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7)
2023(16864)
2022(14265)
2021(12878)
2020(11016)
2019(25083)
2018(24665)
2017(47445)
2016(25784)
2015(29386)
2014(29357)
2013(29369)
2012(27804)
2011(25495)
2010(25834)
2009(24486)
2008(24371)
2007(22387)
2006(20144)
2005(18436)
作者
(77686)
(65712)
(65248)
(62181)
(41581)
(31533)
(29543)
(25437)
(24828)
(23416)
(22564)
(21940)
(20984)
(20820)
(20749)
(20283)
(19508)
(19159)
(19041)
(18904)
(16520)
(16479)
(16071)
(15133)
(14909)
(14768)
(14596)
(14555)
(13433)
(13073)
学科
(128567)
经济(128380)
(76096)
管理(75966)
(54433)
企业(54433)
(51723)
方法(49179)
数学(43367)
数学方法(42998)
农业(34206)
中国(31141)
(30794)
业经(29586)
地方(28584)
(25935)
(24851)
环境(19771)
(19725)
贸易(19717)
(19102)
(18399)
(18266)
银行(18220)
(18159)
金融(18155)
(17707)
财务(17637)
财务管理(17583)
(17406)
机构
学院(383770)
大学(383036)
(167943)
经济(164481)
管理(142622)
研究(135734)
理学(121721)
理学院(120373)
管理学(118435)
管理学院(117746)
中国(105123)
科学(81252)
(80841)
(80303)
(77988)
(70024)
中心(63154)
研究所(62790)
农业(62165)
(61125)
业大(60751)
财经(60393)
(54636)
经济学(52150)
北京(50954)
(48873)
师范(48327)
(47932)
(47413)
经济学院(46806)
基金
项目(247664)
科学(194066)
研究(180982)
基金(179440)
(156772)
国家(155386)
科学基金(131788)
社会(116894)
社会科(110439)
社会科学(110405)
(97511)
基金项目(94533)
自然(83256)
教育(82288)
自然科(81241)
自然科学(81211)
(81106)
自然科学基金(79781)
资助(73607)
编号(72811)
成果(60047)
重点(56262)
(55905)
(54913)
课题(51239)
(50685)
国家社会(48691)
(48477)
创新(47611)
科研(47595)
期刊
(199590)
经济(199590)
研究(116729)
中国(83642)
(79880)
学报(62844)
(61742)
科学(57073)
农业(53675)
管理(51296)
大学(48502)
学学(45963)
(40689)
金融(40689)
教育(37371)
业经(34144)
技术(33160)
财经(31599)
经济研究(30553)
(27157)
问题(26761)
(26685)
(20600)
世界(20461)
技术经济(20417)
(19132)
统计(18307)
经济问题(17602)
理论(17348)
现代(16812)
共检索到598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铁松  
通过燃烧薪材、秸秆等生物质获取能源的做法在中国农村历经数千年,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能源技术和使用模式实现快速转型。四川南充市农村沼气能源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四川和全国有一定示范和影响。十五期间,南充市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实际,大力推进市辖高坪、顺庆、嘉陵区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以生态家园富民沼气工程为着力点,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厕所、猪圈、沼池"联合为一个系统,产出的沼气作为农户的生活用能,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进入农田,无有害物质排入环境,成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一个典范,促进了农村生物质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农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条件的改善。同时,农村生态家园富民沼气工程还实现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政府在农村沼气能源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主动营造良性的市场化环境,通过价格、税收、财政补贴、优惠信贷等多种手段,激发农民修建沼气池的积极性。南充市农村生态家园富民沼气工程的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在新农村能源建设中学习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晓东  牛叔文  李国柱  王海鸿  
在西秦岭山地使用太阳灶和沼气,生态经济效益显著。1户1台1.5m2太阳灶、1个8 m3沼气池每年所得到的热量等于773 kg标准煤,折合1 353 kg薪材,净收益为268元。一年内所替代的薪柴等于0.338 hm2有林地一年的生长量,可使0.042 275hm2有林地免遭砍伐。农户从退耕还林中得到的收益为平均每年465元,与种植粮食比较,这些收益主要是不再种粮后所节省的生产成本。退耕还林以扩大林木增量为目标,应作为中长期的战略,稳步实施。使用太阳灶和沼气以保护林木存量为目标,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效的有力措施和生态建设的必要手段,应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杜强  张焕芳  陆路  
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倡导低碳建筑的背景,分析了结构保温板的优势,运用建筑体系生命周期成本对比分析了结构保温板建筑和传统砖混建筑,得出了结构保温板建筑具有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国农村低碳建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坚  利锋  
随着农村市场化的推进和沼气池建造技术的提高,广东梅州农村自发出现了"一户建池,多户使用,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的沼气商品化发展新模式。对典型案例的财务分析表明,建池户2至3年即可收回成本,收益期至少为17年;通过类比得出的生态环境效益为每年885.2元。与典型"猪—沼—果"模式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两点:一是规模远远大于后者,二是实现了沼气商品化。沼气商品化发展新模式降低了市场风险,提高了沼气池的使用效能,增加了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把建池户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农村沼气必然要向市场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扩大规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力斌  刘启明  何君  
农村沼气是农业生物质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四个省沼气生态系统发展对于农户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影响: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缓解贫困、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能源消耗、化肥农药投入、节省的劳动力和时间、卫生和健康。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的沼气生态系统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不同类型农户的适宜性。最后,本文就沼气生态系统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云燕  马靖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报废汽车的资源化和再制造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我国报废汽车资源化和再制造的现状进行了阐述,综合分析报废汽车资源化和再制造的资源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估算了2005~2014年我国报废汽车资源化和再制造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对2015~2020年产生的各项效益进行预测。其分析结果为我国大力发展报废汽车资源化和再制造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润羊  张永凯  
