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0)
- 2023(7376)
- 2022(5758)
- 2021(5790)
- 2020(4337)
- 2019(9848)
- 2018(9941)
- 2017(16571)
- 2016(10364)
- 2015(11546)
- 2014(11734)
- 2013(10740)
- 2012(9927)
- 2011(9288)
- 2010(9761)
- 2009(8629)
- 2008(8350)
- 2007(8002)
- 2006(7355)
- 2005(6595)
- 学科
- 农(48153)
- 济(34541)
- 经济(34520)
- 农业(32213)
- 业(25458)
- 教育(20266)
- 中国(16770)
- 管理(15371)
- 业经(14714)
- 发(13254)
- 农业经济(12331)
- 发展(11459)
- 展(11337)
- 地方(11030)
- 村(9446)
- 农村(9428)
- 学(9105)
- 环境(8653)
- 建设(8211)
- 理论(7965)
- 土地(7780)
- 制(7160)
- 教学(6998)
- 方法(6750)
- 及其(6712)
- 劳(6673)
- 劳动(6673)
- 收入(6622)
- 策(6554)
- 农业劳动(6333)
- 机构
- 学院(133095)
- 大学(129551)
- 研究(51419)
- 济(45993)
- 经济(44671)
- 农(44410)
- 管理(42952)
- 理学(36575)
- 理学院(36089)
- 管理学(35285)
- 管理学院(35032)
- 中国(33877)
- 农业(33072)
- 科学(30994)
- 范(29843)
- 师范(29732)
- 教育(29545)
- 京(29487)
- 业大(26912)
- 所(25334)
- 中心(24149)
- 师范大学(23687)
- 江(23584)
- 研究所(22973)
- 农业大学(20450)
- 北京(19038)
- 技术(18411)
- 州(18405)
- 职业(18226)
- 财(17929)
- 基金
- 项目(86027)
- 研究(75340)
- 科学(68411)
- 基金(55888)
- 家(47643)
- 国家(46898)
- 社会(44753)
- 社会科(41450)
- 社会科学(41440)
- 教育(40626)
- 科学基金(38806)
- 省(38353)
- 编号(36217)
- 划(32098)
- 成果(30907)
- 基金项目(29666)
- 课题(27780)
- 农(27430)
- 年(23685)
- 发(22543)
- 自然(20881)
- 重点(20821)
- 规划(20496)
- 部(20360)
- 自然科(20181)
- 自然科学(20179)
- 资助(20060)
- 性(19879)
- 自然科学基金(19783)
- 发展(19049)
共检索到219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文华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生态位的偏差,新农村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位矫正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致力于实现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与互惠双赢,其未来图景应是人文、宜居、生态的绿色农村家园和宽区位、错落化、体系化发展的高等教育。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态位 矫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维贵
新农村建设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也为其改革提供了必然性。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渴望,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进行改革,这种改革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生命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强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深化面向新农村建设的高校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兴农宜从以下方面入手: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创新科研成果并加以转化;鼓励专家、教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建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发动学生深入基层,积极开展义务支教活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高等教育改革 科技兴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也微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政府责无旁贷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一种强制的、免费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全民普及性、强迫性、最低限度的国民教育。其宗旨在于使全体适龄儿童都受到同等教育,使他们具有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健
人才培养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根本职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作为核心,才能完成好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通过明确高等农业教育的引领地位,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拓展教育方式,大力构建高等农业教育质量标准等各种举措,努力实现为农育才的根本任务,是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 新农村建设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庆年
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基础是高等教育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公共性是衡量高等教育公共管理基本的规范价值尺度。高等教育公共性受到现实挑战的因素很多,其中有观念性因素、资源性因素、政治性因素,也有公共管理本身的因素。管理主义盛行、管理伦理不端,是高等教育公共管理中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改善高等教育公共管理,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价值观,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和权力约束机制,推进社会治理。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共管理 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宏波 刘任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威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给我国建成农村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在增加农民环保意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和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创新,创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村 城乡发展 生态环境 保护 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毓
金融生态的提出就是要从一个新视角来研究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在对现有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照金融生态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失衡问题,提出了在中国经济转型条件下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生态失衡 对策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华升 李国杰 王燕 黄晓娟
众多的高等教育功能的学术观点中,威斯康星思想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借鉴威斯康星思想,发挥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更好、更快完成社会新农村的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威斯康星思想 新农村建设 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蓓 万俊毅 周文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作为现代农业教育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有所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服务、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目标的统率下,整合人才、科技、信息、物资、观念和环境等服务要素,通过树立服务"三农"办学理念、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服务路径输送高素质人才,推进科技研发应用,加速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并改善农村人文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丽敏 王忠良
目前,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农业职业院校的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学历为主单一办学模式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农业职业教育要转变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办学方向,开门办学,面向大众办职教,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培育适用性人才。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职业教育 发展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目前,我国对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重视不够。留守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对于新农村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目前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与优质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并存,留守农民年龄大、学历低、女性偏多等现象为其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对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该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其提供适合他们需求与特点的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推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卫军
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是国家和个人收入持续增加的根本动力,对农村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目前我国由于资源约束下的政府偏好、多层次委托—代理背景下的官僚行为及利益集团的影响,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出现了政府失灵。矫正政府失灵的关键在于对政府偏好及相应制度安排进行调整;缩小政府规模,约束官僚行为;建立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六香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手段。但从目前现状来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中的较强外生性和对农村高风险性的忽视,导致农村经济呈现较为明显的金融抑制状态,并形成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在配置资源上的低效率。要矫正这种状况,关键应按照农村经济对金融需求的层次性,建立起功能型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机构改革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锋
农村税费改革后,项目制逐渐成为向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然而,这种超越科层制的供给方式却遭遇了"内卷化"的现实困境——项目投入的数量和密度持续增长而供给的效能却一直难以提高。项目承载的公共产品经常无法满足农民的切实需求,农民对"需求外"的产品也表现出无奈和抵触的情绪。供求偏离的结构性失衡不仅降低了转移支付资金的运作效能,也极大地消解了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效果。在项目制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健全村民表达集体偏好的公共选择机制、完善项目链上各主体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项目资金多元组合的运作机制、构建农民体验主导的多维评估机制是使项目走出"内卷化"困境的现实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敏 季晓垭 邹伟 王林艳 赵依然 朱慧
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地区景观格局不断变化,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南京市溧水区为研究区,利用景观格局指数、InVES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分析2000、2010和2018年其土地利用中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甄别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结论如下:(1)18年间溧水区各地类的聚集度均较高,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破碎化程度变化较大,其他地类破碎化程度变化较小;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且变化不大,不同土地类型之间斑块离散程度和景观空间连接程度呈反向变化。(2)18年间溧水区水土保持情况较好,但碳固存、产水量和生境质量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看其高值区减少,低值区增加。(3)影响溧水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景观格局因子为平均分维数和聚集度指数,4个景观格局指数中任意两个指数的交互作用与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性均高于单指数作用的相关性,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是景观格局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 关联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