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3)
- 2023(13331)
- 2022(11115)
- 2021(10331)
- 2020(8431)
- 2019(18829)
- 2018(18368)
- 2017(34727)
- 2016(18204)
- 2015(20130)
- 2014(19594)
- 2013(19286)
- 2012(18023)
- 2011(16512)
- 2010(16910)
- 2009(16093)
- 2008(15582)
- 2007(14029)
- 2006(12817)
- 2005(11791)
- 学科
- 济(94906)
- 经济(94834)
- 管理(55973)
- 业(52911)
- 企(43068)
- 企业(43068)
- 方法(31522)
- 数学(27617)
- 数学方法(27360)
- 中国(27297)
- 农(22944)
- 地方(22088)
- 财(19299)
- 业经(19225)
- 贸(18337)
- 贸易(18323)
- 易(17851)
- 制(16713)
- 技术(16201)
- 学(15581)
- 农业(15234)
- 银(14733)
- 策(14723)
- 银行(14722)
- 地方经济(14545)
- 行(14308)
- 融(13907)
- 金融(13904)
- 环境(13366)
- 体(11796)
- 机构
- 学院(263568)
- 大学(261244)
- 济(129448)
- 经济(127256)
- 管理(100004)
- 研究(97025)
- 理学(84808)
- 理学院(83900)
- 管理学(82866)
- 管理学院(82318)
- 中国(75997)
- 财(57915)
- 京(54475)
- 科学(51800)
- 所(47500)
- 财经(45131)
- 中心(42638)
- 研究所(42500)
- 经济学(41728)
- 经(41097)
- 江(39586)
- 经济学院(37264)
- 农(35542)
- 北京(35041)
- 院(34618)
- 范(33501)
- 师范(33286)
- 财经大学(33236)
- 州(31157)
- 业大(30751)
- 基金
- 项目(165228)
- 科学(132969)
- 研究(126735)
- 基金(122333)
- 家(104817)
- 国家(103997)
- 科学基金(89944)
- 社会(85683)
- 社会科(81507)
- 社会科学(81493)
- 基金项目(62169)
- 省(62149)
- 教育(57055)
- 自然(53238)
- 自然科(52064)
- 自然科学(52051)
- 划(51884)
- 自然科学基金(51162)
- 资助(50036)
- 编号(49837)
- 成果(41361)
- 发(38334)
- 部(37922)
- 重点(37253)
- 国家社会(36903)
- 创(36681)
- 课题(35475)
- 创新(34590)
- 教育部(33594)
- 性(32751)
共检索到419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姜兆华
自2019年12月份以来,一场始于湖北武汉、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搅乱了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在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和中美贸易争端叠加影响下,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给中国经济蒙上不确定性阴影,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新冠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究竟何去何从?本文试就此做初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疫情防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婷婷 朱昂昂
本文以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梳理分析非典疫情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在传染范围、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等四个维度的差异,分别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供给侧、需求侧、金融市场、产业链和供应链、逆全球化的影响,以此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时期以及在全球蔓延时期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两次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有序地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推动经济增长,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逆全球化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新冠肺炎疫情明显对我国经济整体产生阶段性的冲击和影响,年内将表现为前低后高的反转态势。2020年的经济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季度后的经济表现。为在战胜疫情的同时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要的,并应以突出结构优化为要领,调抑升高的消费物价水平。减税降负应继续强调和实施,适当提升年度赤字率,以及采取配套改革措施降低企业税外负担。地方政府应积极考虑有效投融资,利用好PPP等机制创新,激发企业与市场潜力,提升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疫情对专项债、房地产走势以及其他具体行业的影响,都需要具体分析认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表现为:有效市场加上有为、有限政府的合理结合,一定是要以"守正出奇"地提供有效供给的机制创新,来解决超常规发展而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追赶—赶超"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育华
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机制的分析相较2003年初的非典疫情,本次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发的肺炎疫情,具有扩散速度快、病毒传染性强、传染方式多样、通过未发病群体隐形传播、防控难度大的特点。从疫情覆盖区域来看,相比较非典疫情集中于个别省市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因此,可以基本判断本次疫情对全国范围经济活动造成的秩序破坏和生产经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防控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QMM)课题组
新冠疫情从需求和供给两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既有消费端的直接损失,也有因复工复产延迟而引致的产能利用不足而产生的间接损失,更有因疫情蔓延所带来的全球供应链部分环节受阻以及外部需求萎缩造成的逆向冲击。即便如此,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它一方面消耗着真实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创造着GDP;加上中国经济所固有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疫情的冲击难以逆转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当然,疫情向全球的扩散和蔓延,的确给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格局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疫情也加速了处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中国经济的结构分化趋势。最后,基于CQMM的预测表明,在乐观、中性和悲观的三种情景设定中,疫情冲击下的中国GDP实际增速可能落在4.0%~5.3%的区间之内。
关键词:
新冠疫情 经济波动 结构分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诚颖 闻岳春 常雅丽 耿晓旭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事件回顾研究法、纵横向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路径分析法。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产出下降、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外贸受限、产业发展遭受较大损失、金融机构风险增加、短期内资本市场波动比较激烈等。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在疫情后争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研究创新:经过全方位信息分析,本文探究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对我国经济、产业、金融等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路径。研究价值:既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稳定经济提供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金融层面的对策建议,也为有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政策 经济 金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宪春 常子豪 唐雅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三次产业增加值、三大需求、企业利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下降,居民收入改变了以往平稳增长的走势,增速明显回落。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三四月份经济增长呈现出恢复态势。本文运用统计数据,从生产、需求、收入、价格角度分析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此外,本文也对疫情防控下的新机遇进行了探讨,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在疫情防控状态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活力、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中国经济 危中有机 审慎乐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晖 王飞 李欣先
就业关系民生,稳定的就业有利于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政府出台促进复工复产、援企稳岗政策,精准施策稳定居民就业形势。本文对我国在疫情期间就业领域相关政策措施和数据分析发现:随着援企稳岗、多渠道灵活就业等政策的落实,疫情期间,我国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改善,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有效缓解,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民工就业规模增长,劳动力就业结构保持稳定,稳就业政策对劳动力市场调控取得积极效果。然而,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稳就业政策应在当前援助、帮扶、支持等应急性政策基础上有所创新,通盘考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趋势,通过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扩大"新就业形态"规模,扩大"以工代赈"和公益性岗位范围,鼓励生活性服务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经营模式,进而从劳动力资源角度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就业政策 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Marthe Hinojales Ling Hui Tan Chiang Yong (Edmond) Choo Vanne Khut Hongyan Zhao
报告指出,新冠疫情通过劳动力市场、资本积累、生产率等渠道对“10+3”经济体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传统服务业受到严重创伤,但疫情推动了电商、数字金融、数字医疗等新型服务业发展。疫情还加快了全球价值链重塑,但“10+3”地区的优势不会受到显著影响。报告认为球价值链重塑,但“10+3”地区的优势不会受到显著影响。报告认为,“10+3”经济体当局应重点聚焦数字一体化、物流字一体化、物流互联互通、跨境支付结算、区域供应链安全等关键政策领域,以促进疫情后经济增长。同时,加强医疗系统的韧性、恢复人力资源储备、加大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培育有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持续学习和升级、重建财政政策空间,以提高应对未来冲击的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春顶 张瀚文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26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全球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的框架,加入了"内生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制度开放框架,使用最新的2018年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校准和估计,进而量化模拟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的结果发现,在考虑全球价值链的情形下,疫情对受到影响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和冲击;比较而言,全球疫情的冲击大于美国疫情,而美国疫情的负面冲击大于欧盟疫情。如果不考虑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疫情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加突出,负面冲击的强度将增加约3倍。政策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需要全球联合控制疫情的蔓延,经济上应积极推动贸易畅通和自由化,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复苏。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就业效应 经济增长 数值模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炜 吕映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断了高职学校的教学进程,使教学组织陷入困境。在线教学的及时介入有助于重组教学秩序,恢复教学生态,提振抗疫信心,使高职免于陷入教学停摆的局面。但是,低效的互动性和难以开展的实践操作性也显示在线教学在适应高职类型教育上仍有较大局限性。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重塑教学格局,加大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支持在线教学的制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依绍华
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2022年4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制定路线图。本文在分析当前消费市场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制约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服务性消费支出受到影响、防范型储蓄动机增强抑制购买力释放、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等,并根据《意见》精神,提出政策建议:以财税政策“组合拳”帮扶企业、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多种方式改善就业供需矛盾、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消费预期、扩大消费供给以激发消费潜力。借此,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并以期更好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关键词:
GVC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田勇 孙光宇
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又发生在有九省通衢之称、作为重要交通枢纽的武汉,特殊的时点、特殊的地点,使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在经济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短期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国经济的短期影响较大;从长期来看,在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调节能力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迅速出台的多项应对肺炎疫情的有利举措的情形下,此次
关键词:
短期影响 股票市场 疫情防控 应对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