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构建环境经济的协同机制,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在分析了环境经济协同的主体和作用领域的基础上,基于协同学、系统论、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视域,构建了五个相互依存的机制体系:"环境优先"的协同目标与综合性的协同手段体系之间的双向反馈调节机制;"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社会组织服务"的协同主体作用机制;以生态补偿为核心的不同主体间、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农村城镇化、重点地区、关键产业和农村空间等协同重点领域的互推共促机制;以及达到协同目标、协同手段、协同主体和协同领域共同促进的组织管理机制。对新农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俊华  田程  
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并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使得许多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纷纷开始采用清洁生产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然而,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并没有对企业的环境成本进行系统计量,也缺乏对环境经济效益的分析。为了将企业环境成本量化,并分析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其展开研究。一、企业绿色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法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类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它以棋盘式的平衡表来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丽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问题。广东南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农地制度改革,即南海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推行增强了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三方的经济实力,并使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得以显化,为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南海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东兰  刘志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新农村的硬件建设,主要是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新农村的软件建设,主要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组织制度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开始从"硬件"转向"软件",渴望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方面显示了农民对更高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农民进对社会公平和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强烈诉求。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新农村建设题中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一、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除农村合作医疗外,起步较晚。浙江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全国一样,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尤其近几年来,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健全起来,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的不少改革还走在全国前列,有浙江特色,这对推进浙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有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经强  
本文选择若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项目要素,基于改进C-D生产函数分别构建农村公共投资、农村科技投入、农村社会保障投资等变量与河南第一产业GDP及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回归模型,运用SPSS18.0软件对1998-2012年河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农村公共投资、科技投入与河南农村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河南农村公共投资、农村社会保障投资、农村教育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正效应,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负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继承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综合评价和分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生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双重外部性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环境经济效益,并确定社会最佳回收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剖析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尹栾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新文化。农村文化产品消费的整体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提供这些产品的必然性;农村文化产品消费所具有的强大的正外部性效用,决定了政府提供这种产品的必要性。政府在提供农村文化产品时扮演的是双重角色——既是制度供给者,也是产品供给者。但是,二者是有主次的,政府首先应该是制度供给者。政府在完善正式制度供给的同时,要紧密结合源于农民自身的非正式制度,建设起真正属于农民的先进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伟  
新农村新能源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形成新的农业产业链条、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可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可以缓解国家能源紧张局面。本从这五个方面论证了开发利用农村新能源的重大意义。同时,还对当前新农村新能源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