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0)
2023(14803)
2022(11691)
2021(10956)
2020(8743)
2019(19068)
2018(19222)
2017(34988)
2016(19240)
2015(21389)
2014(21031)
2013(19843)
2012(17968)
2011(16155)
2010(16551)
2009(15366)
2008(14888)
2007(13791)
2006(12378)
2005(11005)
作者
(53480)
(45102)
(44471)
(42172)
(27968)
(21385)
(20037)
(17166)
(16997)
(15925)
(15261)
(14935)
(14344)
(14013)
(14003)
(13699)
(13277)
(13052)
(12954)
(12942)
(11296)
(11054)
(10880)
(10469)
(10401)
(10142)
(9991)
(9965)
(9129)
(9124)
学科
(68189)
经济(68098)
(56489)
管理(50836)
(47283)
(36074)
企业(36074)
农业(31516)
中国(24998)
业经(22992)
方法(19039)
地方(17974)
(17269)
技术(16586)
(15666)
(15440)
数学(15163)
数学方法(14913)
(13783)
理论(13610)
(13409)
(13306)
银行(13273)
(12852)
教育(12426)
(12173)
金融(12165)
(11671)
(11519)
贸易(11506)
机构
学院(257112)
大学(248714)
(98356)
经济(96008)
管理(92737)
研究(90849)
理学(78243)
理学院(77384)
管理学(75838)
管理学院(75381)
中国(70463)
(62728)
科学(56500)
(53428)
农业(48027)
(45883)
业大(44468)
(44364)
(43618)
中心(42952)
研究所(41396)
(36917)
师范(36496)
(34423)
财经(33248)
(33028)
北京(32725)
技术(32563)
(32058)
(30051)
基金
项目(170880)
科学(133470)
研究(132294)
基金(117890)
(103247)
国家(102182)
科学基金(86702)
社会(81365)
社会科(76424)
社会科学(76407)
(72012)
基金项目(61900)
教育(60734)
(58378)
编号(57715)
自然(52701)
自然科(51437)
自然科学(51421)
自然科学基金(50434)
成果(47358)
资助(44894)
课题(40971)
(39397)
重点(38931)
(38336)
创新(35864)
(35847)
(34416)
(34238)
(33350)
期刊
(122659)
经济(122659)
研究(75623)
中国(67883)
(65958)
农业(44254)
学报(42404)
教育(42007)
科学(38124)
管理(33902)
(33836)
大学(32800)
学学(30447)
(27733)
金融(27733)
业经(26896)
技术(26107)
(22528)
经济研究(17136)
问题(16560)
图书(15694)
财经(15544)
(15177)
农村(14935)
(14935)
农业经济(14559)
职业(14306)
科技(13859)
(13562)
(12788)
共检索到410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郝振萍  宰学明  范俊俊  郭延乐  
聚焦新时期现代乡村职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以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核心,构建并实践了专本贯通“立交桥”涉农项目“三化三结合”的协同实践育人体系: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模块、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模块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模块)、实践教学方式“三链”(实验教学链、科研创新链、乡村产业链)一体化、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化、实践育人模式“农科教”三结合,分阶段、分层次提升项目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强化多元化应用型职业“新农人”特色人才培养,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改造提升、实践教学改革和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春光  张旭  牟献友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对目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的观点,并从构建科学的多元化实践育人体系,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探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设置最优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与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敬锁  
针对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缺乏实践经历的实际,阐述了构建农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三段"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欣  温暖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育人体系要想获得长足有效的建设和发展,应该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建设机制为路径,以实践基地为依托,更好更长效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华军  
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基于教与学的学术理论,经过摸索和学习,构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贯通"案例教学体系,即课程建设贯通案例开发、教学改革贯通案例教学、技能培养贯通案例大赛和学习评价贯通案例写作。阐述了"四贯通"案例教学体系具有的"三棱锥"特征,说明了该案例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飞  宋秋云  
贯通项目是探索长学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北京实践,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探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通过实施"翱翔工程"和"卓越计划",在实践中最终形成了由1套培养方案、7项质量标准、6个实施体系和1套评估保障机制构成的"1761"贯通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北京高职贯通项目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方略是:高规格研制人才培养体系开发流程,高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实施体系,高要求构建人才培养评估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加强通识教育,构建通识教育新体系,是高校进行新文科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直持续探索并不断完善通识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为财经外语类高校探索新文科建设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启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德敏   陈佳会   刘创  
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转化,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高职供应链运营专业为例,研究发现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内容“广”、要求“高”、设施“差”、师资“弱”和评价“偏”的问题。在分析岗、课、赛、证基本内涵和逻辑关系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实践路径为:坚持“合作共赢,降本增效”理念,加强政行企校协同合作,开展设置岗位调研,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发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井明伦  
农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服务于农业教学、农业科研、农业生产和社会实践,并与其相结合,创建以"农大精神"、"农四结合模式"、"农四育人体系"、"农四服务机制"为主的农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实现农业教学育人、农业科研育人、农业生产和社会实践育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青  
新时期,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新常态下,高校必须开拓创新,通过实践育人活动的主题化设计、基地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品牌化推广、制度化保障以构建实践育人新体系,使实践育人工作成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丹   丁恒   刘自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加快推进农业硕士实践教育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农业硕士系统性实践育人体系,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和造就大批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推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为积极响应国家专业硕士改革要求,西南大学以农业强国建设理念为指导,构建农业硕士系统性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农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以“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为宗旨,培养具有爱国兴农情怀、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尝试为世界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辉  杨洪伟  蒋兰玲  张芳  
当前,我国提出“新农科”建设, 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在培养农业人才时,也应注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将农业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农林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针对创新农林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模式的创新、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深入融合、考核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构建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以及相对应的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新农科创新农林人才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辉  杨洪伟  蒋兰玲  张芳  
当前,我国提出“新农科”建设, 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在培养农业人才时,也应注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将农业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农林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针对创新农林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模式的创新、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深入融合、考核方式的完善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构建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以及相对应的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新农科创新农林人才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铁军  李富翠  杨珏婕  郭旭生  吴哲  申玉华  董世魁  
新农科建设对草业科学等涉农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草产品加工学是草业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BOPPPS模式是一种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而设计的教学模型,其重要特点在于教学互动。在新农科背景下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笔者将BOPPPS教学模式引入草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中,调整教学学时、重新编写教案、改革考核方式,构建了本课程的BOPPPS教学体系。在BOPPPS模块设计过程中,笔者综合运用参与式教学、小组讨论、小型测验、案例分析、课堂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将网络教学平台作为部分学生自学章节的辅助工具。实践表明,BOPPPS教学模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本教学设计与实践也为国内高校开展草产品加工学教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波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内涵与外延包含历史、精神、职业、特色、器物各要素,发现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存在认识缺位、理解偏位、实践错位等问题。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提出应从理念、课程、实践、保障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育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