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1)
- 2023(16065)
- 2022(13693)
- 2021(12981)
- 2020(10806)
- 2019(24361)
- 2018(24256)
- 2017(45904)
- 2016(25156)
- 2015(28507)
- 2014(28006)
- 2013(27318)
- 2012(24826)
- 2011(22344)
- 2010(22568)
- 2009(20531)
- 2008(19666)
- 2007(17566)
- 2006(15388)
- 2005(13230)
- 学科
- 济(93703)
- 经济(93607)
- 业(72642)
- 管理(69182)
- 企(51645)
- 企业(51645)
- 农(48764)
- 方法(38083)
- 数学(32459)
- 农业(32408)
- 数学方法(32024)
- 中国(27953)
- 财(26710)
- 业经(25731)
- 地方(21899)
- 学(20944)
- 技术(19987)
- 制(19468)
- 理论(17866)
- 贸(16015)
- 贸易(16001)
- 易(15539)
- 教育(15463)
- 环境(14896)
- 和(14768)
- 策(14686)
- 银(14398)
- 银行(14358)
- 体(14147)
- 发(14087)
- 机构
- 学院(343245)
- 大学(336854)
- 管理(134406)
- 济(131684)
- 经济(128658)
- 理学(116273)
- 理学院(115062)
- 研究(113627)
- 管理学(113041)
- 管理学院(112441)
- 中国(84948)
- 京(72064)
- 科学(71590)
- 农(69505)
- 财(61001)
- 业大(56750)
- 所(56704)
- 农业(52864)
- 中心(52640)
- 江(51941)
- 研究所(51428)
- 范(47809)
- 师范(47429)
- 财经(46417)
- 北京(45236)
- 经(42272)
- 州(42047)
- 院(41377)
- 技术(39589)
- 师范大学(37587)
- 基金
- 项目(235536)
- 科学(184507)
- 研究(179082)
- 基金(166526)
- 家(144365)
- 国家(143032)
- 科学基金(122635)
- 社会(109883)
- 社会科(103463)
- 社会科学(103434)
- 省(95344)
- 基金项目(89007)
- 教育(82942)
- 划(78400)
- 自然(78077)
- 编号(76976)
- 自然科(76191)
- 自然科学(76174)
- 自然科学基金(74772)
- 资助(66459)
- 成果(62028)
- 课题(52968)
- 重点(52769)
- 发(51389)
- 部(51003)
- 创(50544)
- 创新(47044)
- 项目编号(44997)
- 科研(44352)
- 国家社会(43968)
- 期刊
- 济(151390)
- 经济(151390)
- 研究(100805)
- 中国(73602)
- 农(69693)
- 学报(54162)
- 教育(50648)
- 科学(49722)
- 农业(47191)
- 管理(46292)
- 财(45801)
- 大学(42158)
- 学学(39242)
- 技术(33272)
- 业经(30708)
- 融(29975)
- 金融(29975)
- 业(22923)
- 经济研究(21858)
- 财经(21610)
- 问题(20525)
- 图书(20028)
- 经(18395)
- 科技(18351)
- 版(17381)
- 技术经济(16365)
- 职业(15794)
- 理论(15735)
- 现代(15486)
- 坛(14845)
共检索到510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丽锋 鲁春铭 宋贽 陶桂红 刘宪敏
农林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是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育卓越农林新才"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全国29所农林院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工作进行研究,解析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分析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思政教学建设中应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水平,促进思政、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融合,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等四项举措,以进一步提升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能力,提高农林院校育人水平,为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科 农林院校 公共基础课 课程思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拥军
新农科建设要求农林高校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农林高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扎根农村、奉献农业、服务农民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农科 农林高校 课程思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敬锁 李丙金 温琳 牟少岩
新农科的系统性、脱耦性和嵌入性特征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农科建设要求构建农业教育链、农业产业链和农业价值链"三链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涉农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确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新思路,并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路径。基于"三链融合"做好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全面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构建校内外一体的专业评估体系,建立有效的专业预警机制,最终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育智 李卫祥 马晶
"新农科"建设呼唤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通过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跨专业跨学科甚至跨区域的实践育人模式,加强学校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高校联盟、产业联盟等的多元合作,开展互动融合式的"新农科"实践育人研究,为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卓越农林新才"提供支持。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高等农林院校 实践育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丽华
<正>2019年以来,新农科建设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从微观层面实施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百校千项”新项目。新农科建设的锐意改革,正在向更有效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培养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人才推进。其中,英语课程是新农科建设中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遵循专业特性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涛 谢诗语 蒲明君
在四部门发文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新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教学国际化改革尤为重要。为了解师生对于国际化交流,教学方式和教育体系不同视角的看法,本研究进行三个维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存在国际化交流呈现逆流,教学方式和教育体系面临改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通过在地国际化培养学生,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发展在线教育新常态,以此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培养国际化人才,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甄珍 杨贵琼 吴炜龙 阳长洪 蔺中
