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11)
- 2023(19937)
- 2022(16850)
- 2021(15504)
- 2020(13029)
- 2019(28888)
- 2018(28760)
- 2017(54359)
- 2016(29463)
- 2015(33204)
- 2014(32886)
- 2013(32433)
- 2012(29722)
- 2011(26691)
- 2010(27214)
- 2009(25486)
- 2008(24792)
- 2007(22550)
- 2006(20204)
- 2005(18002)
- 学科
- 济(134771)
- 经济(134631)
- 业(106837)
- 管理(94049)
- 企(88421)
- 企业(88421)
- 方法(52576)
- 农(49202)
- 数学(42319)
- 数学方法(41807)
- 业经(37075)
- 财(33773)
- 中国(32944)
- 农业(32943)
- 地方(28070)
- 学(26154)
- 技术(24833)
- 理论(24699)
- 制(24292)
- 务(23429)
- 财务(23352)
- 财务管理(23324)
- 企业财务(22092)
- 贸(21264)
- 贸易(21246)
- 和(21227)
- 易(20581)
- 策(19524)
- 划(18995)
- 体(18806)
- 机构
- 学院(427473)
- 大学(420727)
- 济(178279)
- 经济(174644)
- 管理(168944)
- 理学(144986)
- 理学院(143468)
- 管理学(141210)
- 研究(140707)
- 管理学院(140421)
- 中国(106664)
- 京(88858)
- 科学(84583)
- 财(79027)
- 农(75672)
- 所(70329)
- 江(65770)
- 中心(64196)
- 研究所(63411)
- 业大(63351)
- 财经(62835)
- 农业(57957)
- 范(56991)
- 经(56971)
- 师范(56513)
- 北京(55820)
- 经济学(52978)
- 州(52445)
- 院(50257)
- 经济学院(47502)
- 基金
- 项目(280039)
- 科学(221013)
- 研究(211341)
- 基金(200908)
- 家(173032)
- 国家(171428)
- 科学基金(148706)
- 社会(133988)
- 社会科(126744)
- 社会科学(126708)
- 省(111856)
- 基金项目(106200)
- 教育(97628)
- 自然(93799)
- 自然科(91619)
- 自然科学(91600)
- 划(91125)
- 自然科学基金(89985)
- 编号(88220)
- 资助(81261)
- 成果(71140)
- 重点(62289)
- 部(61461)
- 发(61146)
- 创(60464)
- 课题(60367)
- 创新(55956)
- 国家社会(54863)
- 教育部(53179)
- 项目编号(53173)
- 期刊
- 济(209406)
- 经济(209406)
- 研究(128607)
- 中国(86617)
- 农(73981)
- 管理(66387)
- 财(62484)
- 学报(61960)
- 科学(58913)
- 教育(55242)
- 农业(50204)
- 大学(48171)
- 学学(45313)
- 技术(42924)
- 融(38176)
- 金融(38176)
- 业经(37406)
- 经济研究(32229)
- 财经(31576)
- 经(27276)
- 问题(26839)
- 业(26673)
- 技术经济(24082)
- 科技(20571)
- 世界(20290)
- 现代(20217)
- 图书(20053)
- 版(19740)
- 商业(19455)
- 理论(19053)
共检索到646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志兴 左海霞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文章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根据对某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两届学生的调研数据,分析了目前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课程特点和调查的结果,从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重视案例教学、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五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敬锁 李丙金 温琳 牟少岩
新农科的系统性、脱耦性和嵌入性特征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科建设要求构建农业教育链、农业产业链和农业价值链"三链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涉农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确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新思路,并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路径。基于"三链融合"做好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全面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构建校内外一体的专业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专业预警机制,最终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甄珍 杨贵琼 吴炜龙 阳长洪 蔺中
园林学科具有经济、社会和观赏等多重属性,近年来已经逐渐发展为新农科建设的中坚力量,改善该学科教学质量是响应新农科目标建设的首要任务。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守旧以及教学实践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课程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以及考核方式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生态 教学改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彤
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思考新疆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陈彤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由我国学者独创的新兴学科。经过理论界与实际工作部门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借鉴、吸收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基础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吉宇 谢文刚 张建全 张正社
草类植物育种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试验能力提升在培养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草业科学专业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标新农科建设要求,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这种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种业发展对高水平育种人才的需求。教学团队通过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加强教材编写,引入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以及引进育种专业软件DeltaGen和国际智力等手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经过课程改革,学生对草类植物育种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萌山
站在时代发展的新起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世界农业强国,需要强大农业技术体系的支撑。新时代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创新繁荣需要重点关注加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创新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加强对农业强国建设重大技术成果评价、加强新时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研究四个方面。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是全国性农业技术经济学术团体,今后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农业技术经济学前沿及实践创新,全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跨越式发展。下一步,学会将围绕创新繁荣学科发展,聚力做好打造农业技术经济领军人物、搭建农业技术经济交流平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完成重大使命、培养农业技术经济青年才俊四个方面工作。
关键词:
农业技术经济学 新时期 创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构架福建农业大学农经系吴声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应从两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这是1987年冬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讨论会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理论体系最有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大胜
重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李大胜编者按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专论,汇集了7位学者的观点,他们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的历史作了全面的回顾,并就未来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看法。一、重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士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达尊
技术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建立是我国建国三十五周年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全中会以来我国经济科学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学术成就。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以经济效益作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经济学科的建立,对于完成这一重大的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学术界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福华 李允尧 欧阳小迅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光玉 宗佩琴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发展经济的总方针以后,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建设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农业领域内同样如此。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开始显示出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来,这门学科在教学、科研和行政领导部门共同努力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而且还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从生产实践看,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发展和变化,却又远远快于学科的发展,因而出现对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加以扩展的若干挑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辉 杨洪伟 蒋兰玲 张芳
当前,我国提出“新农科”建设, 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在培养农业人才时,也应注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将农业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农林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针对创新农林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模式的创新、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深入融合、考核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构建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以及相对应的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新农科创新农林人才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