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2)
2023(8610)
2022(7150)
2021(6967)
2020(5567)
2019(12605)
2018(12548)
2017(24350)
2016(13407)
2015(14993)
2014(15053)
2013(14792)
2012(13930)
2011(12645)
2010(13132)
2009(12156)
2008(12071)
2007(11411)
2006(10539)
2005(9596)
作者
(36592)
(31109)
(30456)
(29322)
(19332)
(14747)
(13656)
(11767)
(11749)
(11260)
(10551)
(10263)
(9837)
(9727)
(9629)
(9271)
(9119)
(9072)
(8839)
(8672)
(7798)
(7668)
(7525)
(7375)
(7059)
(7017)
(7013)
(6813)
(6387)
(6297)
学科
(57077)
经济(57020)
(50427)
(42731)
管理(33430)
农业(32953)
(21145)
企业(21145)
业经(18344)
中国(17524)
方法(16634)
数学(14855)
数学方法(14579)
地方(14475)
(13647)
(13268)
(12653)
农业经济(12461)
(11676)
(10923)
贸易(10916)
(10686)
及其(10536)
政策(9984)
(9811)
银行(9807)
(9672)
农村(9654)
发展(9638)
(9611)
机构
学院(186026)
大学(179212)
(81812)
经济(79944)
管理(71257)
研究(65365)
理学(59760)
理学院(59202)
管理学(58276)
管理学院(57932)
中国(55298)
(49247)
(38305)
(37920)
农业(36891)
科学(36452)
中心(32681)
(32610)
(31871)
业大(31751)
研究所(28559)
财经(27966)
(25309)
(24924)
师范(24779)
(24729)
北京(24042)
(23929)
经济学(23035)
(22559)
基金
项目(114108)
研究(91964)
科学(89874)
基金(80465)
(68117)
国家(67362)
社会(57902)
科学基金(57533)
社会科(54379)
社会科学(54367)
(46370)
基金项目(41754)
编号(41138)
教育(40776)
(37068)
成果(34139)
自然(33772)
自然科(32925)
自然科学(32919)
资助(32546)
自然科学基金(32327)
(29059)
课题(27851)
(27003)
(25983)
重点(25067)
(24409)
(23499)
(23304)
国家社会(23217)
期刊
(105375)
经济(105375)
研究(59360)
(55984)
中国(46496)
农业(37834)
(27322)
(26288)
金融(26288)
学报(24658)
科学(24583)
教育(23519)
业经(23444)
管理(23093)
大学(20853)
学学(19400)
技术(17023)
(16952)
农业经济(15173)
问题(15152)
农村(15055)
(15055)
经济研究(13363)
财经(13248)
世界(11648)
(11440)
理论(11099)
经济问题(10993)
(10992)
实践(10146)
共检索到31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淑莲  冷崇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陕西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由于新农村建设尚处于启动、摸索的初级阶段,必然会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因此,应深入探索促进陕西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游鑫荣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既涵盖了农村经济发展,又涵盖了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要求;既涵盖了美化农村整体面貌、改善农村环境,又涵盖了提升农民素质,还涵盖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一系列内容,是一项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伟大成绩,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阻碍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在认真分析研究这些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创新,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水群  
陕西省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和谐。但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地分析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农地产权虚置,水资源短缺,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及村级债务风险等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风险。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加强农业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企业等,应该是避免风险的对策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唐智能  
一、当前金融支持“三农”面临的问题(一)政府“惠农”措施不到位。表现在:1、对当地农业资源调查、宣传不到位;2、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不到位;3、职能部门收取贷款相关费用过高;4、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薄弱;5、国家扶持农村金融的措施不到位。上述因素俱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新前  
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与问题,其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太弱。因此,应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坚持量力而行的逐步推进原则、加大中央支持的力度、吸引外部资本参与、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等,以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樊宝洪  王荣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个需要长期付出努力的过程。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剖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指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三农”特点和发展规律,坚持分类指导、差别发展的原则,树立“科学发展首先是发展、人力资本是农村第一资本和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理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植和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永春  
"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其实现途径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只有建立起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农村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张文秀  
本文采用牧户问卷调查和部门访谈形式对内蒙古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牧区生产超载严重,新型适用技术推广难;牧户家庭生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很大,生产投入不足;牧民民主管理意识不够。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加速草地流转、加强草地建设和推进民主管理等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娜  史文生  
农村成人教育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应与时俱进,提高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农村成人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支持,尽快明确农村成人学校编制,多渠道筹措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加快农村成人学校建设,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建立有效的农村成人教育评估奖励机制;确保农村成人教育健康发展,为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仰和芝  欧阳晓安  
农村环境教育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江西省为个案,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总结了农村环境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加强农村环境教育的对策性建议,力求为科学地组织实施农村环境教育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传庚  
广西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特别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它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总结广西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从"边发展,边治理,在发展中保护"、提高政府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能力的理念出发,在科教兴农、科教护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德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机制的现状与问题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完善新农村建设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忠  
我国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机械化程度过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天生弱质的地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增收效应过弱;政府项目调控的非科学性导致新农村建设资金严重浪费;新村聚居点缺乏科学规划,未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公共服务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前置条件;合理安排新村建设示范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共服务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硬核;新农村综合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载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