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9)
- 2023(2699)
- 2022(2150)
- 2021(2011)
- 2020(1530)
- 2019(3522)
- 2018(3287)
- 2017(6010)
- 2016(3031)
- 2015(3076)
- 2014(3033)
- 2013(2853)
- 2012(2473)
- 2011(2192)
- 2010(2267)
- 2009(2057)
- 2008(1963)
- 2007(1891)
- 2006(1580)
- 2005(1262)
- 学科
- 业(15599)
- 管理(13367)
- 企(12533)
- 企业(12533)
- 济(10896)
- 经济(10892)
- 技术(10132)
- 技术管理(8359)
- 农(7124)
- 农业(4608)
- 业经(4096)
- 方法(3594)
- 中国(3396)
- 数学(2954)
- 数学方法(2886)
- 理论(2860)
- 教学(2696)
- 制(2481)
- 银(2375)
- 银行(2375)
- 行(2315)
- 地方(2273)
- 财(2159)
- 融(2058)
- 金融(2058)
- 划(2016)
- 体(1878)
- 策(1875)
- 产业(1874)
- 教育(1819)
- 机构
- 学院(41677)
- 大学(38850)
- 管理(18058)
- 济(17795)
- 经济(17508)
- 理学(15904)
- 理学院(15778)
- 管理学(15569)
- 管理学院(15478)
- 研究(11377)
- 中国(8728)
- 京(7325)
- 农(7175)
- 财(7120)
- 科学(6619)
- 江(6288)
- 业大(6240)
- 财经(5667)
- 中心(5562)
- 农业(5469)
- 经济管理(5300)
- 州(5217)
- 技术(5198)
- 经济学(5118)
- 经(5092)
- 商学(5013)
- 范(4989)
- 商学院(4957)
- 师范(4950)
- 所(4914)
共检索到59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海兵 杨茹 张文静 余燕 陈翔 尤翠翠
新农科课程群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三农”发展质量和乡村振兴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出发,从教材、教师、教法和考核制度四维度较为系统地阐明了新农科课程群“1+4”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重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体系。以农科核心专业课“作物栽培学”为例进行应用,实现“以本为本”的教育教学目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丽霞 詹青龙
基于当前数字媒体课程群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数字媒体课程群特点,将CDIO思想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提出适用于数字媒体课程群教学的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项目开发和课后反思的FCM+CDIO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表明,FCM+CDIO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甄珍 杨贵琼 吴炜龙 阳长洪 蔺中
园林学科具有经济、社会和观赏等多重属性,近年来已经逐渐发展为新农科建设的中坚力量,改善该学科教学质量是响应新农科目标建设的首要任务。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守旧以及教学实践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课程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以及考核方式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生态 教学改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为 李小昱 贺克勇 王转卫
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模式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换 ,有利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探索多媒体教学规律时 ,应紧扣课程的内容与特点 ,从教学过程设计的层次上来分析考虑。研制多媒体教学软件 ,建立创新性教学软件的开发平台 ,其教学内容与功能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秋艳 牛国玲 马晓君 孟庆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任务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学习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农业电气化专业所涉及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也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引入了"思政"理念,让学生坚定爱国之心,树立强国之志,为建设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农业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当新时代农业电气化人才。
关键词:
农业电气化 课程思政 自动控制原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文静
根据高职教育注重职业性、实践性及贴近市场的特点,本文针对电子商务与国际营销课程,提出BCC(business、college、customer)关系载体教学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将课堂引入企业,企业依托高校,通过服务外包、业务代理等多种形式,建立效益稳定的客户群关系;校企结合教学团队,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学中做、做中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钰 徐琪 陈一兵
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采用"校内实践教学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模式,形成了"横向互动循环,纵向递进深入"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践教育与行业协同相融合、个性化培养与质量标准相融合,对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科技创新素质、扩大就业渠道及提升个人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科专业 实践教学 创新平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志兴 左海霞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文章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根据对某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两届学生的调研数据,分析了目前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课程特点和调查的结果,从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重视案例教学、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五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吉宇 谢文刚 张建全 张正社
草类植物育种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试验能力提升在培养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草业科学专业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标新农科建设要求,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这种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种业发展对高水平育种人才的需求。教学团队通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教材编写,引入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以及引进育种专业软件DeltaGen和国际智力等手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经过课程改革,学生对草类植物育种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萍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如何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和管理能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组以基层管理者胜任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课内模拟训练、课外实践、校外社会实践演练、网络延伸学习的四大课堂联动的互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熊作明 李卫星 冯立国
大学农科专业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建立教师、小组、学生多元化评价主体,全程跟踪、面向未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研究性教学的关键一环。大学农科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专业学业知识考核(A)、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活动考核(B)以及辅助考核(C)等三个模块,各模块所占比重分别为50%、35%和15%。三大模块中再分若干子模块,各子模块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权重各有差异。
关键词:
大学农科 专业课程 研究性教学 评价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育智 李卫祥 马晶
"新农科"建设呼唤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通过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跨专业跨学科甚至跨区域的实践育人模式,加强学校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高校联盟、产业联盟等的多元合作,开展互动融合式的"新农科"实践育人研究,为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卓越农林新才"提供支持。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高等农林院校 实践育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铁花 王蓉 史红霞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科院校不同专业的456名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科大学生具备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基础。但是,许多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知还比较模糊,移动学习的目的尚不明确,移动学习行为没有计划,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认为移动学习只能作为辅助学习手段。针对这一现状,指出应更新教学理念,强化移动学习的意识,建立移动学习网站,丰富教学资源,以学习共同体促进移动学习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移动设备 农科院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铁军 李富翠 杨珏婕 郭旭生 吴哲 申玉华 董世魁
新农科建设对草业科学等涉农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草产品加工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BOPPPS模式是一种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而设计的教学模型,其重要特点在于教学互动。在新农科背景下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笔者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草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中,调整教学学时、重新编写教案、改革考核方式,构建了本课程的BOPPPS教学体系。在BOPPPS模块设计过程中,笔者综合运用参与式教学、小组讨论、小型测验、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部分学生自学章节的辅助工具。实践表明,BOPPPS教学模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本教学设计与实践也为国内高校开展草产品加工学教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晓丽 彭益全 吴彦宁 吕一雷
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154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分析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立足新农科建设,坚持以生为本和农业使命教育相贯通以及坚持通识教育和农业专业教育相贯通,重新深度定位课程目标,并据此设计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新农科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