园林学科具有经济、社会和观赏等多重属性,近年来已经逐渐发展为新农科建设的中坚力量,改善该学科教学质量是响应新农科目标建设的首要任务。园林生态学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守旧以及教学实践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课程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以及考核方式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新农科 园林生态 教学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贺飞 凌婉婷 郑冠宇 王建 张旭辉 高彦征
农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处在“新工科”“新农科”建设的交叉领域,相关新兴科技正重塑该专业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性思维非常重要。在分析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开展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创新环境工程毕业设计的选题方向,建设服务于环境工程新技术教学的师资队伍,构建兼顾创新精神培养与工程训练的教学模式,完善环境工程新技术知识体系,搭建集成环境工程新技术的实践教学平台,尝试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四新”建设 环境工程 OBE 毕业设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志兴 左海霞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文章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根据对某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两届学生的调研数据,分析了目前农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课程特点和调查的结果,从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重视案例教学、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五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茵 张宏鸣 李小丽 吕扬
新农科已经成为农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要从农业转型的新形势、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新需求、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几方面理解新农科建设的时代背景。高校在推进新农科建设中应树立应用型人才与农林人才培养相结合和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相结合的理念,探寻涉农人才培育的新路径。然而在涉农人才培育中,我们却面临人才培养定位、规模、专业结构与乡村经济“发展战略”“总体水平”“产业结构”配合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学校应从教学体制、政府职能、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等维度出发,提升涉农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农科 涉农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雨
<正>新农科建设理念的提出,是回应新时代农业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高校必须加快新农科建设,摒弃过时的办学定位、僵化的办学体制、陈旧的办学格局,打造新乡村、新农业、新农民三要素耦合的新生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远超过往的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成果。其中,英语作为在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在不断结合学科本位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卞韬 金鸣娟 孙信丽 杨晶
通过调查当前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的状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革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办法,认为应结合专业科研、基层实践、调查研究、生态教育和产学研实践等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淑雯 陈凯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实践中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群理念为指导,形成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思路,并从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研究、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切实发挥公共基础课程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专业群 公共基础课程 中职学校 课程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乔阳 吕琳晖
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基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从核心基础课《基础会计》入手进行一流课程建设。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对课程思政进行顶层设计,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思政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课程思政,贯穿课内、课外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课程思政成效进行评价。基于教学评价进行反思,从优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和融入“第二课堂”方面提升课程思政成效。
关键词:
“基础会计” 课程思政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静
推进课程、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的切入点,课程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在大多数人看来简单且忽视对学生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形成起着基础和关键性作用,一流课程建设就应优先抓专业基础课程。要从"教"与"学"两个维度,"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主要从"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学风、教学方法与手段"五个关键因素着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背景、现状与对策——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解读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职专业基础课程云环境教学探索——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之探讨——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农业院校工程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
新农科背景下草类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校生涯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
高等农林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改革生物学基础课程体系 培养高素质农科类专业人才
新农科背景下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