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6)
2023(12219)
2022(10143)
2021(9494)
2020(7810)
2019(17292)
2018(17193)
2017(31865)
2016(17184)
2015(19194)
2014(18426)
2013(18191)
2012(16444)
2011(14779)
2010(15239)
2009(14563)
2008(14709)
2007(14025)
2006(12631)
2005(11475)
作者
(46168)
(39343)
(38518)
(36501)
(24577)
(18549)
(17256)
(14783)
(14659)
(13951)
(13341)
(12957)
(12439)
(12309)
(11939)
(11689)
(11357)
(11352)
(11195)
(11026)
(9738)
(9566)
(9323)
(9123)
(9070)
(8741)
(8679)
(8666)
(7810)
(7741)
学科
(69799)
管理(64482)
(64048)
经济(63953)
(49916)
企业(49916)
(49324)
农业(32894)
业经(24498)
(22012)
(21001)
中国(19590)
方法(19165)
技术(18365)
数学(14954)
数学方法(14830)
地方(14358)
(14312)
(13617)
银行(13606)
(13598)
(13372)
财务(13326)
财务管理(13285)
(12889)
企业财务(12601)
农业经济(12448)
技术管理(12231)
(12149)
(12128)
机构
学院(235686)
大学(229497)
(97722)
管理(96780)
经济(95469)
理学(80747)
理学院(79998)
管理学(79081)
管理学院(78598)
研究(75217)
中国(63877)
(52337)
(49200)
(48164)
科学(41648)
(40266)
农业(39144)
中心(37715)
业大(37146)
(36029)
财经(35870)
(32368)
研究所(31516)
(31408)
北京(29673)
(28845)
师范(28618)
(28406)
经济管理(27539)
经济学(27518)
基金
项目(149063)
科学(119087)
研究(118501)
基金(106219)
(90118)
国家(89139)
科学基金(78293)
社会(76444)
社会科(72015)
社会科学(71999)
(61868)
基金项目(56687)
教育(53222)
编号(49982)
(48866)
自然(46689)
自然科(45593)
自然科学(45586)
自然科学基金(44835)
成果(40696)
资助(40037)
(37064)
(35789)
课题(34652)
创新(33695)
(33183)
(33118)
重点(32844)
国家社会(31260)
(30611)
期刊
(126324)
经济(126324)
研究(72208)
中国(63527)
(58166)
(41236)
管理(39376)
农业(38904)
科学(31491)
学报(30708)
教育(29794)
(29291)
金融(29291)
业经(26427)
大学(26099)
学学(24227)
技术(23565)
(20164)
财经(18007)
问题(16348)
经济研究(15650)
(15528)
农村(15512)
(15512)
农业经济(14968)
(13584)
科技(13228)
技术经济(13093)
世界(12440)
现代(12214)
共检索到386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勇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村大量资金外流,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在资金管理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图远  贺亮辉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孟秋菊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切不可千篇一律,并注意轻重缓急。川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农业科技落后等原因,决定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尤其在初期,应该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立足川东地区的资源特色、地域特点、劳动力情况和基础设施状况,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劳务经济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理结  
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公共品投入力度。本文认为农村公共品的投入是两个层次的投入:纯公共品的投入和准公共品的提供。农村当前主要问题是准公共品的投入,即“拥挤”产品的投入。通过分析农村公共品需求范围、特点,指出农村公共品缺位的主要方面。提出建立农村公共品投入机制的思路:政府和市场多渠道投入。具体: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和总量,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广泛应用利益诱导机制,财政补贴机制,财政减免税机制等吸引“私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敬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庞大复杂而又长期艰巨的任务。它涉及到土地、人力、信息、资本和管理等多要素的重新组合。县一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将落实土地政策法规与促进生产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深化征地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等措施,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辛波  于淑俐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和供应能力上的差距,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与供给能力。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与供给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称"的原则,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作相应的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桂华  
大连市通过加强科技输入,以打造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目标,推进农村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增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史兹国  王文龙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紧迫问题,但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创新是其核心,没有制度创新新农村建设就难以落到实处。只有在推动农村内部制度创新的前提下,合理处理政府支持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界限,综合统筹农业的内源性发展与外源性发展,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钢  王文龙  
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内源性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政府干预除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短期目标外,更应该把诱导农村内部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作为长期目标。而要保证农村内源性发展的可持续,就必须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对农村的教育制度、土地制度、治理机制进行全面创新,超前规划新农村社区建设,我们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但中国现实的国情也决定了仅仅依靠内源性发展难以扭转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只有把内源性发展动力和外源性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国强  
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制度创新的意义,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应进一步探索土地集体所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认为探索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就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目标和思路,以及人们可能产生的一些顾虑做了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丽荣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快慢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即在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政府和市场要多渠道投入,应用财政补贴机制、利用利益诱导机制和农税减免机制等,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磊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金融支持,而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比较缓慢,其存在的制度缺陷对新农村建设融资已形成了很大的制约。为了更好地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庞大资金的需求,应尽快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以形成新农村建设融资的良好的环境和制度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从美  倪慧  
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为解决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契机。本文在剖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安秀梅  李茜  
经过近多年的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低、农民贷款难、小额信贷发展不足、邮政储蓄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差、政策性金融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们认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以中央农村金融改革的方针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构建一个多种形式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的、竞争性、开放性的农村金融体系,采取全方位的政策措施来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金融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