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4)
2023(8157)
2022(6699)
2021(6300)
2020(4984)
2019(10859)
2018(10867)
2017(20368)
2016(10918)
2015(12066)
2014(11465)
2013(11209)
2012(10005)
2011(9037)
2010(9218)
2009(8673)
2008(8135)
2007(7500)
2006(6685)
2005(5827)
作者
(27929)
(23903)
(23424)
(21991)
(14394)
(11417)
(10420)
(9155)
(8882)
(8379)
(8015)
(7784)
(7181)
(7116)
(7090)
(7070)
(7011)
(6828)
(6699)
(6527)
(5905)
(5840)
(5737)
(5696)
(5462)
(5452)
(5295)
(5061)
(4781)
(4768)
学科
(48529)
(43437)
经济(43397)
(33777)
农业(32425)
管理(22020)
业经(17610)
(13997)
企业(13997)
中国(13336)
农业经济(12376)
地方(12277)
方法(10639)
(10286)
(9488)
农村(9469)
(9306)
发展(8757)
(8747)
数学(8206)
建设(8198)
数学方法(8096)
土地(7695)
(7571)
(7531)
贸易(7525)
(7307)
(7171)
收入(7003)
(6889)
机构
学院(144537)
大学(134425)
(56770)
经济(55460)
管理(53557)
研究(47753)
理学(45884)
理学院(45444)
(45318)
管理学(44635)
管理学院(44385)
中国(37620)
农业(33960)
科学(28307)
业大(27994)
(27391)
中心(24093)
(23595)
(22927)
(22832)
(20984)
农业大学(20935)
师范(20842)
研究所(20459)
(18856)
经济管理(17635)
(17570)
财经(17211)
技术(16744)
(16720)
基金
项目(95647)
研究(78262)
科学(74879)
基金(65427)
(55655)
国家(54958)
社会(49050)
科学基金(46996)
社会科(45774)
社会科学(45767)
(41428)
编号(36465)
教育(34926)
基金项目(34904)
(32153)
成果(29109)
(27922)
自然(26838)
自然科(26157)
自然科学(26153)
自然科学基金(25644)
课题(24382)
资助(24170)
(23295)
(21396)
重点(21167)
(20482)
(20391)
(20339)
(19809)
期刊
(76529)
经济(76529)
(53788)
研究(39484)
中国(36899)
农业(36583)
教育(21722)
业经(21305)
学报(20971)
科学(20300)
大学(17432)
(16358)
学学(16340)
(15492)
金融(15492)
(15360)
管理(15059)
农业经济(14608)
农村(13967)
(13967)
技术(13640)
问题(10939)
(10395)
农村经济(9317)
世界(8989)
社会(8855)
经济问题(8794)
经济研究(8667)
社会科(8264)
社会科学(8264)
共检索到225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梦华  
农村文化是影响农民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时期,村落家族文化熏染下的农民通过家族集体行动和邻里互助来实现合作;在再分配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势灌输下的农民主要在生产领域开展国家主导的集体合作;进入转型时期,在以理性化为特征的经济话语渗透下的农民却陷入了合作难的困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重塑农民的共同体意识、重建农村公共文化,促进农民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守春  陈冬生  
我国农村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农村的安全问题,有利于更好的建设农村富裕农民发展农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消除农村安全问题上进行农村安全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且非常有效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玲  方小斌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素质亟待提升。新型农民应呈现健康、文明的风貌,拥有一技之长,能够拓宽致富渠道,捕捉前沿动态,帮扶他人。可从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改变传统观念、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提高农民素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国锋  
本文利用5省20村的问卷调查数据,分别从农民的婚恋观、孝道观、生育观、成功评价标准和农民对村庄的认同感、公共事务参与意愿及行为选择等维度进行考察,数据显示了当前农民生活伦理的弱化和公共精神的缺失。而农民生活伦理弱化与公共精神缺失与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式微相关联。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加强以维持乡村社会伦理和培育农民公共精神为价值指向的公共文化建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国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冬琴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要稳定,关键在农村;农村要发展,主体是农民;农民要提高,关键靠教育。由于现行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民知识化培训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且迫切需要。本文结合巴中市李云一家培训的案例,运用人力资本形成理论从他们的年龄入手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不同年龄段农民培训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翱翔  秦颖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育新农民。具有现代公共意识是新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我国农民公共意识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农民普遍存在"搭便车"思想;二是理性"经济人"思想的影响;三是传统臣民政治文化的阻碍;四是农民较为分散的居住状况和农村自治合作组织的匮乏。要培育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关键在于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要明确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培育的启动主体是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民公共意识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二要明确我国农民公共意识培育的主要途径是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农民公共意识培育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惠青  王丽燕  
农村学校作为地区的文化中心,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农村学校通过加强与当地农村的文化对话,可以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新以及现代文化的引入、传播和融合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从而优化农村文化场域,提高村民文化自觉,丰富群众精神世界,有效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路璐  谭放  沈庆斌  
1932-1937年熊佛西领导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试验是一次重要的乡村文化建设尝试,它的时代背景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农村社会经济凋敝、农民积贫积弱的现状,以及当时的中国文化界存在一种"向下看"的大众化潮流。定县农民戏剧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所领导的"定县乡村建设试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试验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经典的农民戏剧文本,并极大地调动了定县农民大规模参加话剧演出的热情,在试验中首次出现农民自发建造剧场。从对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看,定县戏剧试验在文化切入途径、跨越文化障碍、"树人"等方面取得丰硕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靳淑平  
加强新农村建设,尤其在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方面,为农民采用新技术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已成为北京郊区促进农业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问卷形式对北京郊区的顺义、大兴和密云3个区县农户的新技术采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了农民个体及新农村建设现状,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环境、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分别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新技术采用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一是北京郊区的环境设施建设已取得较大成绩,但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环境设施建设对养殖业影响较大,对种植业影响较小;三是文化建设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均有影响;四是农业推广工作应调整推广方向、更新推广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凌云  
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研究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得出解决办法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及农民专业合作化道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兰萍  
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意义。随着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以及农耕文明的过去,农村民间文化的留存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农村民间文化大量流失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政治、社会原因,其结果则是进一步地推动了社区生活的离散性和弱化了农民的文化认同感。为此,我们需要投入切实的工作来保护和发展各地农村丰富的民间文化,以尽可能地留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维护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和传递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豪奇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广大农村蓬勃兴起。如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和贩销流通中合理的资金需求,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一项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继承  朱雅玲  罗赫荣  
该文通过总结湖南农民专业组织的现状与特点,对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湖南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即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内部管理,壮大规模,加大扶持力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