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9)
- 2023(11821)
- 2022(10212)
- 2021(9816)
- 2020(8211)
- 2019(19037)
- 2018(18979)
- 2017(35860)
- 2016(20121)
- 2015(23214)
- 2014(23926)
- 2013(23705)
- 2012(22450)
- 2011(20296)
- 2010(21071)
- 2009(19768)
- 2008(20441)
- 2007(19310)
- 2006(17266)
- 2005(15718)
- 学科
- 济(85996)
- 经济(85821)
- 业(58210)
- 管理(53441)
- 农(50941)
- 企(38336)
- 企业(38336)
- 方法(33771)
- 农业(33706)
- 数学(27334)
- 数学方法(26907)
- 业经(24942)
- 中国(24748)
- 财(20793)
- 地方(19904)
- 制(19309)
- 学(18265)
- 理论(15949)
- 和(15275)
- 贸(14794)
- 贸易(14784)
- 发(14479)
- 易(14351)
- 银(13355)
- 银行(13325)
- 行(12654)
- 农业经济(12591)
- 体(12500)
- 策(12491)
- 教育(12102)
- 机构
- 学院(296654)
- 大学(292109)
- 济(115728)
- 经济(112748)
- 管理(108234)
- 研究(101709)
- 理学(90785)
- 理学院(89728)
- 管理学(87889)
- 管理学院(87342)
- 中国(81174)
- 农(69117)
- 科学(64188)
- 京(63890)
- 财(55403)
- 所(54033)
- 农业(53050)
- 江(50437)
- 中心(49333)
- 业大(49211)
- 研究所(48064)
- 范(41909)
- 财经(41799)
- 师范(41528)
- 北京(40670)
- 州(40039)
- 经(37424)
- 省(37076)
- 院(34903)
- 经济学(33510)
- 基金
- 项目(181741)
- 科学(139586)
- 研究(137782)
- 基金(125974)
- 家(108942)
- 国家(107798)
- 科学基金(90274)
- 社会(84155)
- 社会科(78128)
- 社会科学(78098)
- 省(74182)
- 基金项目(66746)
- 教育(63471)
- 编号(61006)
- 划(60459)
- 自然(56331)
- 自然科(54795)
- 自然科学(54777)
- 自然科学基金(53770)
- 资助(51460)
- 成果(51302)
- 课题(41968)
- 重点(40868)
- 发(40603)
- 部(39902)
- 农(37053)
- 创(36387)
- 性(35409)
- 科研(34282)
- 年(34090)
- 期刊
- 济(146919)
- 经济(146919)
- 研究(88498)
- 中国(72320)
- 农(71647)
- 学报(49656)
- 农业(48340)
- 财(44784)
- 科学(43975)
- 教育(40071)
- 大学(37471)
- 管理(36204)
- 学学(34572)
- 融(30448)
- 金融(30448)
- 业经(29413)
- 技术(27630)
- 业(23613)
- 财经(20734)
- 问题(20504)
- 图书(19603)
- 经济研究(19463)
- 版(18083)
- 经(17913)
- 资源(15972)
- 农村(15944)
- 村(15944)
- 农业经济(15537)
- 技术经济(15084)
- 世界(14677)
共检索到475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云祥
一、新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主要特点农村社会事业是为满足农村地区居民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它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学技术、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其基本职能是为农村生产生活创造基本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建国以来,为支持工业及城市的发展,我国政府对农村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较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绪珠 白志礼 谭江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路,而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村干部,则是实施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就此,本文通过分析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我国村干部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干部素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建勤 鞠颂东
本文认为,发展涉农物流实质是发展农业与农村物流。农业与农村物流是指农村范围内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流活动,具体包括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物流、农用生产资料末端物流和农产品生产与集货物流等。研究和重视农业与农村物流,并不是要离开城市物流重新构建物流体系,而是要将城市物流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通过加强农村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与农村物流同城市物流的顺畅衔接。在制度安排上要促进农业与农村物流的供需稳定,形成主渠道,满足农用生产资料特别是农产品流通的时间要求;通过物流企业提高农业与农村物流组织化程度;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现有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深入农村发展连锁配送;引导农村个体企业、民营...
关键词:
物流 新农村建设 商品流通 城市物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茵 邱立军
一、引言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概念。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日益加剧,城乡经济发展日益不均衡以及工业取得了一定发展,能够带动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规划农村建设,使农村能够与城市一样享受到水、电、路、网、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就是要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提高人口素质,将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见效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但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概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植被的破坏等五个突出问题之后,指出了生存压力、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导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农民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 中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淑彬
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农业经营的风险较大。农业保险则是在推进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从实处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本文论述了中国开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中国在开展农业保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应对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涤非 付彬 付勇
要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资金需求,单靠政府财政是不行的。如果能够把开发性金融融资渠道作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融资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切实使这一渠道得以确立、完善和创新,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双轮"驱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领域的发展渠道和空间就会得到极大的开启和拓展。文章基于开发性金融融资渠道的视角,阐述了该融资渠道创新对化解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融资困境的优势,并分析了其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中的巨大的政策效用和实践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角度来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目前应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梅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通过重构供给体系、完善表达机制和多元市场供给机制、强化预算和监管、改善政府绩效考核、理清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责权关系并精简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有效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勇
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富民工程,通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虽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且广泛,但在当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寻通过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加大乡村生态旅游执法力度、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等来完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途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 法律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柏成华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从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两个方面而言,地方高校都是支持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开发等方面服务于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地方政府也应加强组织协调职能,构建地方高校与新农村之间的沟通联结机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农村 人力资源 支持功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韶杰 万桃涛
文章以实证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民权益受侵害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在法律保护农民权益的视野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民权益受侵害的问题,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确认保护农民权益的立法建议和政策途径。
关键词:
农民权益 新农村建设 保障问题 立法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明
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提出从加强市场管理、加快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等几个方面,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物流,促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物流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俞幸灵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针对现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失衡的现状,提出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通过重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统一城乡税制、理清不同层级政府间责权关系并精简机构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促进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公共产品 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