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1)
2023(13377)
2022(11015)
2021(10658)
2020(8685)
2019(19509)
2018(19683)
2017(36524)
2016(20005)
2015(22878)
2014(21902)
2013(20515)
2012(18428)
2011(16640)
2010(17203)
2009(15769)
2008(15131)
2007(13669)
2006(11909)
2005(10270)
作者
(52588)
(44476)
(43783)
(41692)
(27514)
(21480)
(19987)
(17098)
(16641)
(15724)
(14901)
(14839)
(13942)
(13637)
(13482)
(13350)
(13210)
(12939)
(12609)
(12586)
(10998)
(10814)
(10675)
(10275)
(10176)
(9998)
(9873)
(9601)
(8966)
(8804)
学科
(72455)
经济(72383)
(58118)
管理(50506)
(47833)
(36999)
企业(36999)
农业(31752)
方法(28194)
数学(25012)
数学方法(24355)
业经(20956)
中国(20888)
技术(17013)
地方(16850)
理论(15127)
(14549)
(13996)
贸易(13985)
教学(13976)
(13590)
(13559)
(13412)
教育(13134)
(11697)
农业经济(10976)
(10913)
银行(10903)
(10895)
环境(10704)
机构
学院(264305)
大学(257579)
(100523)
管理(99595)
经济(98206)
理学(86204)
理学院(85236)
研究(84535)
管理学(83135)
管理学院(82672)
中国(64672)
(59215)
(56497)
科学(53169)
业大(45451)
农业(45117)
(41817)
(41409)
中心(41148)
(41097)
(38991)
师范(38631)
研究所(37192)
北京(35531)
(33501)
财经(32719)
技术(31203)
(30340)
师范大学(30090)
(29664)
基金
项目(177642)
科学(139713)
研究(136574)
基金(123776)
(106395)
国家(105356)
科学基金(91348)
社会(83700)
社会科(78824)
社会科学(78802)
(74361)
基金项目(65278)
教育(65086)
(60515)
编号(59572)
自然(57708)
自然科(56357)
自然科学(56346)
自然科学基金(55264)
资助(49302)
成果(47817)
课题(41881)
重点(39808)
(39579)
(39554)
(37850)
创新(36764)
(35158)
大学(34983)
(33564)
期刊
(117525)
经济(117525)
研究(76415)
中国(62591)
(62034)
教育(47898)
农业(42385)
学报(38522)
科学(36895)
管理(34827)
大学(31793)
(31178)
学学(28528)
技术(27958)
业经(27723)
(23816)
金融(23816)
(22032)
问题(16642)
经济研究(16192)
财经(14593)
(14490)
农村(14392)
(14392)
农业经济(14348)
职业(14212)
科技(13857)
图书(13793)
技术经济(13024)
(12644)
共检索到399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铁军  李富翠  杨珏婕  郭旭生  吴哲  申玉华  董世魁  
新农科建设对草业科学等涉农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草产品加工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BOPPPS模式是一种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而设计的教学模型,其重要特点在于教学互动。在新农科背景下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笔者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草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中,调整教学学时、重新编写教案、改革考核方式,构建了本课程的BOPPPS教学体系。在BOPPPS模块设计过程中,笔者综合运用参与式教学、小组讨论、小型测验、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部分学生自学章节的辅助工具。实践表明,BOPPPS教学模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本教学设计与实践也为国内高校开展草产品加工学教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彦军   熊王丹   王波   丁兰兰   刘洪庆   孙娟   王增裕  
双语教学是新农科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土壤肥料学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施双语教学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土壤肥料学双语教学为案例,针对学生英语水平低,课程学习难度大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专业词汇)、课堂讨论(知识难点)、课后作业(总结知识要点);结合草业科学专业特点,提出教学内容的版块化、授课方式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考核方式的过程化双语教学措施。从教学内容设置、教材选用、授课方式、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方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兰珍  赛江涛  张志强  
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开展情况,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指导教师、实践地点、单位性质、实践时间和实践内容等进行分析,总结出林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实施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邵士昌  周光宏  徐幸莲  吴菊清  
新农科发展背景之下必然需要推动教材的创新与发展。以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中新形态教材《畜产品加工学》建设为例,探讨了教材分析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而明确新形态教材建设的目的,以及新形态教材建设应该坚持的目标性、交互性、融合性、需求性等四条原则。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出了在新形态教材建设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四个重点内容,以期促成新农科建设的有效落实,最终助力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覃凤飞   李志华   孔令娜   原现军   冯金侠  
针对我国种植业转型期,草地生态与资源调查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南方农区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南京农业大学“草地生态与资源调查实习”课程为例,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现代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构建课程网络资源平台,将虚拟仿真实训融入南方天然草地资源调查与农林牧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调查中,探索以实带虚、以虚助实、深度交互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互动性和探索性,又“延长”实习期,拓展专业知识范围;同时采用研究型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之与种植业转型期一流草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崔柳  于佳琳  赵宇婷  李东宸  
国际上风景园林学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学科所及领域日趋复合,特别当人类世界进入一个高维的复杂系统时代——人类世,风景园林专业涉猎的时空尺度达到空前,场地规划与设计不得不纳入时间维度下人类生产活动复合作用力的思考中。人地关系突出体现在城市与自然共生发展的矛盾中,随即成为当今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本研究对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一方面通过课程题目的拟定分析人类世生态系统与城市边缘区绿地的学科关联;另一方面力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国际的学术语境,学习以理性的方式探讨风景园林学的科学问题,以矛盾关系的系统论空间思维方式解析场地问题,培养学生对于动态性、不确定性、复杂性超大尺度场地空间的设计思辨力与空间形态的整合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辉  杨洪伟  蒋兰玲  张芳  
