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9)
- 2023(14724)
- 2022(12164)
- 2021(11494)
- 2020(9341)
- 2019(21539)
- 2018(21636)
- 2017(41491)
- 2016(22729)
- 2015(25835)
- 2014(26178)
- 2013(25770)
- 2012(23465)
- 2011(21087)
- 2010(21171)
- 2009(19400)
- 2008(18976)
- 2007(17018)
- 2006(15264)
- 2005(13574)
- 学科
- 济(94199)
- 经济(94093)
- 业(66562)
- 管理(60606)
- 农(51171)
- 企(45102)
- 企业(45102)
- 方法(36046)
- 农业(33947)
- 数学(30764)
- 数学方法(30380)
- 中国(27069)
- 业经(26701)
- 地方(21592)
- 财(21014)
- 学(20392)
- 制(18421)
- 发(16126)
- 贸(15172)
- 贸易(15163)
- 易(14731)
- 理论(14675)
- 环境(13973)
- 银(13972)
- 技术(13971)
- 银行(13936)
- 和(13745)
- 策(13290)
- 教育(13266)
- 行(13254)
- 机构
- 学院(321179)
- 大学(319012)
- 管理(127959)
- 济(125336)
- 经济(122377)
- 理学(110064)
- 理学院(108881)
- 研究(108397)
- 管理学(106962)
- 管理学院(106407)
- 中国(83361)
- 京(69499)
- 农(69335)
- 科学(68062)
- 财(55416)
- 所(54564)
- 业大(54186)
- 农业(52907)
- 中心(50955)
- 研究所(49300)
- 江(49241)
- 范(44288)
- 师范(43942)
- 北京(43766)
- 财经(43605)
- 州(39719)
- 经(39616)
- 院(38796)
- 经济学(35230)
- 省(35065)
- 基金
- 项目(217881)
- 科学(170608)
- 研究(164001)
- 基金(155530)
- 家(134734)
- 国家(133474)
- 科学基金(114331)
- 社会(101758)
- 社会科(95834)
- 社会科学(95806)
- 省(86549)
- 基金项目(83396)
- 教育(73919)
- 自然(72858)
- 划(71561)
- 自然科(71064)
- 自然科学(71050)
- 编号(70187)
- 自然科学基金(69737)
- 资助(62214)
- 成果(56966)
- 重点(48231)
- 部(47647)
- 发(47566)
- 课题(47464)
- 创(44736)
- 创新(41612)
- 国家社会(40993)
- 科研(40930)
- 项目编号(40376)
- 期刊
- 济(147708)
- 经济(147708)
- 研究(94813)
- 农(71609)
- 中国(69669)
- 学报(51547)
- 农业(48586)
- 科学(48423)
- 管理(43482)
- 财(40189)
- 教育(39964)
- 大学(39895)
- 学学(37236)
- 融(30715)
- 金融(30715)
- 业经(29523)
- 技术(28356)
- 业(22610)
- 问题(20963)
- 财经(20239)
- 经济研究(20001)
- 图书(19316)
- 版(17498)
- 经(17146)
- 科技(15875)
- 理论(15860)
- 农业经济(15583)
- 资源(15569)
- 农村(15505)
- 村(15505)
共检索到484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长忠
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农地非农化理论是土地征用过程提出的重大命题。据此命题,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应该突出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征地合理补偿机制。应该从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贴标准、正视征地行为等方面完善征地制度,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涛
通过对土地非农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征收、转让和产权等制度性问题提供相关对策,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越 刘娜 陈喻伟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暴露出的农村土地问题也同样突出。由于人为破坏土地资源,我国可利用土地持续减少,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应当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刑法保护,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关键词:
土地 土地流转 刑法保护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驰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并对于拉动内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农村居民点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地流转却面临着产权界定不明晰、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市场化运作程度低等障碍。为此,本文认为,应当加快制定土地流转法律制度、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农村土地银行(代理)与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中介组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土地流转 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为杰 杨子生
土地整理作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解决土地细碎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及景观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和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被世界很多国家看作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建设。目前,国家既要协调各部门建设用地,实现经济的持续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常亮 贾金荣
基于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通过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调查,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将农户新农村建设认可度影响因素归为五类,并添加个体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农户新农村建设认可度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理想职业向往方向、卫生常识遵循、垃圾处理以及职业选择观念、健康营养知识占有和利用对认可度有优先次序性;除文化程度外,其余个体特征变量对农户认可度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 契合 认可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春芳
本文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性别差异,从经济视角分析了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性别差异 教育 培训 健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伟车 江洪
农村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研究周伟车江洪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迅猛。以上海为例,1991—1994年间,上海郊区净减少耕地56.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6%,相当于1949—1990年41年间上海建设用地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霞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差异分析,指出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即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水平,另外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科学的消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投资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赣县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课题组
在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经济崛起地区,如何找到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江西省赣县江口镇旱塘村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实践,作出了较好的回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宏波 刘任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威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给我国建成农村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在增加农民环保意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和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创新,创建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
关键词:
农村 城乡发展 生态环境 保护 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蹊
本文论述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和当地政府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和决策机制,解决县级财政的收支矛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新农村建设 公共品供给 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跃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土流转问题的重要性基础上,认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法律行为不规范、土地成片流转难、流转土地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原因在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土地保障功能明显、中介组织匮乏等,推进土地流转需要采取加强规范管理、弱化土地保障功能等措施。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障碍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延汹 张洪兵 徐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具体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是由于受农村土地制度、农业人口数量与素质、农业生产力状况、农地资源数量的多重约束,新农村建设还需长时期的努力和不断地探索新的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何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又将如何落实,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难点何在,不仅有待于理论的深化,而且也有待于实践的探索。首先对于学界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依赖及其相应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