径及对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军  
1.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减少流动性约束。由于我国居民受资金的约束,虽然有消费欲望和动力,但没有较多的资金来用于生活消费和其他消费,而又无法获得信用资金的流动性,导致居民需要及早进行预防性储蓄,预防性储蓄从居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彭春燕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推动生物、信息等领域实现重大科技进步的同时,导致全球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科技创新在应对疫情中的根本支撑作用凸显,以任务为导向的公私合作科技创新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导致科技创新不平衡现象加剧,面向人类共同挑战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需求显著增加。中国一方面应加强科技创新在应对疫情上的支撑力度,另一方面要提前谋划疫情后科技创新的发展策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智雷  邵玺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亟待研究。基于第三期湖北省百县生育调查数据和新构建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指数,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每上升1个单位,一孩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提高39.6%,二孩家庭的三孩生育意愿提高55.6%。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二孩生育意愿,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上升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三孩生育意愿,新冠肺炎疫情仅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研判后疫情时期中国生育水平走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