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57)
- 2023(21184)
- 2022(17782)
- 2021(16521)
- 2020(13649)
- 2019(30895)
- 2018(30783)
- 2017(58942)
- 2016(31676)
- 2015(35507)
- 2014(35392)
- 2013(35060)
- 2012(32179)
- 2011(29231)
- 2010(29736)
- 2009(28106)
- 2008(27409)
- 2007(24630)
- 2006(22139)
- 2005(19981)
- 学科
- 济(149222)
- 经济(149064)
- 业(109553)
- 管理(98298)
- 企(89896)
- 企业(89896)
- 方法(58583)
- 农(52549)
- 数学(48145)
- 数学方法(47418)
- 业经(39705)
- 中国(38567)
- 财(35819)
- 农业(35089)
- 地方(32717)
- 学(27376)
- 制(27039)
- 理论(24512)
- 务(23918)
- 贸(23834)
- 财务(23829)
- 贸易(23817)
- 财务管理(23790)
- 技术(23526)
- 易(23046)
- 和(22873)
- 企业财务(22504)
- 策(21157)
- 银(21108)
- 银行(21066)
- 机构
- 学院(461046)
- 大学(455845)
- 济(193962)
- 经济(189969)
- 管理(182664)
- 理学(156694)
- 理学院(155039)
- 研究(154886)
- 管理学(152361)
- 管理学院(151528)
- 中国(119612)
- 京(97126)
- 科学(92815)
- 财(87403)
- 农(81723)
- 所(77579)
- 中心(70551)
- 江(70338)
- 研究所(69892)
- 财经(68993)
- 业大(68363)
- 经(62556)
- 农业(62492)
- 北京(61474)
- 范(60063)
- 师范(59558)
- 经济学(57839)
- 州(56435)
- 院(55523)
- 经济学院(51748)
- 基金
- 项目(301828)
- 科学(238665)
- 研究(224591)
- 基金(218388)
- 家(188679)
- 国家(186974)
- 科学基金(161920)
- 社会(143668)
- 社会科(135958)
- 社会科学(135920)
- 省(119084)
- 基金项目(114607)
- 自然(102891)
- 教育(102643)
- 自然科(100540)
- 自然科学(100520)
- 自然科学基金(98717)
- 划(98281)
- 编号(92822)
- 资助(89878)
- 成果(74987)
- 发(67356)
- 重点(67055)
- 部(66245)
- 创(63626)
- 课题(63617)
- 国家社会(58973)
- 创新(58925)
- 教育部(57180)
- 人文(56495)
- 期刊
- 济(229166)
- 经济(229166)
- 研究(138616)
- 中国(93302)
- 农(79911)
- 管理(71359)
- 财(67912)
- 学报(67766)
- 科学(65177)
- 农业(54039)
- 大学(52894)
- 教育(50987)
- 学学(50115)
- 融(44413)
- 金融(44413)
- 技术(43167)
- 业经(40542)
- 经济研究(35266)
- 财经(34210)
- 经(29503)
- 问题(29467)
- 业(28031)
- 技术经济(25484)
- 世界(22086)
- 版(22025)
- 现代(21913)
- 统计(21865)
- 商业(21486)
- 图书(21297)
- 科技(21231)
共检索到702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海峰 李沛沛
循环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本文从循环农业的概念、特点出发,分析循环农业在新农村经济中的发展模式,针对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实现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政军
缓解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需要推进农业经济绿色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探索绿色发展理念与农村经济的深入融合,发展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推动农村经济绿色转型的着力点。本文分析了新农村经济绿色转型的必要性与现状,并从绿色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分析农村经济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从农村绿色经济体系构建、绿色产业链建设、环保制度与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绿色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完善绿色转型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推动新农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村经济 转型升级 发展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丽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受灾区域面积广大,已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特别关注。依据我国党和政府对灾区的支持政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建立政府+公司+科技+协会+农民、政府+科技专家+农户+协会的散户的集约化新农村建设模式或两者相结合的综合模式,能有效适用于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的震后灾区新农村建设。鉴于此,本文以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震灾区 新农村建设 经济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雪
循环型农业作为一种兼顾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具有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资源环境,根据我国低碳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循环农业发展可按照以下几种创新模式进行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洪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逐渐增长,我国农业已从传统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转为"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生产模式,这极大地浪费了自然资源也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循环农业之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平原农村为例,就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想法。
关键词:
平原农村 循环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婧
本文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表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痛点及文创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述,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赋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文化创意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杰 杜翔 冯林安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适应性,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所应遵循的原则、循环层次、产业类型、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等,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绍阳
在梳理智慧农业内涵和特征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智慧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得出:一是智慧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总值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且影响作用比较显著;二是发展智慧农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鉴于此,提出智慧农业下发展农村经济的具体路径。为农村地区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丽
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率过低、基础设施太差、农村人口素质过低、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和缺乏起码的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从制度层面来看,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产业政策与工业政策的不健全,是制约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文章认为,应该进一步创新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创新农村企业的制度、创新新型城镇化的制度以及创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制度,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婷
我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背景下,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应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上官绪明
落后、低效的农村物流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瓶颈,同时也不利于当今新农村建设。现代物流进入农村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提出构建新农村现代物流系统的理念,并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农村物流的内涵和模式,同时指出了优化我国农村物流系统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现代物流 农村物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润羊
随着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蓬勃开展,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研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而新农村建设模式本身是构建西部地区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模式的基础。在概述了模式和发展模式含义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理论和实践中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分类,从层面、共同点、层次、分类依据和视角等五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已有新农村建设模式存在的七大方面不足,由此初步界定了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内涵,展望了未来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八个方面的趋势。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模式对构建西部地区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模式的五点启示:新农村建设本身的模式是基础、西部区域的科学分区是前提、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是必须、主导因子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淑景 朱乐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推动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加快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全面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促进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构造与产业配置结构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有效转变与重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经济模式重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条主线,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 科学发展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鹿永华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循环农业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为题,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了青岛市目前存在的四种主要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加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青岛市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岛市 新农村 循环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