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4)
2023(16624)
2022(14121)
2021(13439)
2020(11030)
2019(25254)
2018(25381)
2017(48522)
2016(26239)
2015(29753)
2014(29577)
2013(28908)
2012(26090)
2011(23576)
2010(23767)
2009(22041)
2008(20966)
2007(18545)
2006(16357)
2005(13963)
作者
(73998)
(61804)
(61334)
(58368)
(38810)
(29629)
(27658)
(24200)
(23268)
(21907)
(21124)
(20716)
(19410)
(19225)
(18752)
(18652)
(18525)
(18064)
(17661)
(17514)
(15329)
(15086)
(14933)
(14302)
(13934)
(13842)
(13676)
(13631)
(12418)
(12208)
学科
(105476)
经济(105359)
(74482)
管理(69881)
(52945)
企业(52945)
(51962)
方法(46766)
数学(40198)
数学方法(39490)
农业(34555)
业经(28097)
中国(28070)
(23641)
地方(22649)
(21024)
(19246)
理论(18697)
(17467)
贸易(17457)
(16973)
技术(15946)
(15603)
环境(15531)
(15338)
(14627)
(14575)
银行(14540)
教育(14272)
(13872)
机构
学院(367804)
大学(362250)
管理(146845)
(140853)
经济(137574)
理学(127771)
理学院(126428)
管理学(123908)
管理学院(123264)
研究(118260)
中国(88640)
(76492)
科学(74983)
(73924)
(61709)
业大(59896)
(58137)
农业(56549)
中心(55623)
(54265)
研究所(53002)
(50732)
师范(50311)
财经(49394)
北京(47736)
(45010)
(44437)
(42526)
经济学(40281)
师范大学(40013)
基金
项目(254060)
科学(199667)
研究(189286)
基金(182080)
(157737)
国家(156327)
科学基金(134786)
社会(118151)
社会科(111419)
社会科学(111389)
(101554)
基金项目(96875)
教育(87231)
自然(86978)
自然科(84939)
自然科学(84922)
(83911)
自然科学基金(83351)
编号(80262)
资助(74595)
成果(64031)
重点(56338)
(55259)
(54826)
课题(54515)
(52536)
创新(48807)
科研(48015)
国家社会(47575)
大学(47201)
期刊
(159304)
经济(159304)
研究(102061)
(74858)
中国(72537)
学报(57252)
科学(53744)
农业(51015)
管理(49654)
教育(45496)
大学(44379)
(44200)
学学(41718)
技术(33544)
业经(32728)
(30409)
金融(30409)
(24276)
经济研究(22928)
财经(22220)
问题(21744)
图书(20276)
(19434)
(18953)
科技(17845)
技术经济(17473)
资源(16644)
现代(16463)
理论(16434)
商业(16167)
共检索到53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喜刚  高亚芳  
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和提供旅游活动的社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缺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各类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研究根据甘肃不同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参与的建议模式,试图为西部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和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蒯兴望  
农村社区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二元互动关系,我国目前虽然出现了村民自发型、农村社区动员型、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型等三种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但这些模式并不足以支持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和完善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以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碧凡  陶卓民  郎富平  
有效、公平的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从社区参与的角度选择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黄土岭村、临安市太湖源镇白沙村、富阳市东洲街道黄公望村三个典型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出基层组织引导、企业(景区)带动、社区主导三种典型社区参与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共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式的参与主体多元化;社区参与内容较为单一,参与层次浅;社区参与的程度依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社区受益主要源自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就业和自主创业机会的获得和培训教育机会的提供等。总体而言,社区参与的有效性、公平性与旅游业所处的发展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力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契机,使得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了人们回归自然的主要方式;而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持续进行,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共同进步、唇齿相依,打开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新篇章。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中深刻认识到这种模式创建的理念、方法、切合点以及保障措施等,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欣旻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重、国内经济处于下行阶段、"三农"问题急待解决的大背景下,可通过BOT模式的运用,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将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战略性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是丽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关系,对两者互动发展研究,可以寻求新农村建设的可行实现路径,理清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呈现出多参与主体、多产品类型发展新格局,但也存在着项目建设盲目、相应政策法规缺失、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等问题,影响其自身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构建两者互动发展模式,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这一层面尤为重要。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指导,构建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管理监控—社区参与互动发展模式,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耀一  
乡村旅游业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民的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乡村旅游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在开发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与支持度均不高。在本文中,笔者就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开发的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利益分配机制的策略,旨在从根本上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耀一  
乡村旅游业能够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民的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乡村旅游业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在开发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与支持度均不高。在本文中,笔者就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开发的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利益分配机制的策略,旨在从根本上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永丽  王虎中  
甘肃省徽县麻沿乡麻安村在世行西部贷款项目和国家财政支持下,探索出"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模式。这一模式以赋权为理念,以村民发展能力建设和项目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力求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文明共同发展;在运行机制上,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在实施步骤上,通过制定村级规划和实施方案,使项目的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的根本在于通过政府政策的帮助、支持和引导,激活农村内部的发展潜力,培育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一模式给我国新农村建设极大的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刘健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必须要以惠及“三农”为目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乡村旅游因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艳华  
农村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新型农村旅游社区建设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契合。新型农村旅游社区建设要从整体视角出发,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进行,借鉴城市旅游社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同时凸显农村旅游的本土文化特色,通过新型农村旅游社区建设反过来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瑛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盖艳秋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非常青睐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满足了现代人接触大自然的需求,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本文中,笔者探讨了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间的互动机制,指出了互动模式的构建思路,并提出了构建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模式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许沁乔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大力乡村旅游,但发展结构单一、建筑资金不足、资源浪费等许多问题对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因此在此背景下对其因素分析势在必行。[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对专家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应用物元模型多层次地分析乡村旅游现状,通过对指标体系的评价探讨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善的方面。[结果]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等级为3级,发展趋势一般,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资源、环境及开发3个指标中自然资源在乡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