当前,我国提出“新农科”建设, 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在培养农业人才时,也应注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将农业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农林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针对创新农林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模式的创新、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深入融合、考核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构建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以及相对应的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新农科创新农林人才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辉  杨洪伟  蒋兰玲  张芳  
当前,我国提出“新农科”建设, 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在培养农业人才时,也应注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将农业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农林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针对创新农林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模式的创新、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深入融合、考核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构建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以及相对应的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新农科创新农林人才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雷秀雅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从2007年3月到2009年10月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探索。这两年半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规划-分组实施-综合考核三位一体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模式是一套较适合高校教学实际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晓丽  彭益全  吴彦宁  吕一雷  
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154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分析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立足新农科建设,坚持以生为本和农业使命教育相贯通以及坚持通识教育和农业专业教育相贯通,重新深度定位课程目标,并据此设计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晨   林震  
北京林业大学有着鲜明专业设置和特色办学经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林业大类学生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思想宝库和方向指引,对培育有使命、有担当的林业新人意义重大。在新时代,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抓手,根据林业大类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培养框架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通过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为林业大类专业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设计与模块;在思政育人中贯彻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追求;以中国精神滋养时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互动与人才培养中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育林业新人;在实践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信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晨   林震  
北京林业大学有着鲜明专业设置和特色办学经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林业大类学生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思想宝库和方向指引,对培育有使命、有担当的林业新人意义重大。在新时代,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抓手,根据林业大类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培养框架内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通过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为林业大类专业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设计与模块;在思政育人中贯彻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追求;以中国精神滋养时代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互动与人才培养中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培育林业新人;在实践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信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秋艳  牛国玲  马晓君  孟庆祥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农业电气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任务是培养学生系统地学习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农业电气化专业所涉及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也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引入了"思政"理念,让学生坚定爱国之心,树立强国之志,为建设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农业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当新时代农业电气化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霞  黄海红  熊久晴  龚良玉  
学生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有效延伸。文章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类专业“绿之益”社团为例,遵循“专创融合、项目引领、平台支撑、资源共享、协同育人”的原则,探讨构建“一心、二放、三化、六链”的“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模式,搭建兼具资源整合与动态管理特点的“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平台,加强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实践,推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满足学生对拓宽专业领域视野、提高创新能力的需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余吉安  陈建成  徐宇沛  
介绍了绿色MBA项目的背景与内涵,指出绿色MBA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和商业伦理、绿色思维,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商管理人才。阐述了绿色MBA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国际化,认为完善的绿色MBA培养体系包括绿色师资团队建设、绿色课程设计、绿色教材编著、绿色案例选择与开发、绿色实践经验交流和实战演练。以北京林业大学MBA项目为例,分析并总结了绿色MBA培养体系构建的经验,以期完善和提升当前国内绿色MBA项目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